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不开心的时候,是按情绪抱怨发泄好,还是时刻保持好心态好
- 提问者网友:骑士
- 2021-05-05 18:34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路难
- 2021-05-05 19:59
当然如果你有承受的能力,你的心理素质很好保持好的心态较好。
但你的承受能力不好,需要自我调理发泄也是一种调节方式,也能让自己平静下来,久了自己的心态就更好了,但遇事不要抱怨那是悲观,灰心的表现。
- 1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5-05 21:29
- 2楼网友:一秋
- 2021-05-05 20:42
你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吗?生活太糟糕,简直是糟透了,你希望自己能换个环境。你觉得生命是痛苦的,工作不顺,活得无趣,所有事似乎都不顺利。 那么请你读读以下这则故事,它可能会令你改变对人生的看法: 我和一位朋友倾谈,他说自己虽然做两份工作,但每月的收入仅稍逾1000元,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开心。 他解释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数年前他在印度所目睹的一个事件,当时他因为一次重大的挫折,心情低落,所以去印度散心。 他说他亲眼看到一个印度妇人用割肉刀将她儿子的右手切下。那妇人无助的眼神和那四岁的稚童痛苦的叫声,至今仍令他难以释怀。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那母亲要这样做?是否她的小孩太顽皮,或是他的手受到了感染?都不是!原来只是为了最简单的原因——”乞讨”!那绝望的母亲特意把孩子弄成残废,使他可以在街上乞讨! 我的朋友吓呆了,他那吃了一半的面包掉到了地上,马上就有五六个小孩冲上来,争抢着这片沾满砂石的面包,这是人们面对饥饿时的自然反应。 他开始对自己说他是多么的幸运——他有一个完整的躯体、有一份工作、有家庭、有机会抱怨食品的好与坏、有机会穿衣服、有机会拥有很多这些人没有的东西。 他的话让我感受颇深,我的生活真那么糟吗?也许……不,我根本不该觉得过得不好。那么,你呢?或者下一次你觉得自己活得不好的时候,想想那个为了乞讨而失去了一只手的小孩吧!“满足感不是来自于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是意识到你已经拥有了许多。”
- 3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5-05 20:18
- 4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5-05 20:12
哭泣是一种健康的宣泄模式,哭泣能排毒,哭泣使人长寿
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都一直教导我们,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男人更是如此。这样,让我们压抑了哭泣的本能。当痛苦和悲伤啃噬身体的同时,也同时拒绝了一种健康的宣泄模式。
眼泪,是情绪的宣泄,是压力的抒解!谁说哭泣只是软弱的表现,研究证明,想哭而强忍着不哭,容易导致忧郁症,并且危害生理健康。
当坏情绪来袭时,就让这些坏情绪,随着眼泪一起解放,也许你可以发现内心深处真实的自我。
婴儿用哭泣来促进肺的成长,女人也因为比男人更擅哭泣而较男人长寿。哭泣是造物者赐予我们的天生本领,自有它的奥妙所在。
眼泪能排毒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生化学家佛瑞,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批自愿者先看动人的情感电影,如果被感动得哭了,就将泪水滴进试管。几天后,再利用切洋葱的办法让同一群人流下眼泪,并收集进试管内。结果显示,因悲伤而流的“情绪眼泪”和被洋葱刺激出的“化学眼泪”成份大不相同,在“情绪眼泪”中,蕴含着儿茶酚胺,而“化学眼泪”中却没有。儿茶酚胺是一种大脑在情绪压力下会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多时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会导致心肌梗塞。所以,“情绪眼泪”排除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既然哭泣自然健康,我们就要善加利用。如何才能恢复自己哭泣的本能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鲁思在《第二生》中的方法︰
A.寻找一个隐秘的空间,舒服地坐下,将手放在胸前锁骨的上方。
B.呼吸只到手放的地方。
C.急促地出声吸吐气,发出像婴儿的哭泣声,仔细倾听其中的哀伤。
D.回想伤心往事,允许自己流露软弱。
E.多次持续地练习,如太阳穴隐隐作痛,就是压力累积过多,需要进行哭泣的时候。
2.林紫心理咨询中心王怀齐教授提倡:不用刻意逼自己哭泣,因为哭泣是心灵真正放松时的状态,只要真正抛弃“哭泣是软弱的”陈腐观念,解开心灵的枷锁,我们就能放声痛哭一场﹗
王怀齐说,心理学上有一种“共情”原理,就是当自己的痛苦感受,被别人一起感知时,痛苦感受会得到缓解。如果我们身边没有可以“共情”的贴心挚友,我们可以自己与自己“共情”,对于痛苦和悲伤,不要用脑去感受,而是“用感受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