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语中的日语词越来越多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18:03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1-23 18:04
为什么汉语中的日语词越来越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1-23 18:26
事业”、“经济”、“资本主义”……这些都是从日本引进的词语。如果把中文里引进的日本词都去掉,你甚至没法说完一句完整的话。
最近几年,有不少专家呼吁“挽救”汉语的纯洁性,认为汉语不应该夹杂外来词汇。但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里本身就有许多外来词。现代汉语常用的外来词以“进口”自日本的最多,数量超过其他语言。这不仅因为日语和汉语共享汉字字形,更因为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相似性,在译介西方文化、政治、经济、科学等范畴的概念时彼此借鉴,相互学习。很多人对日文使用汉字字形感到无比骄傲,但日本词汇对汉语的“贡献”,可能会大大超出中国人的想象。
如果把汉语中的日本词去掉,你甚至写不出一个完整句子
时至今日,不少日语词汇已然内化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如若不专门从文学文本和历史文本考证某个词汇的来源,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注意不到它们与日本的关联。这就像一次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丝毫没有排斥反应,也正因如此,我们很难意识到离开这些词语可能意味着什么。如果把现代汉语中的“日产”词汇统统去掉,我们甚至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毋宁说发表观点和见解了。例如下面这段随机摘录自新闻报道的话:
在对年龄与收入的人口趋势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市场经济并不是美国贫富差距的唯一原因。实际上,贫富差距与人口结构有关,而不是资本主义出了问题。……我们知道,这部分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相当大。一般人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末期收入才会达到顶峰,财富积累的峰值通常在63岁左右,即退休前。许多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目前刚好处于事业的顶峰,由于他们所总人口的比例很大,因此给收入与财富分配造成了影响。
这段话中,构造句子内容主体的关键词“趋势”、“分析”、“经济”、“资本主义”、“比例”、“分配”、“事业”、“职业”等等都对日语词汇有所借鉴。离开这些句子成分,上面这段话也失去了意义。日语词汇不仅带来新词,还带来构词法,进而全方位地影响了白话汉语的句法和表达习惯。例如,在借鉴日语词汇前,汉语中并无“XX化”、“XX感”、“XX界”这样的表达,显然和一个使用文言文的人无法解释“多元化”、“优越感”、“艺术界”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意味着中文的现代化一直处在日本的阴影之下呢?也不能这么说。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相互交叠,之间必有张力。日语词汇影响了汉语词汇,然而决不能得出70-80%的现代汉语词汇都来自日语的粗暴结论,纯粹的外来词远远达不到这么高的比例,论词语至多不到1000个。总之,汉语确实“进口”了不少日语词汇,离开这些词汇,白话文“短一截”;但也不能夸大日文对中文的影响,在“进口”日语词汇过程中也不乏“出口转内销”的情况。
所谓“出口转内销”,说的是有些被视为借自日语的词汇,在中文古籍里早已出现过。只不过一些通晓中国文化的日本学者在译介西方文献的时候,从中文古籍里重新发掘出这些意义相近的词,以古为今用。例如,《周易》记载了商汤取代夏桀政权的历史:“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的“革命”既可视作日语对汉语资源的开发,同时也是中文词汇“出口转内销”的典型。此外,除了从上古典籍里寻找资源,也有对唐宋甚至明代文本的发掘。因此,从中文古籍里发掘旧词作为对应西文词汇的新词使用,是“明治维新”到“二战”前日本学者的通行做法。
20世纪初,日本译法逐渐击败了以严复为代表的本土译法
语言表达并阐释着这个世界,语言的现代化就成了一面镜子。当中国逐渐从知识精英自上而下地推行白话文运动时,敞开的就是一扇通往西方的大门。可以说,中文和日语词汇相互借鉴的背后是两门语......余下全文>>
最近几年,有不少专家呼吁“挽救”汉语的纯洁性,认为汉语不应该夹杂外来词汇。但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汇里本身就有许多外来词。现代汉语常用的外来词以“进口”自日本的最多,数量超过其他语言。这不仅因为日语和汉语共享汉字字形,更因为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具有相似性,在译介西方文化、政治、经济、科学等范畴的概念时彼此借鉴,相互学习。很多人对日文使用汉字字形感到无比骄傲,但日本词汇对汉语的“贡献”,可能会大大超出中国人的想象。
如果把汉语中的日本词去掉,你甚至写不出一个完整句子
时至今日,不少日语词汇已然内化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如若不专门从文学文本和历史文本考证某个词汇的来源,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注意不到它们与日本的关联。这就像一次成功的器官移植手术,丝毫没有排斥反应,也正因如此,我们很难意识到离开这些词语可能意味着什么。如果把现代汉语中的“日产”词汇统统去掉,我们甚至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毋宁说发表观点和见解了。例如下面这段随机摘录自新闻报道的话:
在对年龄与收入的人口趋势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市场经济并不是美国贫富差距的唯一原因。实际上,贫富差距与人口结构有关,而不是资本主义出了问题。……我们知道,这部分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相当大。一般人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末期收入才会达到顶峰,财富积累的峰值通常在63岁左右,即退休前。许多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目前刚好处于事业的顶峰,由于他们所总人口的比例很大,因此给收入与财富分配造成了影响。
这段话中,构造句子内容主体的关键词“趋势”、“分析”、“经济”、“资本主义”、“比例”、“分配”、“事业”、“职业”等等都对日语词汇有所借鉴。离开这些句子成分,上面这段话也失去了意义。日语词汇不仅带来新词,还带来构词法,进而全方位地影响了白话汉语的句法和表达习惯。例如,在借鉴日语词汇前,汉语中并无“XX化”、“XX感”、“XX界”这样的表达,显然和一个使用文言文的人无法解释“多元化”、“优越感”、“艺术界”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意味着中文的现代化一直处在日本的阴影之下呢?也不能这么说。中国和日本的现代化进程相互交叠,之间必有张力。日语词汇影响了汉语词汇,然而决不能得出70-80%的现代汉语词汇都来自日语的粗暴结论,纯粹的外来词远远达不到这么高的比例,论词语至多不到1000个。总之,汉语确实“进口”了不少日语词汇,离开这些词汇,白话文“短一截”;但也不能夸大日文对中文的影响,在“进口”日语词汇过程中也不乏“出口转内销”的情况。
所谓“出口转内销”,说的是有些被视为借自日语的词汇,在中文古籍里早已出现过。只不过一些通晓中国文化的日本学者在译介西方文献的时候,从中文古籍里重新发掘出这些意义相近的词,以古为今用。例如,《周易》记载了商汤取代夏桀政权的历史:“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的“革命”既可视作日语对汉语资源的开发,同时也是中文词汇“出口转内销”的典型。此外,除了从上古典籍里寻找资源,也有对唐宋甚至明代文本的发掘。因此,从中文古籍里发掘旧词作为对应西文词汇的新词使用,是“明治维新”到“二战”前日本学者的通行做法。
20世纪初,日本译法逐渐击败了以严复为代表的本土译法
语言表达并阐释着这个世界,语言的现代化就成了一面镜子。当中国逐渐从知识精英自上而下地推行白话文运动时,敞开的就是一扇通往西方的大门。可以说,中文和日语词汇相互借鉴的背后是两门语......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
阴历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