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开家长会了,大家帮我想想起什么主题好!!!!!!!!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4-11 14:05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4-11 14:34
一、家庭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1.对孩子的期望值既高且快 由此引出几个问题:
①被外界媒体的宣传所迷惑;
②对孩子情感需求的冷漠;
③对老师不断提出苛刻的要求;
④对孩子过度信任而对老师缺乏应有的信任;
⑤对自己的伤害
2.过多的信息干扰导致目标更换频繁,使得小孩无所适从,从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3.教育内容的单一性与教育形式的单调性
A .内容的单一性:只重视智育
B .形式的单调性:空洞说教为主
4 不当的语言埋没了孩子的热情和导致孩子的抵触
4. 对孩子特定时段的关心不够
A 考试前 B 考试后 C 周末
D 活动前后 E 节假日 F 特定的事情之后 A 威胁性语言 B 利诱性语言 C 比较性语言 D 审讯性语言
二、对策
1.转变原有的思想,建立科学的理念
■教育不是工程,而是在培养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所以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讲究艺术的科学;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教育;
■孩子的教育不仅是父亲或母亲的教育,而是家庭成员、家庭环境等的一个整体的家庭文化的教育。
2.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把话讲完;
■分享孩子的苦与乐;
■支持孩子的正当而又实际的要求;
■关心孩子的朋友;
■周末给孩子营造家的温馨,创造与孩子交流的良好氛围
3.讲究语言艺术,激发孩子的内在需求
“心不热则情不真,情不真则志不坚,志不坚则行不勤,行不勤则业不佳
4.依据实际,坚定目标、持之以恒地去实现
■实际包括社会现实、家庭实际、个人实际
■志当存高远
■兴趣不是第一位的,但可以兼顾兴趣
5.大胆地纠正孩子身上的缺陷,艺术地培养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
■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适时适地适当地传授基本的人际交往经验。
■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协作共进。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6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共创孩子美好的未来。
三,自由提问,相互探讨
这是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召开的家长会,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已介绍了班级的组成、教师介绍、存在的问题及准备采取措施和评价的问题。这一次这些就不能再老生重谈,但也不能就盯着期中考试成绩,那就会落入俗套。那么这次家长会到底怎么设计呢?我反复问自己。
1,家长会的目的是什么?之所以开家长会不仅仅是学校方便家长对自己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现状的了解,同时也是学校尤其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家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与学生家长沟通协商,双方达成共识,互相配合,共同努力,从而实现班主任的学生(家长的孩子)进一步全面发展的目的。
2, 家长会内容的有哪些?目前家长会的常见内容是什么?反响怎么样?有班主任老师常
抱怨家长会没得开头,除了谈学习还是谈学习,要不就是谈常规。而与此相对的是一部分家长也对家长会失去了热情与兴趣,因为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每次家长会好像听到的都差不多。这说明在升学的压力下,老师与家长都紧盯着学生的文化成绩,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态度、情感等以及生活发展能力。我一直认为:①就学习谈学习是解决不了学习问题的;②学校作为专门的社会教育机构,必然在教育中具有特殊性的谁都无法替代的作用。班主任应当借助家长会来帮助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③为了更好的让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具有可操作性,每次家长会应规定一个主题,集中阐述。如在高一的第一次家长会主题《问题·目标·成功》,取得了良好的反映。
想到这,心理已经比较明朗,仔细将半个学期以来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与家
长电话联系了解到的问题梳理了一下,谈谈家庭教育的念头一下子跳了出来。于是对家庭教育的特征想了一下,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基础性。学生的素质并非是教师预先准备好,再赐给一张白纸般的学生。恰恰相反,它要受到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和现实生活环境的制约,每个学生都会以各自的方式、性格倾向来接纳对各自的素质教育。换言之,学生的一些基本素质是在学前的家庭教育中形成的,学校教育只是这一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②持续性。对学生来说,唯一不变的教育者不是某一教师而是家长。从我国现有的传统家庭观念来看,双亲对子女的教育职责至少要持续到他们独立组成家庭。这一持续的教育使家长能更清楚地知道子女的个性、兴趣与特长以及变化发展的各个环节。而一般教师往往只熟知学生的“某一段”或“某一课”的情况。③情感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形成的情感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④互补性。现在的中小学生在家庭与学校的时间与空间上恰好是互为补充,如果在教育方向上一致,教育内容上同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⑤综合性。每个家庭都以其显性与隐性的形式在对孩子进行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教育。我们平时可以说某某家长不重视一方面教育,准确地说,这是他的特有的教育方法在进行教育。又结合所见所闻整理了一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接着就要选择家长会的形式了。
3, 家长会的形式有哪些呢?目前家长会的召开形式基本是班主任一人讲,家长做记录表
扬一批,批评一批,家长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更多的是来一回。我认为好的家长会的方式主要有(1)活动式,让家长参与教师、学生的活动,在互动的氛围中相互沟通;(2)交流式,教师主导整个家长会,就某些问题双方交流意见;(3)讲座式,班主任以讲座的形式来指导家庭教育。在选择好家长会的形式之后,就要注意主题的呈现方式。比如有一次家长会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我首先列举了两种现象:“为什么最好的学生集中到一个优秀班主任的班级里,仍然有学生掉队?”和“为什么最差的学生集中到一个优秀班主任的班级里,仍然有少数或者几个学生在大踏步的进步?”通过两者的比较分析之后得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样从家长感兴趣的现象中让他们认识到孩子自主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又牵涉到一个问题:家长会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4, 家长会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是怎样一种关系?有些班主任在家长会上把部分问题学生
的家长向学生一样训斥,家长是敢怒不敢言,但是家长与班主任的隔阂就产生了,甚至有的家长不敢到学校来,怕丢面子。这牵涉到家长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班主任以及其他老师与学生家长是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本着都是为了学生(孩子)更好的发展这个共同的方向,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是一种双向协调的关系。这种双向协调性就班主任来说,指的是要从家庭教育中获取有关学生的广泛的信息(生活、习惯、喜好、事件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学校教育方针对家庭教育进行必要指导;就学生家长来说,指的是要从学校教育中获取有关孩子的广泛信息(学习、习惯、品质、人际等信息),在此基础上双方协调,步调一致,密切配合。
5, 家长会的范围有多大?家长会的参加范围可以是全班的家长也可以是部分家长,还可
以是家长学生联席。具有全班指导意义的应该采取全部家长参与,但如果问题的针对性比较强,应当就相关的家长参与为好。在这里还要注意一个问题,若分批召开家长会一要注意时间的衔接,二要注意家长的情绪。就此次家长会因为主要是谈家庭教育,我选择了全部家长,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并精心做了课件。
这次家长会因准备充分,获得的了极大的成功。并取得了几方面的持续作用:
第一,极大的加强了班主任这个班集体核心的凝聚力。通过家长会,家长从诸多方面综合了解、认识了班主任,在认同班主任的时候并给予了对班主任的高度信任,愿意将孩子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并将他们收集到其他学校的、教育的一些信息也反映给班主任,主动的配合学校教育。
第二,极大的缓和了科任老师与家长的矛盾。自这次家长会后,我们班的家长就很少对老师打电话告状,而是对自己孩子反映的问题冷静思考分析,或者将心中的疑惑悄悄跟我讲,基本都肯定了科任老师。这也有助于班主任与科任老师更好的相处,更加齐心协力为班级的向更高的方向发展而努力。
第三,极大的巩固了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从整体面上讲,都是协调的。但不排除极个别的学生与班主任矛盾冲突的。应家长对班主任的认可,他们会有意无意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班主任的欣赏,这样对自己的孩子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亲近班主任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第四,极大的纠正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上的误区,保持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方向上的一致,内容上的同步,形式上的协调,综合培养孩子(学生)的德智体等诸方面的素养,全面提升孩子(学生)的素质,更有利于学习型班集体建设的目标——素质教育的实现。
第五,极大的推动了班级外部和谐人际关系的确立,而且促进了班级内部和谐人际关系的确立。和谐理论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集体成员在愉悦的心情下取得对团体的认同感与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可见,对学习型班集体的建设与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于2005年4月25日在江苏省“学习型学校建设研究”课题组个案研究专题研讨会上交流交流)
*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学习型学校建设研究——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学校管理创新计划”的子课题“学习型班集体建设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