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甲醛来自哪里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19:08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1-25 08:04
家中甲醛来自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25 08:29
很多业主说新装修的房子都存在甲醛,甲醛危害家里的甲醛一般都来自哪里呢? 一、用人造板制造的家具,一些厂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使用问题板材,在进行表面装饰贴面时又使用劣质胶水,结果顾客买回家去,等于买回了一个小型甲醛排放站。 二、燃烧后会散发甲醛的某些材料,比如香烟及一些有机材料。香烟烟气中含甲醛14-24mg/m3 。 三、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强化地板、复合木地板等人造板材,由于目前生产人造板使用的胶粘剂以普通脲醛树脂为主,板材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是形成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主体。经测定,100cm2 的胶合板,一小时可以释放5-18ug甲醛。 四、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比如贴墙布、贴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为了改善合成纤维的性能,通常需要用含有甲醛的树脂整理剂进行树脂整理。 五、另外,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防腐剂在使用过程中也能释放出甲醛。 由此可见,家中甲醛是无处不在,为了保证身体不受甲醛侵害,应该做好除甲醛工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1-25 11:24
新房子的影响是装修引起的,装修过程中使用了胶水,油漆,胶黏剂这些可以释放甲醛和有害物质。对清除室内空气污染有很好的参考:
1.开窗通风,把加入醋的清水放在通风的房间里
2.在打开家具门的地方,放几个菠萝
3.使用专门祛味清洁剂,一般超市就有卖的
4.环康除醛酶材料等具有吸附分解性,可以吸收甲醛等有害气体
6.采购些花,能吸取甲醛等气体的,问卖花的他们就会推荐的
种植植物是经济实惠,还能美化居室的,可是和通风差不多,要时间长,吸收效果缓慢,但是可以用多种植物提取的植物液迪亚林代替,就明显作用大,时间短了
1.开窗通风,把加入醋的清水放在通风的房间里
2.在打开家具门的地方,放几个菠萝
3.使用专门祛味清洁剂,一般超市就有卖的
4.环康除醛酶材料等具有吸附分解性,可以吸收甲醛等有害气体
6.采购些花,能吸取甲醛等气体的,问卖花的他们就会推荐的
种植植物是经济实惠,还能美化居室的,可是和通风差不多,要时间长,吸收效果缓慢,但是可以用多种植物提取的植物液迪亚林代替,就明显作用大,时间短了
- 2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1-25 10:37
甲醛是长期释放的,长期超标会引起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危害是对于免疫力的下降。室内甲醛超标主要是家具原因,家具释放周期长,不好去除,影响就是对孩子呼吸道和抵抗力方面影响比较大。可以借鉴下面的方法:
第一步:采用植物去污法。室内适宜种植的花卉植物有:吊兰(包括兰草类)、仙人球(仙人掌科)、芦荟等,这类植物都具有一定的除味作用,但是用植物吸收,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好些的放一些叶广泥材料,吸附后分解掉,不会吸附饱和。
第二步:草本甲醛清除剂分解。经过有效通风后,室内空气污染已经大幅度降低,家具内部甲醛释放确实比较漫长的过程,选择好的植物提取液。
第三步:开窗通风。装修刚结束,新房异味严重,污染肯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超标,所以初期的一到两周,什么手段作用都不大,好的办法就是长时间开窗通风。
第一步:采用植物去污法。室内适宜种植的花卉植物有:吊兰(包括兰草类)、仙人球(仙人掌科)、芦荟等,这类植物都具有一定的除味作用,但是用植物吸收,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好些的放一些叶广泥材料,吸附后分解掉,不会吸附饱和。
第二步:草本甲醛清除剂分解。经过有效通风后,室内空气污染已经大幅度降低,家具内部甲醛释放确实比较漫长的过程,选择好的植物提取液。
第三步:开窗通风。装修刚结束,新房异味严重,污染肯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超标,所以初期的一到两周,什么手段作用都不大,好的办法就是长时间开窗通风。
- 3楼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1-25 10:05
甲醛来源于室内装修或家具中使用的材料,诸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油漆、涂料、粘合剂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或可水解为甲醛的化学物质装修后一定会超标的。最大众的除甲醛方法就是通风,或把茶叶渣、柚子皮、洋葱片、菠萝块等放在刚装修完的房间内或者用白醋熏整个房间,这是土方法作用不大。养些植物还是有些效果的,可以养些吊兰、芦荟、仙人掌、虎尾兰等花卉吸收室内污染气体,家里有木制家具或地板的刷些光触媒木质精油,有效的分解掉甲醛,如果还不放心的话就用些除甲醛材料,像玛雅蓝或活性炭什么的,效果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