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3 22:38
- 提问者网友:太高姿态
- 2021-12-03 15:47
豆科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三千妖杀
- 2021-12-03 16:20
木本至草本。叶多为互生,单叶、3小叶复叶或一至多回羽状复叶,有托叶和小托叶,叶枕发达。花两侧对称;花萼5裂,具萼管;蝶形花冠;雄蕊10,常为两体雄蕊,成(9)与1或(5)与(5)的两组,也有10个全部联成单体雄蕊或全部分离的;花粉的形状、大小及外壁的构造因种、属不同而异,外壁多具网状雕纹。荚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12-03 17:05
豆科 LEGUMINOSAE
乔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叶常绿或落叶,通常互生,稀对生,常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少数为掌状复叶或3小叶、单小叶,或单叶,罕可变为叶状柄,叶具叶柄或无;托叶有或无,有时叶状或变为棘刺。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通常排成总状花序、聚伞花序、穗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2轮;萼片(3-)5(6),分离或连合成管,有时二唇形,稀退化或消失;花瓣(0-)5(6),常与萼片的数目相等,稀较少或无,分离或连合成具花冠裂片的管,大小有时可不等,或有时构成蝶形花冠,近轴的(adaxil) 1片称旗瓣,侧生的2片称翼瓣,远轴的(abaxil) 2片常合生,称龙骨瓣,遮盖住雄蕊和雌蕊;雄蕊通常10枚,有时5枚或多数(含羞草亚科),分离或连合成管,单体或二体雄蕊,花药2室,纵裂或有时孔裂,花粉单粒或常联成复合花粉;雌蕊通常由单心皮所组成,稀较多且离生,子房上位,1室,基部常有柄或无,沿腹缝线具侧膜胎座,呸珠2至多颗,悬垂或上升,排成互生的2列,为横生、倒生或弯生的胚珠;花柱和柱头单一,顶生。果为荚果,形状种种,成熟后沿缝线开裂或不裂,或断裂成含单粒种子的荚节;种子通常具革质或有时膜质的种皮,生于长短不等的珠柄上,有时由珠柄形成一多少肉质的假种皮,胚大,内胚乳无或极薄。
模式属: Faba P. Miller
约650属,18000种①,广布于全世界。我国有172属,1485种,13亚种,153变种,16变型;各省区均有分。
本科亦有不少植物学家将其分成3个独立的科,即含羞草科 (Mimosaceae) 、云实科 (Caesalpiniaceae) 和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Fabaceae),并认为和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牛栓藤科 (Connaraceae) 或蔷薇科 (Rosaceae) 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据R. M. Polhill (1981) 等人的观点,本科中云实亚科的Gleditsia类群比较原始,由此分化成2个基本类群:1. Dimorphandra类群, 2. Sclerolobium类群。前者向含羞草亚科演进,后者向蝶形花亚科演进。本志中将含羞草亚科排列在前,并不意味着云实亚科直接起源于含羞草亚科,只是考虑到云实亚科和蝶形花亚科有较紧密的联系。 本科植物的化石在白垩纪已有记录。 染色体基数:x=5-16, 18, 20, 21。
本科为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及兰科的三个最大的科之一,分布极为广泛,生长环境各式各样,无论平原、高山、荒漠、森林、草原直至水域,几乎都可见到豆科植物的踪迹。
本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农业上的豆类作物有大豆、花生、蚕豆、豌豆、赤豆、绿豆、豇豆、四季豆和扁豆等。本科植物的根部常有固氮作用的根瘤,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作物,如苜蓿、紫云英、田菁、三叶草、黄花草木樨、苕子等。药用植物中有儿茶、决明、甘草、黄芪、葛、苦参、鸡血藤等。有些种类的枝干和树皮常含有单宁、树胶及染料,用于医药、印染及其他工业中,如黑荆、金合欢、阿拉伯树胶、苏木等。绿化造林树种中有台湾相思、楹树、铁刀木、凤凰木、格木、刺槐、槐、黄檀等,木材可供建筑、家具、农具等用。田菁和瓜尔豆的种子胶还可配制成水基压裂液,可增加含油地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
花粉:具2核,单粒或复合,通常具3构孔或3孔。
解剖学特征:节具3叶隙或极少具,叶隙;导管部分具单穿孔;无穿孔管状分子通常或全部具小的单纹孔,有时具隔膜,筛管质体含不规则蛋白质拟晶体和淀粉粒,稀仅含淀粉粒。
化学成分:种子或营养体中通常含非蛋白质氨基酸,具含单宁的细胞,以及其他分泌细胞或腔,通常具原花色素苷 (proanthocyanin) 有时具生氰的 (cyanogenic) 化合物,但无鞣花酸(ellagic acid) 及硫蚁类 (iridoid) 化合物;常含生物碱,特别是吡啶 (pyridine) 、喹嗪 (quinolzdinl) 及吲哚 (indole) 类成分。
乔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叶常绿或落叶,通常互生,稀对生,常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少数为掌状复叶或3小叶、单小叶,或单叶,罕可变为叶状柄,叶具叶柄或无;托叶有或无,有时叶状或变为棘刺。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通常排成总状花序、聚伞花序、穗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2轮;萼片(3-)5(6),分离或连合成管,有时二唇形,稀退化或消失;花瓣(0-)5(6),常与萼片的数目相等,稀较少或无,分离或连合成具花冠裂片的管,大小有时可不等,或有时构成蝶形花冠,近轴的(adaxil) 1片称旗瓣,侧生的2片称翼瓣,远轴的(abaxil) 2片常合生,称龙骨瓣,遮盖住雄蕊和雌蕊;雄蕊通常10枚,有时5枚或多数(含羞草亚科),分离或连合成管,单体或二体雄蕊,花药2室,纵裂或有时孔裂,花粉单粒或常联成复合花粉;雌蕊通常由单心皮所组成,稀较多且离生,子房上位,1室,基部常有柄或无,沿腹缝线具侧膜胎座,呸珠2至多颗,悬垂或上升,排成互生的2列,为横生、倒生或弯生的胚珠;花柱和柱头单一,顶生。果为荚果,形状种种,成熟后沿缝线开裂或不裂,或断裂成含单粒种子的荚节;种子通常具革质或有时膜质的种皮,生于长短不等的珠柄上,有时由珠柄形成一多少肉质的假种皮,胚大,内胚乳无或极薄。
模式属: Faba P. Miller
约650属,18000种①,广布于全世界。我国有172属,1485种,13亚种,153变种,16变型;各省区均有分。
本科亦有不少植物学家将其分成3个独立的科,即含羞草科 (Mimosaceae) 、云实科 (Caesalpiniaceae) 和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Fabaceae),并认为和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牛栓藤科 (Connaraceae) 或蔷薇科 (Rosaceae) 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据R. M. Polhill (1981) 等人的观点,本科中云实亚科的Gleditsia类群比较原始,由此分化成2个基本类群:1. Dimorphandra类群, 2. Sclerolobium类群。前者向含羞草亚科演进,后者向蝶形花亚科演进。本志中将含羞草亚科排列在前,并不意味着云实亚科直接起源于含羞草亚科,只是考虑到云实亚科和蝶形花亚科有较紧密的联系。 本科植物的化石在白垩纪已有记录。 染色体基数:x=5-16, 18, 20, 21。
本科为被子植物中仅次于菊科及兰科的三个最大的科之一,分布极为广泛,生长环境各式各样,无论平原、高山、荒漠、森林、草原直至水域,几乎都可见到豆科植物的踪迹。
本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农业上的豆类作物有大豆、花生、蚕豆、豌豆、赤豆、绿豆、豇豆、四季豆和扁豆等。本科植物的根部常有固氮作用的根瘤,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作物,如苜蓿、紫云英、田菁、三叶草、黄花草木樨、苕子等。药用植物中有儿茶、决明、甘草、黄芪、葛、苦参、鸡血藤等。有些种类的枝干和树皮常含有单宁、树胶及染料,用于医药、印染及其他工业中,如黑荆、金合欢、阿拉伯树胶、苏木等。绿化造林树种中有台湾相思、楹树、铁刀木、凤凰木、格木、刺槐、槐、黄檀等,木材可供建筑、家具、农具等用。田菁和瓜尔豆的种子胶还可配制成水基压裂液,可增加含油地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
花粉:具2核,单粒或复合,通常具3构孔或3孔。
解剖学特征:节具3叶隙或极少具,叶隙;导管部分具单穿孔;无穿孔管状分子通常或全部具小的单纹孔,有时具隔膜,筛管质体含不规则蛋白质拟晶体和淀粉粒,稀仅含淀粉粒。
化学成分:种子或营养体中通常含非蛋白质氨基酸,具含单宁的细胞,以及其他分泌细胞或腔,通常具原花色素苷 (proanthocyanin) 有时具生氰的 (cyanogenic) 化合物,但无鞣花酸(ellagic acid) 及硫蚁类 (iridoid) 化合物;常含生物碱,特别是吡啶 (pyridine) 、喹嗪 (quinolzdinl) 及吲哚 (indole) 类成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