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惠根是指什么?
答案:7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9 10:01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11-28 18:44
佛教的惠根是指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11-28 18:53
一、不是“惠根”,而是“慧根”。佛教的“慧根”简单说就是指一个人智慧的根性。
这里所说的智慧,不是世间的聪明,而是指能看破世间的表相,通达世间的真相,能修习善法,成就功德的一种能力。“慧”字后面加个“根”字,是比喻智慧像大树一样有根,将来能长出成佛的果实。
二、补充说明:
1、一般我们常说某人有慧根,或慧根好,是指某人有过去世的积累影响力和现在世的通达领悟力,是个很好的能修行的材料,其智慧的根基较深。
2、佛教中的“慧根”又是三十七道品之中的“五根”之一,五根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三、参考资料:佛教大辞典、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这里所说的智慧,不是世间的聪明,而是指能看破世间的表相,通达世间的真相,能修习善法,成就功德的一种能力。“慧”字后面加个“根”字,是比喻智慧像大树一样有根,将来能长出成佛的果实。
二、补充说明:
1、一般我们常说某人有慧根,或慧根好,是指某人有过去世的积累影响力和现在世的通达领悟力,是个很好的能修行的材料,其智慧的根基较深。
2、佛教中的“慧根”又是三十七道品之中的“五根”之一,五根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三、参考资料:佛教大辞典、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11-28 23:43
何谓「根器」。我们学佛常常听到别人讲「根器」这个名词;我们也常常说「学佛是勉强不来的,和根器很有关系。」学佛与根器确实有相当大的关系。譬如无论学那一个法门,能够学多深,都是根器的关系。何谓「根器」呢?学佛的第一要件就是不能糊里胡涂,要「善分别诸法相」。「善分别」是意根之用,有智慧方能分别一切法。所以我们现在就来善分别一下「信」根及「根器」这两个名相。我们一提到「根器」,通常想到的是「大根器」、「小根器」的根器,而且多半以为只是指「慧根」而言。然而,所谓「根」,依佛法来说,可分为五种:「信根、 进根、 念根、定根、慧根」。这五种根又称为「五善根」。为何名之为五善根呢?因为这五项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若无此五种根本,则一切善法皆不得生起。又为何以「根」来定其名呢?因为此五善根就如同树木之根:树木因为有根,所以能够发芽、抽枝、成长、茁壮,乃至开花、结果。学佛亦复如是,因有信、进、念、定、慧此五善根,一切善法方得发芽、抽枝、成长、茁壮、开花、结果。所以此五善根实是修行的根本要件。
「根」解释完了,现在来解释「器」。「器」是器皿,可以用之以盛物,表示此五善根就如同器皿一般,可以容纳善法、领纳佛法。若无此五善根,则如无器;无器则无从容「法」。且此器本身必须是完整的、 清净的。若其器破漏,或不净,则所容纳之法势将漏光、或变成不净。就如不干净的杯子,假使所装之物为甘露水,亦皆为其所染,而变成脏水。若是有毒的杯子,则其中所盛之甘露水亦皆变为毒汁,饮之能杀人致死。以此之故,当初六祖大师欲为道明法师说法之时,就叫他先「自净其意」;等他己把自己的心垢涤净之后,六祖大师才为他说法。有一则小故事提及一位很有学问的博士去参访日本一位禅师的经过。日本人爱好茶道,当博士来访时,禅师以上好的茶来招待他。禅师与这位博士对坐,一言不发地只是替他斟茶,斟到杯子满了,仍不停止,甚至溢到桌面上了,他还是继续倒。博士见状,禁不住提醒禅师说:「已经倒满了,都流出来了」。直到这时,禅师才暂时住手而开口说:「你自己不先把杯子里的旧东西倒掉,我如何能为你装入新的东西呢?因为这位博士心里面自以为蛮有东西的,所以新的东西自然就装不进去了。由这个小故事我们学到:我们必须先把世间的知见一概放舍之后,才有空间装佛法。如果俗见不舍,依旧因袭贪恋以前的世俗知见,就会变成学法的障碍(烦恼障、 所知障)若不去陈见,即使勉强把佛法装进去了,也会被心中的俗见污染。所以要先自净其意、 自净其「心器」,才能真正好好地学佛。以上为解释「器」字。
根器的「根」在此处作形容词用,形容「器」这个字,表示此根如器。
「根」解释完了,现在来解释「器」。「器」是器皿,可以用之以盛物,表示此五善根就如同器皿一般,可以容纳善法、领纳佛法。若无此五善根,则如无器;无器则无从容「法」。且此器本身必须是完整的、 清净的。若其器破漏,或不净,则所容纳之法势将漏光、或变成不净。就如不干净的杯子,假使所装之物为甘露水,亦皆为其所染,而变成脏水。若是有毒的杯子,则其中所盛之甘露水亦皆变为毒汁,饮之能杀人致死。以此之故,当初六祖大师欲为道明法师说法之时,就叫他先「自净其意」;等他己把自己的心垢涤净之后,六祖大师才为他说法。有一则小故事提及一位很有学问的博士去参访日本一位禅师的经过。日本人爱好茶道,当博士来访时,禅师以上好的茶来招待他。禅师与这位博士对坐,一言不发地只是替他斟茶,斟到杯子满了,仍不停止,甚至溢到桌面上了,他还是继续倒。博士见状,禁不住提醒禅师说:「已经倒满了,都流出来了」。直到这时,禅师才暂时住手而开口说:「你自己不先把杯子里的旧东西倒掉,我如何能为你装入新的东西呢?因为这位博士心里面自以为蛮有东西的,所以新的东西自然就装不进去了。由这个小故事我们学到:我们必须先把世间的知见一概放舍之后,才有空间装佛法。如果俗见不舍,依旧因袭贪恋以前的世俗知见,就会变成学法的障碍(烦恼障、 所知障)若不去陈见,即使勉强把佛法装进去了,也会被心中的俗见污染。所以要先自净其意、 自净其「心器」,才能真正好好地学佛。以上为解释「器」字。
根器的「根」在此处作形容词用,形容「器」这个字,表示此根如器。
- 2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11-28 23:15
简单讲,判别事物的能力称为慧,慧根是由禅定而起的观智。能够渗透许多道理,这是慧根作用,还能增长清净法。阿弥陀佛仅供参考。
- 3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11-28 22:41
不是惠根,是慧根,指人的智慧根性。
- 4楼网友:撞了怀
- 2021-11-28 22:27
佛法其实很简单又很复杂,要从心说起,一是善,善如净水般清透,慧根也是智慧的意思。
- 5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11-28 21:50
领悟佛法的天赋能力。
每个人的慧根不同,一般与前世有关,书到今生读已迟,但慧根不否认今生的努力。
每个人的慧根不同,一般与前世有关,书到今生读已迟,但慧根不否认今生的努力。
- 6楼网友:狂恋
- 2021-11-28 20:21
诸比库!什麼是慧根呢?诸比库!於此,圣弟子有智慧、圣、决择而正顺苦尽,成就生灭慧。诸比库!此名为慧根。
《法集论·第一篇·心生起品》
七九 云何其时有慧根?其时有所有之慧、智慧、择、思择、择法、解了、近察、各察、聪叡、善巧、审悉、审察、思、近解、叡智、怜利、徧察、观、正知、导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宫殿、慧明、慧现、慧光、慧宝、无痴、择法、正见-----是为其时有慧根。
《清净道论》里很明确地说到戒清净和心清净是修慧的根本,称为慧根
《清净道论·第十四·说蕴品》[4]:
一、什麼是慧?
慧有多种多样。……在这里只说与善心相应的观智为慧。
二、什麼是慧的语义?
以了知之义为慧。这了知是什麼?是和「想」知及「识知」的行相有别的各种知。即想、识、慧虽然都是以知为性,可是,想--只能想知所缘『是青是黄』,不可能通达『是无常是苦是无我』的特相;识--既知所缘『是青是黄』,亦得通达特相,但不可能努力获得道的现前;慧--则既知前述的(青黄等)所缘,亦得通达特相,并能努力获得道的现前。
三、什麼是慧的相、味、现起、足处?
这慧以通达语法的自性为(特)相,以摧破覆蔽诸法自性的痴暗为味(作用),以无痴为现起(现状),因为这样说「等持(入定)之人而得如实知见」,所以定是(慧的)足处(近因--直接因)。
四、慧有几种?(一)先以通达诸法自性的相为一种。(二)(1)以世间与出世间为二种。(2)同样的以有漏及无漏等,(3)以名与色的差别观,(4)以喜俱及舍俱,(5)以见地及修地为二种。(三)(1)以思、闻、修所成为三种。(2)同样的以小、大、无量的所缘,(3)以(善的)入来,(恶的)离去及方便的善巧,(4)以内住等为三种。(四)(1)依於四谛的智为四种。(2)依四无碍解为四种。五、当如何修习?
这里(一)蕴,(二)处,(三)果,(四)根,(五)谛,(六)缘起等种种法是慧的地。(一)戒清净,(二)心清净的二种清净是慧的根。(一)见清净,(二)度疑清净,(三)道非道智见清净,(四)行道智见清净,(五)智见清净的五种清净是慧的体。是故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於(慧的)地的诸法,而成就(慧的)根的二种清净之後及为完成(慧的)体的五清净而修慧。这是略说(慧的修习)。
《法集论·第一篇·心生起品》
七九 云何其时有慧根?其时有所有之慧、智慧、择、思择、择法、解了、近察、各察、聪叡、善巧、审悉、审察、思、近解、叡智、怜利、徧察、观、正知、导慧、慧根、慧力、慧武器、慧宫殿、慧明、慧现、慧光、慧宝、无痴、择法、正见-----是为其时有慧根。
《清净道论》里很明确地说到戒清净和心清净是修慧的根本,称为慧根
《清净道论·第十四·说蕴品》[4]:
一、什麼是慧?
慧有多种多样。……在这里只说与善心相应的观智为慧。
二、什麼是慧的语义?
以了知之义为慧。这了知是什麼?是和「想」知及「识知」的行相有别的各种知。即想、识、慧虽然都是以知为性,可是,想--只能想知所缘『是青是黄』,不可能通达『是无常是苦是无我』的特相;识--既知所缘『是青是黄』,亦得通达特相,但不可能努力获得道的现前;慧--则既知前述的(青黄等)所缘,亦得通达特相,并能努力获得道的现前。
三、什麼是慧的相、味、现起、足处?
这慧以通达语法的自性为(特)相,以摧破覆蔽诸法自性的痴暗为味(作用),以无痴为现起(现状),因为这样说「等持(入定)之人而得如实知见」,所以定是(慧的)足处(近因--直接因)。
四、慧有几种?(一)先以通达诸法自性的相为一种。(二)(1)以世间与出世间为二种。(2)同样的以有漏及无漏等,(3)以名与色的差别观,(4)以喜俱及舍俱,(5)以见地及修地为二种。(三)(1)以思、闻、修所成为三种。(2)同样的以小、大、无量的所缘,(3)以(善的)入来,(恶的)离去及方便的善巧,(4)以内住等为三种。(四)(1)依於四谛的智为四种。(2)依四无碍解为四种。五、当如何修习?
这里(一)蕴,(二)处,(三)果,(四)根,(五)谛,(六)缘起等种种法是慧的地。(一)戒清净,(二)心清净的二种清净是慧的根。(一)见清净,(二)度疑清净,(三)道非道智见清净,(四)行道智见清净,(五)智见清净的五种清净是慧的体。是故应以学习遍问而熟知於(慧的)地的诸法,而成就(慧的)根的二种清净之後及为完成(慧的)体的五清净而修慧。这是略说(慧的修习)。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