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耐心怎么办……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4-27 13:3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4-27 14:43
- 1楼网友:玩世
- 2021-04-27 20:35
培养和锻炼啊。
在磨练中会逐渐耐心起来的,给你个游戏去做一下,那一堆乱线,把它褛顺出来,但不要弄断,一天弄不完两天两天弄不完三天,这样慢慢的耐心就有了啊。
- 2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4-27 19:42
坚韧性的培养必须从明确行为的目的开始,首先要提高认知水平,正确评价行动的意义,培养良好的动机。雨果说:“只要目的正当,纵使走在摇撼的地上,步伐亦是坚定的。”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在学习中是个很有效的因素,如果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动机,势必造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具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稳定愉快的情绪及优秀的意志品质。这就给完成学习任务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般而言,人们的行为大多数都是有目的的,但有目的,不等到于目的一定很明确,也不等于对目的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明确行为的目的,常常伴有动机的选择和冲突。如有人爱赶时髦,今天看到别人热衷于公司,自己紧紧跟上,明天看到考公务员爆满,于是又挤向机关。有的人既想做个体、挣大钱,又想生活安定有规律。像这样朝秦暮楚,绪不安,没有明确的目的,就很难有虽历经挫折但却坚韧不拔的毅力。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鲁迅先生的一番话,对我们颇有教益。
其次面对失败、挫折的挑战,“发愤而起”。古今中外,无数成功者的足迹,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只有具备发奋向上的志向,才会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才会走向成功!心理学家发现,当一个人智力处于激发状态时,意志对行为的调节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人的智力充分地超常发挥,科学上称之为“智力激发”,这也许就是强者逆境成才的主要原因吧。由此,我们千万不要因为时运不济而郁郁寡欢。忍耐虽然痛苦,果实却最香甜,这是一条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第三,认真分析自己,找出优势,总结点滴的成功经验,恢复自信。有些人因为曾下决心要做好一两件事,结果却因缺少毅力没有坚持到底,或因一两次考试失败而沮丧低沉。由此认为自己就是不行,做事不可能有恒心。其实缺少韧性决不是一个人的本性。这时你可以转移一下视线,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露一手,发挥自己的长处,体验一下成功的乐趣,重新认识自己。还可以尽量找一找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曾做得比较好的事情,尽量发现自己存在坚韧性的一面。改变“我学习做事就是不可能持之以恒”的错误偏见,增强坚持到底的自信心,将此转移到学习、做事中去,尝试取得成功,这亦是“注意转移法”。
第四,有意识给自己规定些天天必须做的事。韧性是一种心理耐力,意志的磨炼,必须在日常行为中进行。培养韧性,可考虑一些具体的方法。如每天背一句名言,或要求自己每天早上跑500米远的距离等等。将这些活动安排在每天同一时间进行,形成习惯,努力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记住莎士比亚的话:“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日做一事,不放弃每一次实际锻炼的机会,有助你培养持之以恒的作风。
第五,采取自我暗示、自我激励等方法提高意志力。如先让自己进入安静状态,用一些树立信心、鼓励自己的话语进行暗示,增强自制力。也可采用自我命令、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等方法,如在醒目的地方,写上相关的格言、警句,可时常督促、鼓励自己。林则徐为了克服自己爱发脾气的缺点,在住房里高悬着“制怒”二字的牌匾。这种利用某种外物提醒自己警惕和克服弱点的方法也是可以采用的。
- 3楼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4-27 18:42
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心,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呢?
家长要做出榜样。许多孩子没有耐心,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所以,首先要求家长要注意不造成孩子半途而废的行为习惯。在开始一种新的活动之前,必须让他把正在进行的活动有个了结。如让孩子去洗澡,应在开始烧水时就告诉孩子画好这张画后,就去洗澡。然后在孩子洗澡之前别忘了认真检查画到底画完了没有,这本身就是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给孩子设置点障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因为耐心是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要鼓励他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好一件事要经过努力,才能完成。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时,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强化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此外,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一种活动中。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时孩子饿了马上要吃,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要买,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要想改变孩子的坏脾气,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正当的需求应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应耐心解释,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二、父母及家人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统一,当孩子没有道理地发脾气时,不能因孩子哭闹而妥协。
三、父母应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不能因大人的情绪变化时而严厉,时而娇惯。因为那样会使孩子因无所适从而爱发脾气。
请【采纳】谢谢
- 4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4-27 17:23
- 5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4-27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