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典故】成语《卧薪尝胆》的典故是什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6 02:45
- 提问者网友:世勋超人
- 2021-02-15 03:16
【卧薪尝胆的典故】成语《卧薪尝胆》的典故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2-15 04:22
【答案】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中文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努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这就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轮獄道
- 2021-02-15 05:07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