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怎么来的?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5 00:12
- 提问者网友:謫仙
- 2021-03-14 19:17
中国是怎么来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老序
- 2021-03-14 20:21
最近在看一本书,名字叫做《大国宪制》。是北大法学院院长,国内顶尖法学家苏力老师的著作。
不过在这里说个题外话,如果单单是看这本书的书名,我本人可能真不会买来看,因为看到宪制这两个字我就觉得这应该是本很枯燥的读物,绝对提不起读书的兴趣。
不过在罗胖的跨年演讲后,我把这本书买回来了,也有细细的品读一番。当然,这个品读不是把整本书好好的看一遍,毕竟一本厚厚的五百多页的书籍,也只能暂时观个大略。
之所以会有今天这个题目,是看了这本书的开头几十页之后,让我很感兴趣。记得此前很多次和朋友闲暇之时聊起中国大统一的历史,多数朋友会以地理论来说明中国为什么能够大统一,而且能够屹立世界五千年。
说实在的,如果单单用地理论来说明中国的大统一历史,真的有些以偏概全,或者说这个理论并不能完全成立。
而《大国宪制》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觉来站在另一种角度了解中国的形成。因为《大国宪制》这本书就是一本解释中国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一本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因为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从出生之后中国的一切就融入到我们的血液当中,很多可能在西方人眼中难以理解的现象,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真的是见怪不该,既是所谓的“日用而不知。”
举个例子,我的身边有很多信仰基督教的朋友,就连我自己也算是个半吊子的基督徒。他们在每一次聚会的时候,都会提到圣经当中教人为人处世的语句,把这些当成是神的话语,然后去执行。甚至会为那些没有信基督的亲朋祷告,希望他们也能加入基督教,有自己的信仰,并以此得到神的怜悯。
可是当我每每听到他们读出圣经当中那些个神的话语的时候,总能联想到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时各种各样教人向善的语句。
实际上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信仰基督之前,已经在按照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做事,既“仁义礼智信”。只是他们不自知而已,需要有个神作为引领吧!
好,我们现在说回《大国宪制》这本书。
在这本书的开头,苏力老师用了很不可思议五个字来说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不同。他说不可思议不在于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古老,或者独一无二持续至今,而在于中国居然会出现。
我们这里可以对比下我们的邻国印度。
大家都知道印度和中国有点像,同为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可为什么印度会有那么复杂的种姓制度?而且还有很多个层次的不平等。如果我们去了解的话,这种种姓制度到现在都是深入印度人民心中的。
可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这块地方不断地被外来力量征服,后来的征服民族不断地碾压原来的原住民,一层层地压迫,种姓越高的,一般就越是后来的。
而中国人,想想这几千年的历史,从犬戎,到匈奴,到突厥,若非我们的先民拼死抵抗,若非生活在这片地方的农耕民族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国,我们是不是也很难避免像印度一样或者别的某种不好的存在了。
对于中国是个大国,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觉得这是正常的似乎就是天生的,不认为有什么可说的。可实际上,如果我们跳出与生俱来的那种特有的思维,就会意识到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举个例子,就好比前面提到的地理论。
我们都知道,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的两端。可为什么欧洲那一端是众多林立的国家,要知道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可是个统一的帝国。可为什么罗马帝国解体以后欧洲就再没能统一过,而中国这一端虽然王朝更迭频繁,可总能有所谓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整体上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呢?
过去历史学界甚至现在在网上也能经常看到这样一种说法,说中国这边的自然地形等条件有利于统一,欧洲那边的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统一。其实这个说法就是不成立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境内有黄河、长江,要知道这样的大河,古人是很难跨越的。而且还有像太行山、秦岭、南岭这样的天然地理分界线。中国文化有一个词叫关河阻塞,说的就是中国地理。咱们在读历史的时候经常听到什么潼关,函谷关,萧关,大散关。什么黄河天险,长江天险,历史上中国的割据政权靠的就是这些天然地理条件。
但是你看欧洲,不仅山地面积比中国要少得多,它里面的的河流比如多瑙河也不大,不但不成为地理障碍,还很适于通航。所以它不仅不构成阻隔,反而可以打通欧洲的地理。即使对于古人来说,从欧洲大西洋沿岸一直走到伏尔加河,一路都是平原。按说这种地理特点,更易于形成统一国家啊。但是很奇怪,是中国而不是欧洲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为啥呢?
其实进一步想,很多人可能会说文化,说道凝聚力,这个很对。实际上农耕时代最大的社会现实,就是人口分散,有无数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村落或者部落。
这种村落,和外界的人员、物质、信息的交换都很少。在这个社会基础上建设一个统一的大国,也太难了吧?别的不说,仅仅方言众多一项,就是统一国家的大障碍啊。世界古代史上,那些靠武力搞起来的大帝国,是很难长时间持续的。而中国是唯一一个例外,不仅长期统一,而且就算统一暂时消除,或者被外族侵略,但是我们总有机会回复原状,这是为什么?
反过来想想印度就知道了。同样是小农经济,在英国殖民者到印度之前,印度根本就不是一个国家,用罗斯福的话说印度就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在那片土地上,有无数种族、部族、语言、宗教、文化,彼此既不认同,更谈不上统一。
所以,中国在历史上长期是一个统一的大国,我们直到今天,还在享受着它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各种红利,这实在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做到的呢?是秦皇之后的郡县制,还是别的什么了?
实际上这些就是苏力老师《大国宪制》这本书的头两个字,“大国”提出来的问题。那“宪制”是什么意思呢?
请注意,宪制不是宪法。人类历史上有成文宪法,那是美国独立之后的事情,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英文的宪法这个词可是历史久远得多,Constitution,什么意思?“构造”、“构成”。这样一说就很明白了,所谓“宪制”,是指怎么用一系列制度、观念、习惯、道德文化去构造、建成一个国家。这些东西的总体,就叫“宪制”。
中国有现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那当然很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但是,中国很早就开始形成自己的国家构造,而且非常独特,所以,你不能说中国没有宪制,其中就包括宋朝时期出现的儒家宪政。
所以《大国宪制》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就是问,中国人的祖先是怎么把那么多散碎的个人、细碎的社会组织,拼接在一起,完成一个统一大国的构造。而且这个构造还非常强韧,可以穿越几千年的时光。
我们的祖先他们拼搏、奋斗、流血流泪,历经一代代的合作、演进和积累,才造就了中国今天这个大国。把这个过程梳理清楚了,我们才知道,中国今天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未来的中国,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注:文中大部分引自《得到》为什么会有中国?)
不过在这里说个题外话,如果单单是看这本书的书名,我本人可能真不会买来看,因为看到宪制这两个字我就觉得这应该是本很枯燥的读物,绝对提不起读书的兴趣。
不过在罗胖的跨年演讲后,我把这本书买回来了,也有细细的品读一番。当然,这个品读不是把整本书好好的看一遍,毕竟一本厚厚的五百多页的书籍,也只能暂时观个大略。
之所以会有今天这个题目,是看了这本书的开头几十页之后,让我很感兴趣。记得此前很多次和朋友闲暇之时聊起中国大统一的历史,多数朋友会以地理论来说明中国为什么能够大统一,而且能够屹立世界五千年。
说实在的,如果单单用地理论来说明中国的大统一历史,真的有些以偏概全,或者说这个理论并不能完全成立。
而《大国宪制》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觉来站在另一种角度了解中国的形成。因为《大国宪制》这本书就是一本解释中国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一本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因为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从出生之后中国的一切就融入到我们的血液当中,很多可能在西方人眼中难以理解的现象,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真的是见怪不该,既是所谓的“日用而不知。”
举个例子,我的身边有很多信仰基督教的朋友,就连我自己也算是个半吊子的基督徒。他们在每一次聚会的时候,都会提到圣经当中教人为人处世的语句,把这些当成是神的话语,然后去执行。甚至会为那些没有信基督的亲朋祷告,希望他们也能加入基督教,有自己的信仰,并以此得到神的怜悯。
可是当我每每听到他们读出圣经当中那些个神的话语的时候,总能联想到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时各种各样教人向善的语句。
实际上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信仰基督之前,已经在按照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做事,既“仁义礼智信”。只是他们不自知而已,需要有个神作为引领吧!
好,我们现在说回《大国宪制》这本书。
在这本书的开头,苏力老师用了很不可思议五个字来说明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不同。他说不可思议不在于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古老,或者独一无二持续至今,而在于中国居然会出现。
我们这里可以对比下我们的邻国印度。
大家都知道印度和中国有点像,同为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可为什么印度会有那么复杂的种姓制度?而且还有很多个层次的不平等。如果我们去了解的话,这种种姓制度到现在都是深入印度人民心中的。
可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这块地方不断地被外来力量征服,后来的征服民族不断地碾压原来的原住民,一层层地压迫,种姓越高的,一般就越是后来的。
而中国人,想想这几千年的历史,从犬戎,到匈奴,到突厥,若非我们的先民拼死抵抗,若非生活在这片地方的农耕民族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大国,我们是不是也很难避免像印度一样或者别的某种不好的存在了。
对于中国是个大国,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觉得这是正常的似乎就是天生的,不认为有什么可说的。可实际上,如果我们跳出与生俱来的那种特有的思维,就会意识到其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举个例子,就好比前面提到的地理论。
我们都知道,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的两端。可为什么欧洲那一端是众多林立的国家,要知道罗马帝国时期,欧洲可是个统一的帝国。可为什么罗马帝国解体以后欧洲就再没能统一过,而中国这一端虽然王朝更迭频繁,可总能有所谓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整体上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呢?
过去历史学界甚至现在在网上也能经常看到这样一种说法,说中国这边的自然地形等条件有利于统一,欧洲那边的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统一。其实这个说法就是不成立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境内有黄河、长江,要知道这样的大河,古人是很难跨越的。而且还有像太行山、秦岭、南岭这样的天然地理分界线。中国文化有一个词叫关河阻塞,说的就是中国地理。咱们在读历史的时候经常听到什么潼关,函谷关,萧关,大散关。什么黄河天险,长江天险,历史上中国的割据政权靠的就是这些天然地理条件。
但是你看欧洲,不仅山地面积比中国要少得多,它里面的的河流比如多瑙河也不大,不但不成为地理障碍,还很适于通航。所以它不仅不构成阻隔,反而可以打通欧洲的地理。即使对于古人来说,从欧洲大西洋沿岸一直走到伏尔加河,一路都是平原。按说这种地理特点,更易于形成统一国家啊。但是很奇怪,是中国而不是欧洲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为啥呢?
其实进一步想,很多人可能会说文化,说道凝聚力,这个很对。实际上农耕时代最大的社会现实,就是人口分散,有无数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村落或者部落。
这种村落,和外界的人员、物质、信息的交换都很少。在这个社会基础上建设一个统一的大国,也太难了吧?别的不说,仅仅方言众多一项,就是统一国家的大障碍啊。世界古代史上,那些靠武力搞起来的大帝国,是很难长时间持续的。而中国是唯一一个例外,不仅长期统一,而且就算统一暂时消除,或者被外族侵略,但是我们总有机会回复原状,这是为什么?
反过来想想印度就知道了。同样是小农经济,在英国殖民者到印度之前,印度根本就不是一个国家,用罗斯福的话说印度就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在那片土地上,有无数种族、部族、语言、宗教、文化,彼此既不认同,更谈不上统一。
所以,中国在历史上长期是一个统一的大国,我们直到今天,还在享受着它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各种红利,这实在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做到的呢?是秦皇之后的郡县制,还是别的什么了?
实际上这些就是苏力老师《大国宪制》这本书的头两个字,“大国”提出来的问题。那“宪制”是什么意思呢?
请注意,宪制不是宪法。人类历史上有成文宪法,那是美国独立之后的事情,不过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英文的宪法这个词可是历史久远得多,Constitution,什么意思?“构造”、“构成”。这样一说就很明白了,所谓“宪制”,是指怎么用一系列制度、观念、习惯、道德文化去构造、建成一个国家。这些东西的总体,就叫“宪制”。
中国有现代意义上的成文宪法,那当然很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但是,中国很早就开始形成自己的国家构造,而且非常独特,所以,你不能说中国没有宪制,其中就包括宋朝时期出现的儒家宪政。
所以《大国宪制》这四个字什么意思?就是问,中国人的祖先是怎么把那么多散碎的个人、细碎的社会组织,拼接在一起,完成一个统一大国的构造。而且这个构造还非常强韧,可以穿越几千年的时光。
我们的祖先他们拼搏、奋斗、流血流泪,历经一代代的合作、演进和积累,才造就了中国今天这个大国。把这个过程梳理清楚了,我们才知道,中国今天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未来的中国,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注:文中大部分引自《得到》为什么会有中国?)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