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佛教里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22:12
- 提问者网友:人生佛魔见
- 2021-12-23 16:16
道在佛教里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12-23 16:34
问题一:佛教中入道什么意思 修行者从权乘,进入圆教,这就是入道了。
也有其它名称:真菩提心、明心见性、开悟、圆教菩提心......
入道之后才能说是进入真正的修行。
入道的人,才是真能续佛慧命者,续佛种者。
入道之人,既真正地新发意菩萨。既正法眼藏。既因地如来。
这种人,唐宋以后越来越少。
末法的标志,就是禅宗的衰落!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祖师,有一部论《宗教不宜混滥论》。
上一代佛教界会会长传印法师曾经宣讲过这部论,甚为殊胜。
唐宋时期,有位正法眼藏,大珠慧海禅师,有一部《顿悟入道要门论》。
这一种论,都是佛法中纲领性的论典。
佛教,既是教人成佛。而佛是由菩萨所成。
何为菩萨?菩萨既“觉有情”。
若未“觉”之人,云何可称菩萨?
不是不能称为菩萨,而是权位菩萨。
而如西天二十八祖、禅宗诸传灯祖师、慧能大师、玄觉禅师、慧忠国师、延寿大师......
近代如第一代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老和尚,这些都是入道之人,圆教菩萨,正法眼藏。
荷担佛法的,就是这种人。
在这个年代修行,魔说众多,是故一定要依《楞严经》修行,连注解都不要看。
以及那部《宗教不宜混滥论》,认真的体会。
现在修行,还是有望的。问题二:佛教里“道”是什么 佛教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但人的根性有利钝,习染有厚薄;同具净信,而悟境有高低,修学有优劣。且人的生活环境各殊,志趣乐欲互异。故在道的接受与修学上必须照顾特点,力求相应,而不可胶柱鼓瑟固执不变。六祖慧能对志诚说:“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真是见道之语。因之,为师传道,必须丢掉死法,而因材施教,随缚立方,如良医治病,对症下药为妙。诸学道者,亦必须抛开固执,而随宜取法,如善航者见风使舵为佳。大抵初学道人烦恼较重,俗染较深,必须随顺世俗谛,有取有舍,有道有作,用心分别,谁是善,谁是恶,谁为正,谁为邪,而尽力止恶而修善,舍邪而从正,使戒行清白,身口意三业端正纯善。根据适应这一特点的修法以言道,则应取六祖慧能所说“行正即是道”。持戒纯熟,身心无疵,为进修佛道打好基础。然后随顺圣义谛,无分别,无取舍,专从无为无作、无修无证,在唯求见性上用功。根据适应这一特点的修法以言道,则应取马祖道一所说:“平常心是道”。身语意业既净,又有真参实悟,道德高尚,堪为群众楷模;智力充沛,大可弘法利生,即应深入群众中去,行难行,忍难忍,广积善法,利乐有情,以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根据适应这一特点的修法以言道,则可说“真俗圆融”、“悲智等运”是道。道贵变通,故必因应无方,随宜取法,方便善巧,如理对治,才能断障证真而达到自在解脱之境。但尤当知道不离本,故又须持大经以应万变,万变而不失其所宗;才能摄末归本,守约施博,而入于至道不二之门。总之,于道能通权达变,无执无著,善应善守,则自会于行住坐卧,语默动止,以及自学利他诸事务中无往而非道。今且不揣浅陋,试从道之权实两方面论述之。—、行正即是道慧能六祖在《坛经·般若品》里说:“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这话的意思是说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行动正直无邪,就是切实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说:“行直何用修禅。”六祖讲顿悟,注重定慧等学。但是他仍强调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于净心持戒,所以他说“心地无非自性戒”。人的行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于有贪瞋痴等烦恼作祟,而烦恼的产生,就是由于有“非心”之故。什么是“非心”?就是意识中一切妄念倒想和种种谬执邪见,若除掉这些“非心”,则烦恼自去,而身心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无邪,伺时也得入于自在超脱之境。所以六祖又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就是六祖所说“行正是道”的意义。行正二字的具体内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来理解。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法。其中正业、正命是身业方面的正行;正语属语业方面的正行;正见、正思维、正念、正定属意业方面的正行;正精进则分属于身口意三业的正行。八正道又名八圣道,意谓见道以后的圣者,以无漏慧所起的正见为主体,在此正见引导下所起的正思维乃至正定等道品,都是以无漏为性,是彻底的正行。初学道者,不必要求过高,只要以圣者无漏慧所起的八正道为准则,而努力为善去恶,舍邪从正,使身心诸行契理如法。如是而体现的正见等八法,虽非无漏圣道,但亦是如理正行。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古谓诸恶莫作是戒学,众善奉行是慧学,自净其意是定学。此三虽通戒定慧三学,但初学者为求行正,对此应以戒学为主进行受持。本来诸恶莫作属“律仪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中“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自净其意,从定学来说,它可以包括“世间离欲道”、“出世离欲道”以及菩萨道中的种种三昧。但它也是戒学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最根本的部分。因为三业以意为本,意识与其相应的遍行中的思是造业的主体。故《成唯识论》云:“......余下全文>>问题三:佛教的道智是什么意思? 道智者:能通达真理的智慧,即名为道智。即谓能灭除一切烦恼障、所知障,而通达诸佛所证的究竟菩提涅槃(万法寂静真理实相)的正觉智也。即谓 1、道者:通达义。《大乘义章》云:「道者通也。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佛教中,通达有三种义,一有漏道,二无漏道,三涅槃道。于道智中之道,指涅槃道也。道智之道,指无漏、涅槃二道也。一、有漏道。谓通往六道之善恶二业也。六道:地狱、畜生、饿鬼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大乘义章》曰:「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二、无漏道。谓通往涅槃之七觉支、八正道等法也。《三论玄义》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俱舍论》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法界次第》曰:「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华严大疏》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三、涅槃道。指涅槃之体,即无一切障碍,无碍大自在也。 《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净土论注》曰:「道者,无碍道也。」涅槃者,灭义,灭度义、寂灭义,无生义,无为义,安乐义、解脱义。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 2、智者:指能断一切烦恼障碍而证涅槃的正觉无相之菩提智也,即能乘修行者通往涅槃之大菩提智也。菩提者,觉悟一切万法真理之真智也。 感恩。阿弥陀佛!问题四:佛教中说的中道是指什么 释迦摩尼佛开始修道选择极端苦行,六年不成,后放弃,在不苦不乐的环境中,静下心,深入大智慧,思维真理,彻悟宇宙人生实相。他说:“身在苦中,心则烦恼,身在乐中,心则放逸,极端苦乐皆非成道之因”。苦乐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善恶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贪舍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劳逸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问题五:佛教中道是什么意思 中道它相对于二边,包括有无、苦乐、生灭等,释迦牟尼在说法时,主张应远离二边,至于中道问题六:佛家所说的“禅”和道家所说的“道”是什么意思 其实禅和道所说的就是生活,他们讲的是一个道理。佛参禅就是去感悟生活,体会生命,道家的悟道也是同样的意思。就像没给国家的语言不同,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问题七:佛是什么意思,佛家和道家有什么区别? 道家主修,修身养心,长寿之道。
佛家主修,仁慈善心,普度苍生之道。问题八:佛教里的声闻道和缘觉道是什么意思可以为我解释一下吗谢谢 声闻,听声见闻,感悟痛苦和别离
缘觉,缘起觉悟,修生法脉
两者是佛教里的阿罗汉
阿罗汉就是最低极限的得到
中道菩萨,大到佛,最高佛陀
罗汉算得上是变修行,边护法的了(按我的理解程度-因为师父曾交给我罗汉声闻和缘觉的做法,让我好好修行做人)
声闻:(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三)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
缘觉的含义就大了些,不过也可以了解: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法问题九:佛教要素中的道俗交流中,道是指什么 这里的道指的不是道教,而是指修行,有修行的佛教徒,或者说是佛教智慧的人问题十:佛教里面的道场是什么意思 【道场】
有广狭二义,广义之道场指一切修行处所。狭义则指释尊成道之处而言。按,后者即指中印度伽耶城南菩提树下的金刚座,又称菩提道场、菩提场。旧译《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云(大正9·395a)∶‘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其地金刚具足严净,众宝杂华以为庄饰。’
关于道场之原语,《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十谓‘曼荼罗’云为道场,《梵语杂名》认为是‘菩提曼拏■’(bodhi-man!d!ala);《大日经疏》卷四亦云世尊昔在菩提漫荼罗降伏天魔军众,且于其下云(大正39·625b)∶‘梵音漫荼罗,是攒摇乳酪成苏之义。漫荼罗是苏中极精醇者浮聚在上之义,犹彼精醇不复变易,复名为坚。净妙之味共相和合,余物所不能杂,故有聚集义。是故佛言极无比味、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漫荼罗也。’此系以‘菩提曼荼罗’为道场之原语,且以漫荼罗为攒摇乳酪而成醍醐之义。
然而,日本学者荻原云来认为,man!d!ala为‘轮’之义。而醍醐的原语是man!da,此与man!d!ala一词全无关系。而‘道场’系bodhi-man!d!a之译语,man!d!a虽有‘醍醐’之义,但系自梵语va^t!a(场之义)讹转而成者。
另外,《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云(大正9·52a)∶‘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云(大正14·542c)∶‘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心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中略)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此谓园林旷野等处亦皆诸佛之道场,直心深心亦即菩萨之道场,凡此皆为‘道场’意义的转化与引伸。
关于道场的种类,慧远《维摩义记》卷二(末)谓有真、应二种之别。即菩提树下得道之处名为道场是其‘应’,实行出生功德说为道场是其‘真’。此外,《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疏》等书也另有多种分类。
在中国,向来皆采广义用法,而称呼修法行道之处为道场。如《大宋僧史略》卷中记载,北魏太武帝于始光二年(425)建至神道场,六年后(431)又敕令州镇建立道场,令于帝之生日营斋转经,世称之为生日道场。又智顗《摩诃止观》卷二(上)中,将常坐、常行等四种三昧之行处各称为道场。《宋高僧传》卷二十五〈少康传〉载,少康尝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以行道唱赞;卷二十四〈楚金传〉又载,天宝(742~756)初年金为国家创法华道场。此外另有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灌顶道场等。
另外,道场亦被用作寺院的别称。如《佛祖统纪》卷三十九所载,隋炀帝尝于大业九年(613),诏令天下寺院改称道场。又,宫中行佛事的场所,称为内道场,或称内寺。
此外,日本真宗未建寺院以前,信众聚集闻法的场所亦称道场,现存于北陆地方。日本临济宗内,云水僧专门修禅之处亦称道场。日僧安然《普通授菩萨戒广释》卷上,则将戒场称为道场。又,后世亦将武术教习之所称为道场。
〔参考资料〕 《悲华经》卷三、卷六;新译《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卷十二〈如来名号品〉;《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理趣经》;《金刚顶经》卷上;《注维摩诘经》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五(上);《大唐西域记》卷八;《慧琳音义》卷十;《令义解》卷二。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简言之,修法行道之处即是道场。把修法行道之功德回向某人,即是为人做道场。...余下全文>>
也有其它名称:真菩提心、明心见性、开悟、圆教菩提心......
入道之后才能说是进入真正的修行。
入道的人,才是真能续佛慧命者,续佛种者。
入道之人,既真正地新发意菩萨。既正法眼藏。既因地如来。
这种人,唐宋以后越来越少。
末法的标志,就是禅宗的衰落!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祖师,有一部论《宗教不宜混滥论》。
上一代佛教界会会长传印法师曾经宣讲过这部论,甚为殊胜。
唐宋时期,有位正法眼藏,大珠慧海禅师,有一部《顿悟入道要门论》。
这一种论,都是佛法中纲领性的论典。
佛教,既是教人成佛。而佛是由菩萨所成。
何为菩萨?菩萨既“觉有情”。
若未“觉”之人,云何可称菩萨?
不是不能称为菩萨,而是权位菩萨。
而如西天二十八祖、禅宗诸传灯祖师、慧能大师、玄觉禅师、慧忠国师、延寿大师......
近代如第一代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虚云老和尚,这些都是入道之人,圆教菩萨,正法眼藏。
荷担佛法的,就是这种人。
在这个年代修行,魔说众多,是故一定要依《楞严经》修行,连注解都不要看。
以及那部《宗教不宜混滥论》,认真的体会。
现在修行,还是有望的。问题二:佛教里“道”是什么 佛教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但人的根性有利钝,习染有厚薄;同具净信,而悟境有高低,修学有优劣。且人的生活环境各殊,志趣乐欲互异。故在道的接受与修学上必须照顾特点,力求相应,而不可胶柱鼓瑟固执不变。六祖慧能对志诚说:“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真是见道之语。因之,为师传道,必须丢掉死法,而因材施教,随缚立方,如良医治病,对症下药为妙。诸学道者,亦必须抛开固执,而随宜取法,如善航者见风使舵为佳。大抵初学道人烦恼较重,俗染较深,必须随顺世俗谛,有取有舍,有道有作,用心分别,谁是善,谁是恶,谁为正,谁为邪,而尽力止恶而修善,舍邪而从正,使戒行清白,身口意三业端正纯善。根据适应这一特点的修法以言道,则应取六祖慧能所说“行正即是道”。持戒纯熟,身心无疵,为进修佛道打好基础。然后随顺圣义谛,无分别,无取舍,专从无为无作、无修无证,在唯求见性上用功。根据适应这一特点的修法以言道,则应取马祖道一所说:“平常心是道”。身语意业既净,又有真参实悟,道德高尚,堪为群众楷模;智力充沛,大可弘法利生,即应深入群众中去,行难行,忍难忍,广积善法,利乐有情,以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根据适应这一特点的修法以言道,则可说“真俗圆融”、“悲智等运”是道。道贵变通,故必因应无方,随宜取法,方便善巧,如理对治,才能断障证真而达到自在解脱之境。但尤当知道不离本,故又须持大经以应万变,万变而不失其所宗;才能摄末归本,守约施博,而入于至道不二之门。总之,于道能通权达变,无执无著,善应善守,则自会于行住坐卧,语默动止,以及自学利他诸事务中无往而非道。今且不揣浅陋,试从道之权实两方面论述之。—、行正即是道慧能六祖在《坛经·般若品》里说:“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这话的意思是说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行动正直无邪,就是切实的道行,所以六祖又说:“行直何用修禅。”六祖讲顿悟,注重定慧等学。但是他仍强调戒行是定慧之本,修道的基本功在于净心持戒,所以他说“心地无非自性戒”。人的行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于有贪瞋痴等烦恼作祟,而烦恼的产生,就是由于有“非心”之故。什么是“非心”?就是意识中一切妄念倒想和种种谬执邪见,若除掉这些“非心”,则烦恼自去,而身心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无邪,伺时也得入于自在超脱之境。所以六祖又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就是六祖所说“行正是道”的意义。行正二字的具体内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来理解。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法。其中正业、正命是身业方面的正行;正语属语业方面的正行;正见、正思维、正念、正定属意业方面的正行;正精进则分属于身口意三业的正行。八正道又名八圣道,意谓见道以后的圣者,以无漏慧所起的正见为主体,在此正见引导下所起的正思维乃至正定等道品,都是以无漏为性,是彻底的正行。初学道者,不必要求过高,只要以圣者无漏慧所起的八正道为准则,而努力为善去恶,舍邪从正,使身心诸行契理如法。如是而体现的正见等八法,虽非无漏圣道,但亦是如理正行。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古谓诸恶莫作是戒学,众善奉行是慧学,自净其意是定学。此三虽通戒定慧三学,但初学者为求行正,对此应以戒学为主进行受持。本来诸恶莫作属“律仪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中“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自净其意,从定学来说,它可以包括“世间离欲道”、“出世离欲道”以及菩萨道中的种种三昧。但它也是戒学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其中最根本的部分。因为三业以意为本,意识与其相应的遍行中的思是造业的主体。故《成唯识论》云:“......余下全文>>问题三:佛教的道智是什么意思? 道智者:能通达真理的智慧,即名为道智。即谓能灭除一切烦恼障、所知障,而通达诸佛所证的究竟菩提涅槃(万法寂静真理实相)的正觉智也。即谓 1、道者:通达义。《大乘义章》云:「道者通也。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佛教中,通达有三种义,一有漏道,二无漏道,三涅槃道。于道智中之道,指涅槃道也。道智之道,指无漏、涅槃二道也。一、有漏道。谓通往六道之善恶二业也。六道:地狱、畜生、饿鬼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大乘义章》曰:「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二、无漏道。谓通往涅槃之七觉支、八正道等法也。《三论玄义》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俱舍论》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法界次第》曰:「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华严大疏》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三、涅槃道。指涅槃之体,即无一切障碍,无碍大自在也。 《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净土论注》曰:「道者,无碍道也。」涅槃者,灭义,灭度义、寂灭义,无生义,无为义,安乐义、解脱义。灭者,灭生死因果之义也。灭度者,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寂灭者,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患灭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无为者,无惑业因缘之造作也。安乐者,安稳快乐也。解脱者,离众果也。 2、智者:指能断一切烦恼障碍而证涅槃的正觉无相之菩提智也,即能乘修行者通往涅槃之大菩提智也。菩提者,觉悟一切万法真理之真智也。 感恩。阿弥陀佛!问题四:佛教中说的中道是指什么 释迦摩尼佛开始修道选择极端苦行,六年不成,后放弃,在不苦不乐的环境中,静下心,深入大智慧,思维真理,彻悟宇宙人生实相。他说:“身在苦中,心则烦恼,身在乐中,心则放逸,极端苦乐皆非成道之因”。苦乐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善恶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贪舍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劳逸是极端,取其中是中道………问题五:佛教中道是什么意思 中道它相对于二边,包括有无、苦乐、生灭等,释迦牟尼在说法时,主张应远离二边,至于中道问题六:佛家所说的“禅”和道家所说的“道”是什么意思 其实禅和道所说的就是生活,他们讲的是一个道理。佛参禅就是去感悟生活,体会生命,道家的悟道也是同样的意思。就像没给国家的语言不同,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问题七:佛是什么意思,佛家和道家有什么区别? 道家主修,修身养心,长寿之道。
佛家主修,仁慈善心,普度苍生之道。问题八:佛教里的声闻道和缘觉道是什么意思可以为我解释一下吗谢谢 声闻,听声见闻,感悟痛苦和别离
缘觉,缘起觉悟,修生法脉
两者是佛教里的阿罗汉
阿罗汉就是最低极限的得到
中道菩萨,大到佛,最高佛陀
罗汉算得上是变修行,边护法的了(按我的理解程度-因为师父曾交给我罗汉声闻和缘觉的做法,让我好好修行做人)
声闻:(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三)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
缘觉的含义就大了些,不过也可以了解:缘觉观察十二因缘法问题九:佛教要素中的道俗交流中,道是指什么 这里的道指的不是道教,而是指修行,有修行的佛教徒,或者说是佛教智慧的人问题十:佛教里面的道场是什么意思 【道场】
有广狭二义,广义之道场指一切修行处所。狭义则指释尊成道之处而言。按,后者即指中印度伽耶城南菩提树下的金刚座,又称菩提道场、菩提场。旧译《华严经》卷一〈世间净眼品〉云(大正9·395a)∶‘一时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始成正觉,其地金刚具足严净,众宝杂华以为庄饰。’
关于道场之原语,《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十谓‘曼荼罗’云为道场,《梵语杂名》认为是‘菩提曼拏■’(bodhi-man!d!ala);《大日经疏》卷四亦云世尊昔在菩提漫荼罗降伏天魔军众,且于其下云(大正39·625b)∶‘梵音漫荼罗,是攒摇乳酪成苏之义。漫荼罗是苏中极精醇者浮聚在上之义,犹彼精醇不复变易,复名为坚。净妙之味共相和合,余物所不能杂,故有聚集义。是故佛言极无比味、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漫荼罗也。’此系以‘菩提曼荼罗’为道场之原语,且以漫荼罗为攒摇乳酪而成醍醐之义。
然而,日本学者荻原云来认为,man!d!ala为‘轮’之义。而醍醐的原语是man!da,此与man!d!ala一词全无关系。而‘道场’系bodhi-man!d!a之译语,man!d!a虽有‘醍醐’之义,但系自梵语va^t!a(场之义)讹转而成者。
另外,《法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云(大正9·52a)∶‘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云(大正14·542c)∶‘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心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中略)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此谓园林旷野等处亦皆诸佛之道场,直心深心亦即菩萨之道场,凡此皆为‘道场’意义的转化与引伸。
关于道场的种类,慧远《维摩义记》卷二(末)谓有真、应二种之别。即菩提树下得道之处名为道场是其‘应’,实行出生功德说为道场是其‘真’。此外,《华严经探玄记》、《华严经疏》等书也另有多种分类。
在中国,向来皆采广义用法,而称呼修法行道之处为道场。如《大宋僧史略》卷中记载,北魏太武帝于始光二年(425)建至神道场,六年后(431)又敕令州镇建立道场,令于帝之生日营斋转经,世称之为生日道场。又智顗《摩诃止观》卷二(上)中,将常坐、常行等四种三昧之行处各称为道场。《宋高僧传》卷二十五〈少康传〉载,少康尝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以行道唱赞;卷二十四〈楚金传〉又载,天宝(742~756)初年金为国家创法华道场。此外另有慈悲道场、水陆道场、灌顶道场等。
另外,道场亦被用作寺院的别称。如《佛祖统纪》卷三十九所载,隋炀帝尝于大业九年(613),诏令天下寺院改称道场。又,宫中行佛事的场所,称为内道场,或称内寺。
此外,日本真宗未建寺院以前,信众聚集闻法的场所亦称道场,现存于北陆地方。日本临济宗内,云水僧专门修禅之处亦称道场。日僧安然《普通授菩萨戒广释》卷上,则将戒场称为道场。又,后世亦将武术教习之所称为道场。
〔参考资料〕 《悲华经》卷三、卷六;新译《华严经》卷七〈世界成就品〉、卷十二〈如来名号品〉;《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理趣经》;《金刚顶经》卷上;《注维摩诘经》卷四;《法华经文句》卷五(上);《大唐西域记》卷八;《慧琳音义》卷十;《令义解》卷二。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简言之,修法行道之处即是道场。把修法行道之功德回向某人,即是为人做道场。...余下全文>>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大漠
- 2021-12-23 17:26
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