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大学论文一篇
- 提问者网友:美人性情
- 2021-05-24 10:16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5-24 11:35
- 1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5-24 12:35
一、培养学生的欣赏、创作能力
1、欣赏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更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特别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作文需要,精选优秀作品范例,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欣赏,体会作品中的精粹之处,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写作铺垫。如指导学生写夏天的景物时,我们可引导学生欣赏课文《荷花》中描写荷花美的段落,通过读(有感情地读)、议(美在哪里)、画(画出好词好句)、想(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说(读了这段后,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读了这段后,我感觉到……)这几个步骤,欣赏文章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通过大量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培养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
2、模仿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灵气的熏陶, http://www.01hn.com/Article/f2/提高自已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不断增加自已的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依样画葫芦中,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例如:同样是写景,在上面谈到的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夏天的稻田、茶园、森林等。学生在例文的启发下,依葫芦画瓢,就能较轻松地且较高质量地完成习作练习。
在学生的仿写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自觉回忆,搜索与所要表达的事物有共同点的优秀作品,并与当前要描写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能切合自身经历的感受点,加以取舍利用,为自己今后独立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创作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学我者生、象我者死!”这句话在作文指导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模仿只是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学习写作技巧的途径,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还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举一反三,来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发展个性。
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时让孩子带着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必须走进大自然,对太阳、树木、花朵、云彩以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色彩和音乐进行了解,不仅用智慧,而且整个地用心灵来感知一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比赛、游览及其它有益的活动,努力开辟第二课堂,比如组织学生玩游戏,要求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游戏》,在写的过程中重点抓住游戏的“趣”字来写,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扶助,体现由扶到放。扶是让学生明确评改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放是让学生自己评改,教师不包办代替,体现了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
1、激发学生兴趣
给学生讲述古今中外修改文章的故事,使学生们认识到要写好文章,必须在修改上下功夫,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改文活动,如设立文章病院,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原稿”和“修改稿”的差异感受到自改后的实际效果。
2、修改方法
培养学生修改的能力重在教授方法,首先,通过读检查、文章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然后再读,检查形式段落是否分明,语句是否连贯,标点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最后大声朗读,让别人给你的文章提意见,找不足,在读的过程中,可以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全面检查。
在作文指导课上,我们不能生吞硬塞地在“写法”上下功夫,忽视了平时阅读中写作技法的赏析与总结的渗透,而要读、写、改相结合,注意以读促写。在“赏”中,我们努力追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境界;在“仿”中,我们努力指导学生掌握写好哈姆莱特的写作本领;在“创”中,我们尤其应该重视指导每一个学生写出自己的东西来,努力做到有一千个作者,也要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时,在一个作品成形后也应该让学生有参与意识,不但要让他们投身生活,大胆表现,还必须让他们积极参与评改自己的习作,在一定程度上可扫除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作文不是无病呻吟,而是“言为心声。”也可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坚定作文的信念,使学生克服困难,逾越障碍,这就是成功,这就是快乐。- 2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5-24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