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节气的特点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1 03:42
- 提问者网友:溺爱和你
- 2021-03-10 23:54
谷雨节气的特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3-11 01:23
一年中的第6个节气“谷雨”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5分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谷雨前,好种棉”,又云:“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自古以来,棉农把谷雨节作为棉花播种指标,编成谚语,世代相传。
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还有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生活 宋英杰:谷雨节气有什么特点 4月20日谷雨,雨生百谷,故曰谷雨,隶属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时春生之气盛极,“句者毕出,萌者尽达”。弯曲的芽儿皆出世,娇嫩的叶儿初长成。草木“卖萌”的时节结束了。
谷雨节气,“时雨将降”。所谓时雨,有着两层含义:一是指应时而至的雨水,二是指飘忽、急促的雨水。雨水多了,雨水也急了。
鸟语花香的春季,古人从鸟之语、花之香中领悟到“花木管节令,鸟鸣报农时”的农耕智慧。
按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谷雨物语是: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谷雨时,静以承阳的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开始催耕,“布谷布谷,磨镰扛锄”;桑叶繁盛,蚕事既登。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南村北,谷雨才耕遍”。谷雨时节,自南而北,陆续春忙,“百工咸理,无有敢惰”。
谷雨的花信风是: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谷雨时,虽艳冠群芳、韶华胜极,但“开到荼蘼花事了”, 便意味着春将不再,当是把酒与春作别之时。自然有人会皱眉,会心生伤感。
对于南方而言,谷雨时已是惜春时节,春花落春水涨,落花、流水的暮春;而对于高海拔、高纬度的很多地区却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的探春时节。
在南方,夏在逐步蚕食春的领地;在北方,春在鲸吞冬的疆土。谷雨时冬春夏的“三国”演义,冬已衰落,夏待崛起,春正强盛。所以,谷雨节气正是春之疆土最辽阔之时。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谷雨是什么意思 谷雨天气特点 你好,
1, 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2,谷雨天气特点
谷雨的遂气最主要的素点多雨,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二十四节气小常识:谷雨属于哪个季节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谷雨节气由来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时,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
气候特点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 立春 气候特征:白昼逐渐变长,气温回暖,人体血液代谢旺盛。 健康提醒:少吃酸性食物,养生以养肝护肝为主。 雨水 气候特征:降水增多,气温回升快容易导致春困。 健康提醒:注意调养脾胃,增加运动缓解春困。 惊蛰 气候特征:天气回暖,雨水增多,气候变化大。 健康提醒:补充水分,防寒保暖应付多变天气。 春分 气候特征:昼夜平分,气候温暖潮湿,关节炎进入多发期。 健康提醒:多食用清热解毒、温补阳气的食物。 清明 气候特征:气温回暖,阳气升腾,高血压进入多发期。 健康提醒:不宜进补,低盐饮食缓解高血压。 谷雨 气候特征:气候以晴暖为主,早晚时冷时热,易发生神经痛。 健康提醒:适度保暖,多食蔬菜调理肠胃降火气。 立夏 气候特征:连续五天日均气温达22度以上标志着夏季到来。 健康提醒:多喝水以退热降火滋养阴液。 小满 气候特征:气温明显升高,气候潮湿容易发生皮肤病。 健康提醒:清爽清淡饮食为主,注意清利湿热。 芒种 气候特征:天气湿热,是一年中人最懒散的时候。 健康提醒:清热降火,充足睡眠,运动提高活力。 夏至 气候特征: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最旺,适合治疗冬季疾病。 健康提醒: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增加盐分的摄入。 小暑 气候特征:热浪袭人,时有暴雨光顾,消化道疾病多发。 健康提醒:肠胃吸收力下降,注意饮食卫生。 大暑 气候特征:酷热多雨,容易中暑,暑热夹湿常使人食欲不振。 健康提醒:充分休息,避免暴晒,清淡饮食。 立秋 气候特征:气候渐变,人体仍感觉燥热难忍。 健康提醒:多食酸味果蔬,养胃润肺以备秋凉。 处暑 气候特征:暑热余威明显,但气温开始慢慢转凉。 健康提醒:调整睡眠时间,饮食偏向清热安神。 白露 气候特征:暑气渐消,白天气温适宜,夜间气温较低。 健康提醒:滋阴益气的食品对身体大有益处。 秋分 气候特征:逐渐昼短夜长,每场秋雨都会带来明显降温。 健康提醒:运动保健,针对性地治疗冬病。 寒露 气候特征:热冷交替明显,人体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健康提醒:饮食清淡柔润,起居注意保暖。 霜降 气候特征:天气时有反复,人体逐渐感觉季节的肃杀和萧瑟。 健康提醒:以平补为原则,注意肺的保养。 立冬 气候特征:气温迅速下降,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来维持体温。 健康提醒:多食用热量较高的膳食,增加维生素。 小雪 气候特征:天气常是阴冷晦暗,抑郁症病情容易加重。 增加户外活动调节心态,饮食多果蔬。 大雪 气候特征:气温持续降低,哮喘进入高发期。 健康提醒:进补的好时节,辅以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冬至 气候特征:冷空气活动频繁,人体阴气较重。 健康提醒:防寒保暖,及时补充高热量食物。 小寒 气候特征:常有寒潮暴发,会带来剧烈降温,易发生冻疮。 健康提醒: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大寒 气候特征:冷空气刺骨,气候相当寒冷,心血管疾病高发。 健康提醒:冬不藏精,夏必病温,注意节欲养脏。谷雨节气后要注意什么 注重运动和休息,调整精神状态。生活有规律,定食定量用餐,远离烟酒,保持心情舒畅,不要有过多的精神压力。 可以吃点梨二十四个节气的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我省盆地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盆地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盆地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有什么特点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附二十四节气图: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谷雨前,好种棉”,又云:“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自古以来,棉农把谷雨节作为棉花播种指标,编成谚语,世代相传。
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还有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生活 宋英杰:谷雨节气有什么特点 4月20日谷雨,雨生百谷,故曰谷雨,隶属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谷雨时春生之气盛极,“句者毕出,萌者尽达”。弯曲的芽儿皆出世,娇嫩的叶儿初长成。草木“卖萌”的时节结束了。
谷雨节气,“时雨将降”。所谓时雨,有着两层含义:一是指应时而至的雨水,二是指飘忽、急促的雨水。雨水多了,雨水也急了。
鸟语花香的春季,古人从鸟之语、花之香中领悟到“花木管节令,鸟鸣报农时”的农耕智慧。
按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谷雨物语是: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谷雨时,静以承阳的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开始催耕,“布谷布谷,磨镰扛锄”;桑叶繁盛,蚕事既登。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南村北,谷雨才耕遍”。谷雨时节,自南而北,陆续春忙,“百工咸理,无有敢惰”。
谷雨的花信风是: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谷雨时,虽艳冠群芳、韶华胜极,但“开到荼蘼花事了”, 便意味着春将不再,当是把酒与春作别之时。自然有人会皱眉,会心生伤感。
对于南方而言,谷雨时已是惜春时节,春花落春水涨,落花、流水的暮春;而对于高海拔、高纬度的很多地区却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的探春时节。
在南方,夏在逐步蚕食春的领地;在北方,春在鲸吞冬的疆土。谷雨时冬春夏的“三国”演义,冬已衰落,夏待崛起,春正强盛。所以,谷雨节气正是春之疆土最辽阔之时。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谷雨是什么意思 谷雨天气特点 你好,
1, 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2,谷雨天气特点
谷雨的遂气最主要的素点多雨,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二十四节气小常识:谷雨属于哪个季节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谷雨节气由来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时,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
气候特点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 立春 气候特征:白昼逐渐变长,气温回暖,人体血液代谢旺盛。 健康提醒:少吃酸性食物,养生以养肝护肝为主。 雨水 气候特征:降水增多,气温回升快容易导致春困。 健康提醒:注意调养脾胃,增加运动缓解春困。 惊蛰 气候特征:天气回暖,雨水增多,气候变化大。 健康提醒:补充水分,防寒保暖应付多变天气。 春分 气候特征:昼夜平分,气候温暖潮湿,关节炎进入多发期。 健康提醒:多食用清热解毒、温补阳气的食物。 清明 气候特征:气温回暖,阳气升腾,高血压进入多发期。 健康提醒:不宜进补,低盐饮食缓解高血压。 谷雨 气候特征:气候以晴暖为主,早晚时冷时热,易发生神经痛。 健康提醒:适度保暖,多食蔬菜调理肠胃降火气。 立夏 气候特征:连续五天日均气温达22度以上标志着夏季到来。 健康提醒:多喝水以退热降火滋养阴液。 小满 气候特征:气温明显升高,气候潮湿容易发生皮肤病。 健康提醒:清爽清淡饮食为主,注意清利湿热。 芒种 气候特征:天气湿热,是一年中人最懒散的时候。 健康提醒:清热降火,充足睡眠,运动提高活力。 夏至 气候特征: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最旺,适合治疗冬季疾病。 健康提醒: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增加盐分的摄入。 小暑 气候特征:热浪袭人,时有暴雨光顾,消化道疾病多发。 健康提醒:肠胃吸收力下降,注意饮食卫生。 大暑 气候特征:酷热多雨,容易中暑,暑热夹湿常使人食欲不振。 健康提醒:充分休息,避免暴晒,清淡饮食。 立秋 气候特征:气候渐变,人体仍感觉燥热难忍。 健康提醒:多食酸味果蔬,养胃润肺以备秋凉。 处暑 气候特征:暑热余威明显,但气温开始慢慢转凉。 健康提醒:调整睡眠时间,饮食偏向清热安神。 白露 气候特征:暑气渐消,白天气温适宜,夜间气温较低。 健康提醒:滋阴益气的食品对身体大有益处。 秋分 气候特征:逐渐昼短夜长,每场秋雨都会带来明显降温。 健康提醒:运动保健,针对性地治疗冬病。 寒露 气候特征:热冷交替明显,人体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健康提醒:饮食清淡柔润,起居注意保暖。 霜降 气候特征:天气时有反复,人体逐渐感觉季节的肃杀和萧瑟。 健康提醒:以平补为原则,注意肺的保养。 立冬 气候特征:气温迅速下降,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来维持体温。 健康提醒:多食用热量较高的膳食,增加维生素。 小雪 气候特征:天气常是阴冷晦暗,抑郁症病情容易加重。 增加户外活动调节心态,饮食多果蔬。 大雪 气候特征:气温持续降低,哮喘进入高发期。 健康提醒:进补的好时节,辅以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冬至 气候特征:冷空气活动频繁,人体阴气较重。 健康提醒:防寒保暖,及时补充高热量食物。 小寒 气候特征:常有寒潮暴发,会带来剧烈降温,易发生冻疮。 健康提醒: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大寒 气候特征:冷空气刺骨,气候相当寒冷,心血管疾病高发。 健康提醒:冬不藏精,夏必病温,注意节欲养脏。谷雨节气后要注意什么 注重运动和休息,调整精神状态。生活有规律,定食定量用餐,远离烟酒,保持心情舒畅,不要有过多的精神压力。 可以吃点梨二十四个节气的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我省盆地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盆地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盆地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有什么特点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附二十四节气图: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