最先与最后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09:53
- 提问者网友:藍了天白赴美
- 2021-12-21 02:21
最先与最后鲁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其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只是适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为人处世的金箴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轻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象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1)加粗的三个“为”字意义相同,都是[ ]A.做B.替C.是D.成为(2)“锲而不舍”这个成语出自[ ]A.《论语》B.《荀子》C.《孟子》D.《庄子》(3)阅读第三自然段,鲁迅先生对这种嗤笑的态度是[ ]A.赞成B.反对C.讽刺D.既不赞成也不反对(4)四个“少有”所领起的排比句说明[ ]A.中国人不能不以成败论英雄。B.中国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C.中国人缺少“不耻最后”的精神。D.中国人喜欢随大流。(5)“中国将来的脊梁”一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借喻:优胜者、竞技者、看客。B.借喻:优胜者、竞技者和看客所具有的精神。C.借代:优胜者、竞技者和看客所具有的精神。D.借代:优胜者、竞技者和看客。(6)综观全文,对“不为最先”和“不耻最后”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为[ ]A.不为最先、不耻最后都是对的。B.不为最先是对的,不耻最后是不对的。C.不为最先、不耻最后都是不对的。D.不为最先是不对的,不耻最后是对的。(7)“不耻最后”在本文的意思是[ ]A.凡事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B.不要耻笑最后到达目的的人。C.不要把最后到达目的地的人当作是可耻的人。D.不要把最后当作是耻辱的。(8)“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从全文看,“不容易改革”的思想根源是[ ]A.中庸之道根深蒂固。B.改革者缺乏勇气和决心。C.人性恬淡。D.人们太卑怯。(9)鲁迅在第三自然段赞扬的是[ ]A.竞争精神B.竞走的胜利者C.“不耻最后”的人D.红十字队用担架抬走的人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12-21 03:24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12-21 03:49
这下我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