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门:什么是佛教的七圣财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0:18
- 提问者网友:無理詩人
- 2021-04-05 01:23
佛教入门:什么是佛教的七圣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4-05 01:45
什么是七圣财?《地藏经》中有位财首菩萨,他是无毒鬼王所修成的。财首菩萨修行七圣财,就是七种财宝“七圣财”是成就佛道的七种圣法。据《法句经》所说,出世间的法财有七种,称为七圣财,亦即圣者的财富。
1.七圣财之信仰
这是修行的一种财宝。《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是一切善行的根据,我们能对佛法生起信仰,自然能够依照佛法指示的去行善,自然能够引道人生的正确目标,获得无上的利益。
2.七圣财之听闻
学佛要听闻正法才能契入佛道,所谓“以闻思修入三摩地”,因此学佛的第一步要“多闻熏习”。而闻法要有“如地植于种,如器受于水,应离三种失”的心态,不能用轻慢心、不能有成见、邪见,更不能有妄想,应该用虔诚心、恭敬心、谦卑心、清净心闻法,才能受用。
3.七圣财之精进
凡正当、有益于人我的事,努力去做,就是精进。经云:“在家懒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懒惰懈怠是人生大病,应该常行精进以对治之。
4.七圣财之持戒
戒是一种轨范、规矩,是行为依循的准则,譬如火车的铁轨,能将我们的身心导入道德的正轨,迈向涅盘解脱的大道。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只要不侵犯而利益别人,就是持戒,这就是佛教止恶行善的根本精神。
5.七圣财之惭愧
自惭而不造诸恶,于不善法心生羞愧,是为惭愧。能够惭愧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足、有所不净,道德、人格才能升华。
6.七圣财之布施
将自己所有与他人分享,就叫布施。如对贫病无依者,给予食、衣、药、钱等,称“财施”;将自己的技术、经验传授给人,让别人明理,获得智慧,称“法施”。勿加诸别人痛苦、害怕,进而帮助他远离一切忧怖,称“无畏施”。
7.七圣财之定慧
摄心不散,照了诸法,是为定慧。定是慧体,慧为定用,两者如灯与光,相辅相成,不即不离。学佛的人常生清净心,自然定心而生慧,慧中而有定,有了定慧才能解脱生死。
这些都是修行所应有的财宝,即七圣财的表现。因有信、戒、多闻、舍、智慧、惭、愧这七种财宝,所以叫财首菩萨。信仰佛法本身就是财富;世间的财富有限、有量、有漏,而且终有消失的一天;唯有出世间的圣财,才能永存不灭,因此为佛弟子者,当求“七圣财”。
1.七圣财之信仰
这是修行的一种财宝。《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仰是一切善行的根据,我们能对佛法生起信仰,自然能够依照佛法指示的去行善,自然能够引道人生的正确目标,获得无上的利益。
2.七圣财之听闻
学佛要听闻正法才能契入佛道,所谓“以闻思修入三摩地”,因此学佛的第一步要“多闻熏习”。而闻法要有“如地植于种,如器受于水,应离三种失”的心态,不能用轻慢心、不能有成见、邪见,更不能有妄想,应该用虔诚心、恭敬心、谦卑心、清净心闻法,才能受用。
3.七圣财之精进
凡正当、有益于人我的事,努力去做,就是精进。经云:“在家懒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懒惰懈怠是人生大病,应该常行精进以对治之。
4.七圣财之持戒
戒是一种轨范、规矩,是行为依循的准则,譬如火车的铁轨,能将我们的身心导入道德的正轨,迈向涅盘解脱的大道。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只要不侵犯而利益别人,就是持戒,这就是佛教止恶行善的根本精神。
5.七圣财之惭愧
自惭而不造诸恶,于不善法心生羞愧,是为惭愧。能够惭愧自己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足、有所不净,道德、人格才能升华。
6.七圣财之布施
将自己所有与他人分享,就叫布施。如对贫病无依者,给予食、衣、药、钱等,称“财施”;将自己的技术、经验传授给人,让别人明理,获得智慧,称“法施”。勿加诸别人痛苦、害怕,进而帮助他远离一切忧怖,称“无畏施”。
7.七圣财之定慧
摄心不散,照了诸法,是为定慧。定是慧体,慧为定用,两者如灯与光,相辅相成,不即不离。学佛的人常生清净心,自然定心而生慧,慧中而有定,有了定慧才能解脱生死。
这些都是修行所应有的财宝,即七圣财的表现。因有信、戒、多闻、舍、智慧、惭、愧这七种财宝,所以叫财首菩萨。信仰佛法本身就是财富;世间的财富有限、有量、有漏,而且终有消失的一天;唯有出世间的圣财,才能永存不灭,因此为佛弟子者,当求“七圣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狂恋
- 2021-04-05 02:07
什么是佛教中的七圣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