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北部沿海有广阔的湿地。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此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主要植物类型
昆虫种类数
昆虫密度实验前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区
海蓬子
互花米草
47
20
14只/m2
2.3只/m2
对照区
海蓬子
海蓬子
47
40
13只/m2
11只/m2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 。
(3)
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 。
②若鸟的食物有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 。(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③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 的作用。
(4)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简要说明理由 。
滨州市北部沿海有广阔的湿地。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此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05:47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3-03 01:09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3-03 02:23
(答案→)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读表格知实验前后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统计均发了较大的变化,这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3)a、b、c对应的为捕食关系,碳以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设互花米草的生物量为m,由题意得食物比例调整前鸟通过捕食获得的生物量为:2/3m×20%+1/3m×20%×20%=7/75m;调整后鸟获得的生物量为:1/2m×20%+1/2m×20%×20%=3/25m,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7/9。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间通过捕食关系进行的信息传递可调整种间关系,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由于引来互花米草后表格中的数据显示互花米草所在的群落里昆虫的数量及密度减少即为鸟类提供的食物减少,达不到“种青引鸟”的目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3-03 02:37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