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二大恐龙化石出自哪里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8 14:41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2-08 08:56
亚洲第二大恐龙化石出自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逃夭
- 2021-02-08 10:05
自贡大山铺中侏罗纪恐龙化石群产地是一处享有国际声誉的地质古生物遗址。它最早发现于1972年,1979年至1985年间,曾经有过数次规模不等的发掘,在已发掘的2800平方米范围内,共清理出以恐龙为主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个体材料近300具,累计获得化石骨骼2万多块。从而证明这是一处典型的群体埋藏类型:其化石埋藏之集中、规模之宏大、数量之众多、门类之齐全、保存之完好,堪称“国之群窟,世界奇观”。这一恐龙化石群的发现,还因填补了中侏罗纪恐龙化石匮乏的世界性空白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并一直受到全球古生物学者的关注。
第二期发掘缘由
2001年,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恐龙馆二期工程建设,由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了对“大山铺恐龙化石群埋藏范围的地球物理勘测”,初步确认该区域含恐龙化石层的面积在3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化石特别丰富的区域有1万多平方米。在此之前历次发掘的面积仅为2800平方米,因此,大山铺的化石还沉睡地下,有待进一步发掘。专家估计,如果把整个化石群发掘出来,其中的恐龙个体数不会少于1000具,化石骨骼应以十万、百万(块)计。
惊现巨型恐龙化石
为真正验证“物探项目”的科研成果,并为将来进行更大规模的发掘和在恐龙埋藏地新建地质遗迹陈列馆奠定良好的基础,自贡恐龙博物馆于9月12日组织实施了对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二期试发掘。经过专家10多天的试发掘,已发现恐龙化石50余块,现已能准确判断这次发掘出的恐龙化石为较完整的大型晰脚类恐龙,体长应在20米以上,将超过现在展出的亚洲第二龙———天府峨嵋龙。
目前发掘工作还在紧张进行,恐龙化石也在不断被暴露。它的骨骼在岩石中还留有多少?是否是一个新种?周围还有多少恐龙?一切谜团将随着发掘的深入而一一破解。
再造地质遗迹陈列馆
第二期发掘现场在博物馆园区内的后山上,为让游客能近距离观看发掘过程,恐龙馆以人为本,决定进行开放式发掘。从10月1日黄金周开始,对外开放发掘现场,允许观众近距离经历实地发掘的过程,巨型恐龙化石即将展现在游客面前,意义重大。国土资源部已经为此拨出专款支持发掘,并计划在新现场修建一座专门的地质遗迹陈列馆,用于保护和展示典型的地址剖面和恐龙化石埋藏状态。
恐龙馆负责人表示,新建的地质遗迹陈列馆将开设观众自助参与的化石发掘、修复、装架等活动,并增加高科技娱乐项目,增强互动性和娱乐性。
上一条:“自贡恐龙”香江掀巨浪300多万人次争睹国宝级“真容”
下一条:自贡恐龙赴日展出成功累计接待观众20多万人次
第二期发掘缘由
2001年,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恐龙馆二期工程建设,由多家单位联合开展了对“大山铺恐龙化石群埋藏范围的地球物理勘测”,初步确认该区域含恐龙化石层的面积在3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化石特别丰富的区域有1万多平方米。在此之前历次发掘的面积仅为2800平方米,因此,大山铺的化石还沉睡地下,有待进一步发掘。专家估计,如果把整个化石群发掘出来,其中的恐龙个体数不会少于1000具,化石骨骼应以十万、百万(块)计。
惊现巨型恐龙化石
为真正验证“物探项目”的科研成果,并为将来进行更大规模的发掘和在恐龙埋藏地新建地质遗迹陈列馆奠定良好的基础,自贡恐龙博物馆于9月12日组织实施了对大山铺恐龙化石群的二期试发掘。经过专家10多天的试发掘,已发现恐龙化石50余块,现已能准确判断这次发掘出的恐龙化石为较完整的大型晰脚类恐龙,体长应在20米以上,将超过现在展出的亚洲第二龙———天府峨嵋龙。
目前发掘工作还在紧张进行,恐龙化石也在不断被暴露。它的骨骼在岩石中还留有多少?是否是一个新种?周围还有多少恐龙?一切谜团将随着发掘的深入而一一破解。
再造地质遗迹陈列馆
第二期发掘现场在博物馆园区内的后山上,为让游客能近距离观看发掘过程,恐龙馆以人为本,决定进行开放式发掘。从10月1日黄金周开始,对外开放发掘现场,允许观众近距离经历实地发掘的过程,巨型恐龙化石即将展现在游客面前,意义重大。国土资源部已经为此拨出专款支持发掘,并计划在新现场修建一座专门的地质遗迹陈列馆,用于保护和展示典型的地址剖面和恐龙化石埋藏状态。
恐龙馆负责人表示,新建的地质遗迹陈列馆将开设观众自助参与的化石发掘、修复、装架等活动,并增加高科技娱乐项目,增强互动性和娱乐性。
上一条:“自贡恐龙”香江掀巨浪300多万人次争睹国宝级“真容”
下一条:自贡恐龙赴日展出成功累计接待观众20多万人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杯酒困英雄
- 2021-02-08 11:09
地壳运动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