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汉字出选择题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07:59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2-13 01:03
有故事的汉字出选择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梦中风几里
- 2021-02-13 01:46
2009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 2.C 3.B 4.A
5.③②①④⑤⑦⑥
(本语段可分为三层③/②①④/⑤⑦⑥,每层语序排列准确得1分,共3分)
6.参考答案:里外湖瑞启金牛,地注渊泉,州里澄波无限好
古今月光含玉兔,天开图画,一轮霁魄此间多
( “地注渊泉”2分,“一轮霁魄”2分,共4分)
7.观点一:不认同蔡铭超的做法。这会损害中国国际信誉,从长远角度来看是不利的,会
连累中国文物行业的人士,甚至会造成以后更难收回流失文物的局面。
观点二 :蔡铭超行为代表个人行为,反应爱国情怀,并且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他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妥。
(任选一角度切入,观点明确2分,分析准确、论述到位3分,共5分)
二、 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2分)
8.A 9.C 10.C
11.参考答案:不重复。(答“重复”,则本题不给分。)前三节介绍的英国《卫报》的文章,批评了人肉搜索客的“愚昧与无知”,直接显示了问题的严重性,(1分)后三节在赞同其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愚昧与无知”的内涵:借实施“道德正义”之名,曝光他人隐私,这是丧失理智的不道德的行为。(作用1分,概括观点并显示两部分的层进关系得1分。)
(二)(20分)
12.既表现出夫妇俩过着相依为命、恬静温馨的恩爱生活,又表现出他们对儿子的关爱与呵护,这是真挚思念之情的自然流露。(3分,其中写出“渲染家庭氛围”这一内容得1分,点到“传达一种亲情”得2分。)
13.因为儿子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促使他们不愿意承
认这个事实(2分),其中蕴涵着老夫妇对儿子刻骨铭心的爱(1分)。
14.①开头:“雪花象无数白色的小精灵……”作用: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预设故事发生的背景。②陌生男子敲门之后:“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作用:推动情节的展开,也暗示小说中人物心情的变化。③结尾:“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作用:回应开头,烘托出静寂悠远的意境,也暗示出小说中主人公心情的平复。(4分,任选两处句子2分,作用2分)
15.小说设置了几处悬念:房主夫妇烤火时没有交代儿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的到底是什么;房主人反复提到儿子,但他一直没有露面。这种悬念设置,使房主夫妇挚爱儿子、思念儿子的一腔真情显得格外感人,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气氛。(4分,写出其中两处悬念2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2分,有欠缺酌扣。)
16.①从老人的对白、行为表现看,小说凸显出对至不渝的真挚亲情的歌颂;②从陌生男子的闯入及其行为看,小说表现的是在现实社会中安全感匮乏,属于社会批判主题。③从老人异乎寻常的举动中,似乎潜藏着老人深深的内疚愧悔之意,他们似乎对儿子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而把笔触延伸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原因上。(6分,本题为探究题,考生能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做出合理的解读即可)
三、 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8分)
17. D 18.C 19.B 20.B
21.①虽然这样,没人接受又有什么害处?没人接受,才显出你是君子。
得分点:“病”,害处;“见”,显出。(2分)整个句子翻译顺畅。(1分)
②退下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
得分点:“苟”,苟且;“徒”,空。(2分)整个句子翻译顺畅。(1分)
(二)(6分)
22.前两句描绘了这样的景象:秋天的湖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眼望去,犹如白练初展,千里横陈;在隔着轻纱般的烟霭中,传来了采菱姑娘们的喧哗声。(2分)
23.本曲前五句全用赋法铺陈他乡之美,后三句以议论抒写自己内心思乡之苦。乐景哀情,相反相成,恰到好处,有效增强了曲子的艺术感染力。((4分。写出构思特点2分,分析到位2分,表达欠缺酌扣)
(三)(4分)
24.阳货见孔子的目的是劝孔子和自己联合,出来为他办事。孔子表面上答应,但没有实质内容,句句都是敷衍之意。(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6分,每空格1分。有差错不得分)
25.(1)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 (2)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3)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4)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5)恨相见得晚 柳丝长玉骢难系
四、作文(60分)
26.按200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见附件)
础等级50 分
一等(50—41)
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符合问题要求
大体符合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发
展
等
级
1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4、材料丰富
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2、揭示问题产生问题
5、形象丰满
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6、意境深远
9、文句有意蕴
12、有个性特征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 2.C 3.B 4.A
5.③②①④⑤⑦⑥
(本语段可分为三层③/②①④/⑤⑦⑥,每层语序排列准确得1分,共3分)
6.参考答案:里外湖瑞启金牛,地注渊泉,州里澄波无限好
古今月光含玉兔,天开图画,一轮霁魄此间多
( “地注渊泉”2分,“一轮霁魄”2分,共4分)
7.观点一:不认同蔡铭超的做法。这会损害中国国际信誉,从长远角度来看是不利的,会
连累中国文物行业的人士,甚至会造成以后更难收回流失文物的局面。
观点二 :蔡铭超行为代表个人行为,反应爱国情怀,并且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他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妥。
(任选一角度切入,观点明确2分,分析准确、论述到位3分,共5分)
二、 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2分)
8.A 9.C 10.C
11.参考答案:不重复。(答“重复”,则本题不给分。)前三节介绍的英国《卫报》的文章,批评了人肉搜索客的“愚昧与无知”,直接显示了问题的严重性,(1分)后三节在赞同其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愚昧与无知”的内涵:借实施“道德正义”之名,曝光他人隐私,这是丧失理智的不道德的行为。(作用1分,概括观点并显示两部分的层进关系得1分。)
(二)(20分)
12.既表现出夫妇俩过着相依为命、恬静温馨的恩爱生活,又表现出他们对儿子的关爱与呵护,这是真挚思念之情的自然流露。(3分,其中写出“渲染家庭氛围”这一内容得1分,点到“传达一种亲情”得2分。)
13.因为儿子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精神支柱,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促使他们不愿意承
认这个事实(2分),其中蕴涵着老夫妇对儿子刻骨铭心的爱(1分)。
14.①开头:“雪花象无数白色的小精灵……”作用: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预设故事发生的背景。②陌生男子敲门之后:“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作用:推动情节的展开,也暗示小说中人物心情的变化。③结尾:“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作用:回应开头,烘托出静寂悠远的意境,也暗示出小说中主人公心情的平复。(4分,任选两处句子2分,作用2分)
15.小说设置了几处悬念:房主夫妇烤火时没有交代儿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的到底是什么;房主人反复提到儿子,但他一直没有露面。这种悬念设置,使房主夫妇挚爱儿子、思念儿子的一腔真情显得格外感人,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气氛。(4分,写出其中两处悬念2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2分,有欠缺酌扣。)
16.①从老人的对白、行为表现看,小说凸显出对至不渝的真挚亲情的歌颂;②从陌生男子的闯入及其行为看,小说表现的是在现实社会中安全感匮乏,属于社会批判主题。③从老人异乎寻常的举动中,似乎潜藏着老人深深的内疚愧悔之意,他们似乎对儿子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而把笔触延伸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原因上。(6分,本题为探究题,考生能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做出合理的解读即可)
三、 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8分)
17. D 18.C 19.B 20.B
21.①虽然这样,没人接受又有什么害处?没人接受,才显出你是君子。
得分点:“病”,害处;“见”,显出。(2分)整个句子翻译顺畅。(1分)
②退下来思考这件事,(觉得)人不能够苟且追求富贵,也不能够空守着贫贱。
得分点:“苟”,苟且;“徒”,空。(2分)整个句子翻译顺畅。(1分)
(二)(6分)
22.前两句描绘了这样的景象:秋天的湖面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眼望去,犹如白练初展,千里横陈;在隔着轻纱般的烟霭中,传来了采菱姑娘们的喧哗声。(2分)
23.本曲前五句全用赋法铺陈他乡之美,后三句以议论抒写自己内心思乡之苦。乐景哀情,相反相成,恰到好处,有效增强了曲子的艺术感染力。((4分。写出构思特点2分,分析到位2分,表达欠缺酌扣)
(三)(4分)
24.阳货见孔子的目的是劝孔子和自己联合,出来为他办事。孔子表面上答应,但没有实质内容,句句都是敷衍之意。(第一问2分,第二问2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6分,每空格1分。有差错不得分)
25.(1)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 (2)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3)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4)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5)恨相见得晚 柳丝长玉骢难系
四、作文(60分)
26.按200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见附件)
础等级50 分
一等(50—41)
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切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
字迹难辨
符合问题要求
大体符合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发
展
等
级
1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4、材料丰富
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2、揭示问题产生问题
5、形象丰满
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6、意境深远
9、文句有意蕴
12、有个性特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2-13 03:01
2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