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行,一条终结轮回的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5 19:04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2-15 15:45
罪行,一条终结轮回的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2-15 17:06
[罪行,一条终结轮回的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这篇是09年11月写的,现在拿出来:
故事梗概:12岁的阿富汗(普什图族)富家少爷阿米尔出生时母亲难产死去,他视父亲为唯一,但却总觉得得不到父亲全部的爱,他认为是怯懦的性格阻碍了他与父亲的爱,罪行,一条终结轮回的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因此在那年的风筝大赛中,他发誓要得第一,以证明自己的强大。为了赢得比赛中全部的荣耀,他眼看着与自己情同手足的11岁的仆人哈桑(哈扎拉族)被普什图族富家子弟鸡奸而不顾。之后,阿米尔陷入自责中。为了逃避内疚,逃避自己的“罪行”,阿米尔诬陷哈桑偷窃,逼走哈桑一家。原本以为哈桑走后,自己会“眼不见心不烦”的阿米尔此后陷入深不见底的追悔和自我苛责之中——尽管移民美国20年,物质丰裕、婚姻幸福,也仍然如此。26年后,在好友拉辛汗的召唤下,阿米尔重返故土,在得知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后,阿米尔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塔利班控制下的喀布尔,救出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直到这时,阿米尔才真正告别罪行、接受自己,实现心灵的成长。
正文:你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你对早年的选择后悔吗?那些选择是否被你当成“罪行”的负担沉埋心底,以至于你无法享受当下的生活?
小说《追风筝的人》里,主人翁阿米尔背负着“罪行”的重担整整26年不能自拔,直到他接受全部的自己、自己全部的过往,他才真正告别罪行——自己的和父亲的,斩断了困扰家族两代人的“罪”之轮回。直到那时,他才真正活在当下。
人们常常认为是早年不经意间犯下的罪行导致了今天的痛苦,因此常常会幻想通过“时光隧道”回到过去某个时点,阻止那个即将“犯罪”的自己。当人们这样想时,其实仍然是在逃避罪行,认为罪行是坏的、是应当被唾弃在自己人生之外的。
逃避改变不了事实,解决不了问题。
能不能换个角度,看到罪行的另一面——反省过往、认清自己的机会;接受自己、理解他人、获得心灵成长的拐点;更进一步,罪行也许是斩断家族痛苦轮回的利剑?
当然,不是所有罪行都能结出圆满的果子——所以文章的标题用了问号——这要看你面对罪行的态度——是逃避还是接受;是沉溺其中还是挺身而出?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人生。
围绕罪行、善行及对于两者的不同态度,《追风筝的人》让我们看到三种不同的人:
阿米尔——通过罪行,获得心灵成长的人;
哈桑——通过奉献,与对方建立关系的人;
阿塞夫——通过恶行,妄图控制自己、控制世界的人;
这三种不同的人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远比小说精彩得多。
接受罪行,才能告别罪行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这是《追风筝的人》开篇第一句话。那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就是阿米尔坐视哈桑被性侵犯而不顾的那天。罪行如此重要,竟然是使“我成为今天的我”的原动力!!
在阿米尔以后26年的生活中,上大学、恋爱、结婚、父亲去世、第一篇小说发表——发生了那么多幸福、悲伤、重要的事,统统抵不过12岁那天的“罪行”!“罪行”归根到底只是事实而已,抓住阿米尔不放的是对“罪行”的感觉——内疚。
内疚是困扰阿米尔和爸爸两代人的魔咒。一开始,阿米尔内疚于母亲因他而难产死亡——“我总觉得爸爸多少有点恨我。毕竟,是我杀了他深爱着的妻子,他美丽的公主,不是吗?”因此,阿米尔认为“我所能做的,至少应该是试图变得更像他(爸爸)一点”,但天不遂人愿,无论从体格上还是天赋上,阿米尔一点都不像商人爸爸。
阿米尔像诗人母亲,拥有细腻的情感、胆怯的性格。因为内疚,阿米尔并不看重自己继承的文学天赋,而一心一意想讨好父亲,想变得像父亲一样强大。因内疚而违背自己的天性,追求不属于自己的特长,这为阿米尔12岁时的“罪行”埋下了伏笔。
为了向爸爸证明自己不是怯懦的人,阿米尔一心想赢得风筝比赛,想追到那只蓝色风筝,于是在那个冬日,他抑制住上前救助哈桑的冲动,选择了胆怯的旁观。他想用怯懦的方式洗刷自己怯懦的耻辱——这注定是行不通的。当时的阿米尔还不知道挺身而出的意义。如果只想讨某人欢心,人们永远不会为自己挺身而出。
之后,阿米尔陷入自责不能自拔,但他并没有深入反省。他之后的所作所为不外乎“将罪行发泄在那个被我背叛的人身上,然后试图忘掉”。因为一直试图逃避、抵抗罪行,整整26年,阿米尔并没有真正认识罪行,也没有真正接受自己,他陷入追悔不能走出来,“除了让自己夜不能寐之外”似乎什么也没干。
真正的转变在于他听从拉辛汗的召唤回到白沙瓦,在得知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后,他第一次面对真实的自己,第一次承认自己是胆怯的人,但他也承认只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自己胆怯谨慎一点也并无坏处。那时,他第一次认识到挺身而出的意义——不是为他人的认可,而是为自己的良心和感觉去挺身而出。
只有看清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将罪行化作心灵成长的力量。在面对真实的自己后,他终于决定去塔利班控制下的喀布尔——他不仅是去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更是去救自己。当他做出决定时,他已经手拿利剑,斩断了笼罩在家族两代人之上的“背叛——内疚”的阴影。
阿米尔的爸爸一样是满怀内疚的痛苦人。阿米尔的爸爸虽然像对待朋友一般对待从小一起长大的仆人阿里,但后来还是与阿里那美丽、放荡的妻子莎娜芭发生了不正当关系,并生下哈桑。他背叛了阿里,而后内疚、痛苦,希望通过建立恤孤院等善行来赎罪。
他之所以对阿米尔严厉,是因为自己“是一个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他不能公开表露对私生子哈桑的爱,于是就将怨气发泄在阿米尔身上,看到阿米尔——这个被社会承认的一半,他就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内疚。他对阿米尔严厉,也是对自己严厉。但阿米尔爸爸之所以让我喜欢,是因为虽然迫于习俗,他始终没有承认哈桑,但他不虚伪,他不拿自己也遵守不了的道德约束别人——他虽也知道儿媳妇有不堪回首的过去,但他和阿米尔一样予以充分理解和接受。
阿米尔说:“我不在乎别人的过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自己也有过去。”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有过“过去”的人依然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鄙视那些与他同样软弱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阿米尔和他爸爸那样,因为自己的“过去”而对人性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也因此,阿米尔和他爸爸才显得弥足珍贵。
但可惜的是,面对内疚,阿米尔的爸爸始终未能原谅自己,始终未能与自己和解。在美国,在为阿米尔庆祝高中毕业那个晚上,阿米尔爸爸坐在送给儿子的二手福特车上,喃喃自语:“要是哈桑在就好了。”由此可以看出,他仍在思念,仍在内疚,仍没有走出来。阿米尔妈妈死后,他终生未娶,我想这也许是对自己的惩罚——他想以此减轻自己的内疚。
而阿米尔却向死而生,真正从罪行中走出来。原因就在于,阿米尔爸爸只想通过外在的行善,如建立恤孤院来赎罪;而阿米尔却最终通过审视内心、接受自己而与自己达成和解,真正告别了罪行,也斩断了罪行在家族中继续轮回的可能性。
当罪行发生后,人们最常见的反应是“否认——逃避”,读后感《罪行,一条终结轮回的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诬陷哈桑偷窃、变本加厉地伤害哈桑是一种逃避;建立恤孤院、严厉地对待社会承认的儿子阿米尔也是一种逃避。只是逃避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小说说:“当罪行变为善行,真正的获救之路就开始了。”我觉得还不够确切,如果只追求外在的善行,始终不审视自己内心,那么善行只能转移他的内疚和痛苦。真正的化解在于深入觉察自己、全盘接受自己,把过往的罪行放在记忆的博物馆,真正与过往告别。这并不是说善行不重要,而是说在行善之外,更要理解自己、接受自己。
忠诚的对象是自己
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他在接受罪行后的心灵成长,这些都不难理解。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哈桑的忠诚。
哈桑为何如此忠诚?!
哈桑从来都不是软弱的人。小时侯,阿米尔被邻居孩子欺负,总是哈桑挺身而出;第一次遭遇阿塞夫、瓦里、卡莫三个恶少时,又是哈桑用弹弓保护了自己和主人;为保护阿米尔一家在喀布尔的房子,哈桑与塔利班据理力争,最后被枪杀……哈桑从来都不是软弱的人。
无论从宗教还是从人格上,都解释不了哈桑唯独忠诚于阿米尔的原因。外在的原因解释不了,就来看看哈桑的内心。
我觉得,任何人做任何事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自我。越是对某人或某团体忠诚的人,越是关注自我——这是他们获得价值感或归属感、认同感、安全感的途径。如果他们获得这些感觉的途径越窄,他们就越是对某人或某团体忠诚。
哈桑比阿米尔小一岁,呀呀学语时,在同一个屋顶下,阿米尔说出的第一个字是“爸爸”,哈桑说出的第一个字是“阿米尔”。
阿米尔说:“如今回头看来,我认为1975年冬天发生的事情——以及随后所有的事情——早已在这两个字里埋下根源。”
阿米尔认为他最在意的人是爸爸,而哈桑最在意的人是他——可我不这么认为。阿米尔可能太自恋了。
阿米尔自恋地认为哈桑最在意的人是他。我发现在这世上,人人都是自恋的——起码在童年时——在没有自我反省、自我觉察能力的童年,人人都是自以为是的。
只有一岁多、尚在学语的哈桑还没有“高尚”、“奉献”的能力。尚在学语的婴儿除了吃喝睡外,最关注的就是爱——他迫切想获得爱与关注,尤其是亲人的爱与关注——这是他获得安全感、立足于世界的根本。
阿里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们天生就少了一种内在联系的感觉。况且在阿里的世界里,老爷——阿米尔的爸爸是最重要的——一个看不到自己的人,别人也很难看到他。生母莎娜芭又弃他而去。在哈桑家里,一切都是围绕老爷转的——况且老爷又是他的生父,他们有种天然的内在联系。
不要以为婴儿是张白纸,婴儿的感受能力往往比成年人强。还是婴儿的哈桑可能也感觉到了阿米尔爸爸对他的关注与爱。但他发现,直接与阿米尔爸爸建立爱与被爱的关系是尴尬的,或者说,阿米尔爸爸认为如果太过关注于“仆人的儿子”哈桑不太正常,而哈桑敏锐地感觉到阿米尔爸爸这种为难的态度。于是私生子哈桑本能地先与合法儿子——阿米尔建立亲密关系。当以阿米尔为桥梁时,阿米尔爸爸面对哈桑时,双方都不再尴尬,外人也看得“舒服”了。
我猜想,当小哈桑以忠诚来亲近少爷阿米尔时,不但得到了阿米尔爸爸的认可,也得到了阿里的支持——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因了忠诚,既减轻了生父的尴尬,又掩盖了养父的耻辱。通过对阿米尔忠诚,哈桑不但与阿米尔、更是与自己的生父建立了亲密关系——阿米尔不过是挡箭牌而已。
但问题是,这个逻辑——忠诚于阿米尔便能获得爱与和谐——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管用的。
每个人从过往的人生经验中,都会总结出一套处世逻辑,且相对固定不变。但往往正是这些曾经为我们带来好处,且相对固定不变的逻辑会在一些极端的时刻“出卖”我们。当那个冬日,阿米尔坐视哈桑被性侵犯而不顾后,哈桑仍然用自己过往的逻辑处理与阿米尔的关系,既不责问,也不怨恨——这让阿米尔的内疚找不到出路,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
人最不能承受的情感之一就是内疚,当两人相处里,如对另一个人有内疚感时,关系便几乎难以为继。
哈桑不是没有觉察到阿米尔的内疚。在那个初夏的午后,在山上,在遭受到阿米尔无端用石榴扔砸后,哈桑仍不反击,而是捡起一个石榴,掰开,在额头磨碎,对阿米尔说:“你满意了吧?你觉得好受了吗?”他知道阿米尔内疚,知道阿米尔想让他还击,也许还知道反击也许对他俩都有好处,但他仍然没有还击,没有用石榴回砸阿米尔。用惯了一种逻辑后,哈桑像长大后的大象一样,已经没有挣脱的念头了。如果当时他用石榴回击了阿米尔,以后再向阿米尔索取点什么,他们的关系或许会慢慢恢复。
再看看老好人阿里对奉献与接受的态度。阿里5岁时,亲生父母意外双亡,他被阿米尔的爷爷收养,得到较好的照顾。阿里一直感恩于阿米尔一家。他当然知道自己不育,也大概知道哈桑的生父是谁,但他既不愤怒也不沮丧——他之前一直接受阿米尔爷爷和爸爸的恩惠,现在只当是付出吧。他心安理得。
情感上,内心深处,阿里把哈桑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哈桑被阿米尔诬陷后,当阿米尔爸爸表示原谅哈桑时,一向温顺的阿里一反常态,执意离开生活了四十几年的主人家——我认为这不只是对哈桑的保护。
阿里的出走可能有很多原因,一种可能是阿里在表达潜意识深处的愤怒——哈扎拉人潜意识深处对普什图族人的反抗和愤怒。阿里的双亲死于两个普什图贵族的飙车举动,阿里的妻子与普什图族的主人发生关系;即便关系亲密如朋友,普什图人也不会当众承认哈扎拉人是自己的朋友!他带走哈桑,就是带走阿米尔爸爸的另一半,他以此来表达自己潜意识中对普什图族主人的反抗和愤怒。
另一种可能是,饱经风霜的阿里识透人性,他认为一味奉献、不知索取的哈桑很难再与阿米尔恢复原来的关系;面对哈桑,阿米尔也不好过。还不如就此分开,也好斩断两代的孽缘。
愈强大愈软弱
与容易被忽略的哈桑相比,阿塞夫更容易被人憎恨和遗忘。人们很容易“脸谱化”某人——因为这样最省力。阿塞夫是个彻头彻尾的反角——阴险、残忍、邪恶、没有人性。是他造成了哈桑的悲剧,是他破坏了美好的人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应当被作者和读者憎恨的。人们喜欢为悲剧找个原因,喜欢为自己的愤怒找条出路。有了万夫所指的恶魔后,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当我读《谁在我家》时,有个问题一直缠扰心头——海灵格把来访者所受的伤害归根到家族中上一辈或上几辈人的伤害或困扰,他让来访者看到家族中发生了什么,让来访者知道自己是在替谁表达、替谁受苦后,来访者一般能自愈。问题好像找到了答案。但是从来没有人想过家族中上几辈人为何会变态、会受伤,如果一直向上溯源,还是找不到源头——第一个人为何会受到伤害?
人们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结到“内在关系”上,但“内在关系”是怎样形成的?是谁造就了负面的“内在父母”?谁是负面的“内在关系”的始作俑者?一想到这里,我的心就陷入死角。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确是个问题。
所以,我要问的是——阿塞夫的变态、邪恶、没有人性来自哪里?我深信,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变态、邪恶的——就连希特勒也不是——扭曲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作为普什图人的阿塞夫面对哈扎拉人哈桑时,本来就不应该有过多的优越感——阿塞夫本身就不“纯种”。阿塞夫母亲是德国人,他长着阿富汗人所没有的金黄色的头发,如果塔利班搞种族清洗,我想阿塞夫也应该是被清洗的对象。但为何阿塞夫愚蠢到要大肆宣扬于自己不利的种族清洗理论?为何当父母站在高大的阿塞夫两旁时,阿米尔会觉得“很怪”,觉得阿塞夫像是父母,而他父母像是孩子呢?为何在阿米尔13岁生日宴会上,阿塞夫父母缄口不语,而任由儿子与阿米尔爸爸虚伪地寒暄?父母过度的软弱,是否是导致阿塞夫凶残、邪恶个性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承担起本应由父母承担起的保护家庭的责任?
26年后,当阿米尔前去战乱的喀布尔营救索拉博时,已成为塔利班的阿塞夫要求与阿米尔单独决斗,而后决定孩子的去留。其实,要说违反“单独”决斗规则的应该是阿米尔,因为是索拉博用弹弓打瞎了阿塞夫的一只眼睛后,阿米尔才得以逃脱虎口。按照阿塞夫惯有的行径,那时,恶魔阿塞夫应该派人追上并杀害阿米尔才对,但为何阿塞夫阻止手下人追杀势单力薄的阿米尔?
我想不出原因,书中对阿塞夫的家庭背景没有过多交代。但我感觉到,阿塞夫对父母还是有爱的,他成为塔利班成员后,让父母定居在夏威夷,让父母远离喀布尔的是非。
我感觉,阿塞夫其实是个十分软弱的人,但他讨厌软弱,他认为只有变得强大,才能摆脱软弱。对于周遭事物的恐惧使得他拼命想变得强大些,变得有自我保护能力,但他不知道自己那样并不是真正的强大,不知道伤害别人并不能拯救自己。
“强大能征服一切”、“欺负别人自己就不受欺负”的逻辑很可能是阿塞夫从生活中总结出的一套理论。在俄罗斯人的监狱中,阿塞夫被狱吏折磨,当肾结石都被狱吏踢出来时,阿塞夫竟然笑了。那时,“强大能征服一切”、“欺负别人自己就不受欺负”的逻辑可能在他心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位。
在这种逻辑主宰下,他毫无人性。直到他被索拉博用弹弓打瞎一只眼睛,这种逻辑轰然倒塌。一个被他凌辱、被他“征服”得服服帖帖的弱小的孩子打破了他赖以生存、赖以自恃的生命逻辑。
当一个人的核心逻辑被打破后,他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报复,而是“疑惑”。“怀疑”主宰了他当时的思维,令他的生命暂时找不到方向,因此他没有下令拦阻飞逃而去的阿米尔和索拉博。
核心逻辑被打破后,阿塞夫能否回归正常,这要看他的自省能力是否够强,要看当时打破核心逻辑的力量是否够强大。如果两者都不够强大,那么“疑惑”只不过是麻醉剂而已,过后魔鬼般的核心逻辑会再次成为他的生命主宰;如果两者都很强大,那么“疑惑”过后,他可能会脱胎换骨。
〔罪行,一条终结轮回的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这篇是09年11月写的,现在拿出来:
故事梗概:12岁的阿富汗(普什图族)富家少爷阿米尔出生时母亲难产死去,他视父亲为唯一,但却总觉得得不到父亲全部的爱,他认为是怯懦的性格阻碍了他与父亲的爱,罪行,一条终结轮回的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因此在那年的风筝大赛中,他发誓要得第一,以证明自己的强大。为了赢得比赛中全部的荣耀,他眼看着与自己情同手足的11岁的仆人哈桑(哈扎拉族)被普什图族富家子弟鸡奸而不顾。之后,阿米尔陷入自责中。为了逃避内疚,逃避自己的“罪行”,阿米尔诬陷哈桑偷窃,逼走哈桑一家。原本以为哈桑走后,自己会“眼不见心不烦”的阿米尔此后陷入深不见底的追悔和自我苛责之中——尽管移民美国20年,物质丰裕、婚姻幸福,也仍然如此。26年后,在好友拉辛汗的召唤下,阿米尔重返故土,在得知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后,阿米尔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塔利班控制下的喀布尔,救出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直到这时,阿米尔才真正告别罪行、接受自己,实现心灵的成长。
正文:你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你对早年的选择后悔吗?那些选择是否被你当成“罪行”的负担沉埋心底,以至于你无法享受当下的生活?
小说《追风筝的人》里,主人翁阿米尔背负着“罪行”的重担整整26年不能自拔,直到他接受全部的自己、自己全部的过往,他才真正告别罪行——自己的和父亲的,斩断了困扰家族两代人的“罪”之轮回。直到那时,他才真正活在当下。
人们常常认为是早年不经意间犯下的罪行导致了今天的痛苦,因此常常会幻想通过“时光隧道”回到过去某个时点,阻止那个即将“犯罪”的自己。当人们这样想时,其实仍然是在逃避罪行,认为罪行是坏的、是应当被唾弃在自己人生之外的。
逃避改变不了事实,解决不了问题。
能不能换个角度,看到罪行的另一面——反省过往、认清自己的机会;接受自己、理解他人、获得心灵成长的拐点;更进一步,罪行也许是斩断家族痛苦轮回的利剑?
当然,不是所有罪行都能结出圆满的果子——所以文章的标题用了问号——这要看你面对罪行的态度——是逃避还是接受;是沉溺其中还是挺身而出?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人生。
围绕罪行、善行及对于两者的不同态度,《追风筝的人》让我们看到三种不同的人:
阿米尔——通过罪行,获得心灵成长的人;
哈桑——通过奉献,与对方建立关系的人;
阿塞夫——通过恶行,妄图控制自己、控制世界的人;
这三种不同的人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远比小说精彩得多。
接受罪行,才能告别罪行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这是《追风筝的人》开篇第一句话。那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就是阿米尔坐视哈桑被性侵犯而不顾的那天。罪行如此重要,竟然是使“我成为今天的我”的原动力!!
在阿米尔以后26年的生活中,上大学、恋爱、结婚、父亲去世、第一篇小说发表——发生了那么多幸福、悲伤、重要的事,统统抵不过12岁那天的“罪行”!“罪行”归根到底只是事实而已,抓住阿米尔不放的是对“罪行”的感觉——内疚。
内疚是困扰阿米尔和爸爸两代人的魔咒。一开始,阿米尔内疚于母亲因他而难产死亡——“我总觉得爸爸多少有点恨我。毕竟,是我杀了他深爱着的妻子,他美丽的公主,不是吗?”因此,阿米尔认为“我所能做的,至少应该是试图变得更像他(爸爸)一点”,但天不遂人愿,无论从体格上还是天赋上,阿米尔一点都不像商人爸爸。
阿米尔像诗人母亲,拥有细腻的情感、胆怯的性格。因为内疚,阿米尔并不看重自己继承的文学天赋,而一心一意想讨好父亲,想变得像父亲一样强大。因内疚而违背自己的天性,追求不属于自己的特长,这为阿米尔12岁时的“罪行”埋下了伏笔。
为了向爸爸证明自己不是怯懦的人,阿米尔一心想赢得风筝比赛,想追到那只蓝色风筝,于是在那个冬日,他抑制住上前救助哈桑的冲动,选择了胆怯的旁观。他想用怯懦的方式洗刷自己怯懦的耻辱——这注定是行不通的。当时的阿米尔还不知道挺身而出的意义。如果只想讨某人欢心,人们永远不会为自己挺身而出。
之后,阿米尔陷入自责不能自拔,但他并没有深入反省。他之后的所作所为不外乎“将罪行发泄在那个被我背叛的人身上,然后试图忘掉”。因为一直试图逃避、抵抗罪行,整整26年,阿米尔并没有真正认识罪行,也没有真正接受自己,他陷入追悔不能走出来,“除了让自己夜不能寐之外”似乎什么也没干。
真正的转变在于他听从拉辛汗的召唤回到白沙瓦,在得知哈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后,他第一次面对真实的自己,第一次承认自己是胆怯的人,但他也承认只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自己胆怯谨慎一点也并无坏处。那时,他第一次认识到挺身而出的意义——不是为他人的认可,而是为自己的良心和感觉去挺身而出。
只有看清自己、接受自己,才能将罪行化作心灵成长的力量。在面对真实的自己后,他终于决定去塔利班控制下的喀布尔——他不仅是去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更是去救自己。当他做出决定时,他已经手拿利剑,斩断了笼罩在家族两代人之上的“背叛——内疚”的阴影。
阿米尔的爸爸一样是满怀内疚的痛苦人。阿米尔的爸爸虽然像对待朋友一般对待从小一起长大的仆人阿里,但后来还是与阿里那美丽、放荡的妻子莎娜芭发生了不正当关系,并生下哈桑。他背叛了阿里,而后内疚、痛苦,希望通过建立恤孤院等善行来赎罪。
他之所以对阿米尔严厉,是因为自己“是一个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他不能公开表露对私生子哈桑的爱,于是就将怨气发泄在阿米尔身上,看到阿米尔——这个被社会承认的一半,他就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内疚。他对阿米尔严厉,也是对自己严厉。但阿米尔爸爸之所以让我喜欢,是因为虽然迫于习俗,他始终没有承认哈桑,但他不虚伪,他不拿自己也遵守不了的道德约束别人——他虽也知道儿媳妇有不堪回首的过去,但他和阿米尔一样予以充分理解和接受。
阿米尔说:“我不在乎别人的过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自己也有过去。”但在这个世界上,很多有过“过去”的人依然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鄙视那些与他同样软弱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阿米尔和他爸爸那样,因为自己的“过去”而对人性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也因此,阿米尔和他爸爸才显得弥足珍贵。
但可惜的是,面对内疚,阿米尔的爸爸始终未能原谅自己,始终未能与自己和解。在美国,在为阿米尔庆祝高中毕业那个晚上,阿米尔爸爸坐在送给儿子的二手福特车上,喃喃自语:“要是哈桑在就好了。”由此可以看出,他仍在思念,仍在内疚,仍没有走出来。阿米尔妈妈死后,他终生未娶,我想这也许是对自己的惩罚——他想以此减轻自己的内疚。
而阿米尔却向死而生,真正从罪行中走出来。原因就在于,阿米尔爸爸只想通过外在的行善,如建立恤孤院来赎罪;而阿米尔却最终通过审视内心、接受自己而与自己达成和解,真正告别了罪行,也斩断了罪行在家族中继续轮回的可能性。
当罪行发生后,人们最常见的反应是“否认——逃避”,读后感《罪行,一条终结轮回的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诬陷哈桑偷窃、变本加厉地伤害哈桑是一种逃避;建立恤孤院、严厉地对待社会承认的儿子阿米尔也是一种逃避。只是逃避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小说说:“当罪行变为善行,真正的获救之路就开始了。”我觉得还不够确切,如果只追求外在的善行,始终不审视自己内心,那么善行只能转移他的内疚和痛苦。真正的化解在于深入觉察自己、全盘接受自己,把过往的罪行放在记忆的博物馆,真正与过往告别。这并不是说善行不重要,而是说在行善之外,更要理解自己、接受自己。
忠诚的对象是自己
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他在接受罪行后的心灵成长,这些都不难理解。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哈桑的忠诚。
哈桑为何如此忠诚?!
哈桑从来都不是软弱的人。小时侯,阿米尔被邻居孩子欺负,总是哈桑挺身而出;第一次遭遇阿塞夫、瓦里、卡莫三个恶少时,又是哈桑用弹弓保护了自己和主人;为保护阿米尔一家在喀布尔的房子,哈桑与塔利班据理力争,最后被枪杀……哈桑从来都不是软弱的人。
无论从宗教还是从人格上,都解释不了哈桑唯独忠诚于阿米尔的原因。外在的原因解释不了,就来看看哈桑的内心。
我觉得,任何人做任何事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自我。越是对某人或某团体忠诚的人,越是关注自我——这是他们获得价值感或归属感、认同感、安全感的途径。如果他们获得这些感觉的途径越窄,他们就越是对某人或某团体忠诚。
哈桑比阿米尔小一岁,呀呀学语时,在同一个屋顶下,阿米尔说出的第一个字是“爸爸”,哈桑说出的第一个字是“阿米尔”。
阿米尔说:“如今回头看来,我认为1975年冬天发生的事情——以及随后所有的事情——早已在这两个字里埋下根源。”
阿米尔认为他最在意的人是爸爸,而哈桑最在意的人是他——可我不这么认为。阿米尔可能太自恋了。
阿米尔自恋地认为哈桑最在意的人是他。我发现在这世上,人人都是自恋的——起码在童年时——在没有自我反省、自我觉察能力的童年,人人都是自以为是的。
只有一岁多、尚在学语的哈桑还没有“高尚”、“奉献”的能力。尚在学语的婴儿除了吃喝睡外,最关注的就是爱——他迫切想获得爱与关注,尤其是亲人的爱与关注——这是他获得安全感、立足于世界的根本。
阿里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他们天生就少了一种内在联系的感觉。况且在阿里的世界里,老爷——阿米尔的爸爸是最重要的——一个看不到自己的人,别人也很难看到他。生母莎娜芭又弃他而去。在哈桑家里,一切都是围绕老爷转的——况且老爷又是他的生父,他们有种天然的内在联系。
不要以为婴儿是张白纸,婴儿的感受能力往往比成年人强。还是婴儿的哈桑可能也感觉到了阿米尔爸爸对他的关注与爱。但他发现,直接与阿米尔爸爸建立爱与被爱的关系是尴尬的,或者说,阿米尔爸爸认为如果太过关注于“仆人的儿子”哈桑不太正常,而哈桑敏锐地感觉到阿米尔爸爸这种为难的态度。于是私生子哈桑本能地先与合法儿子——阿米尔建立亲密关系。当以阿米尔为桥梁时,阿米尔爸爸面对哈桑时,双方都不再尴尬,外人也看得“舒服”了。
我猜想,当小哈桑以忠诚来亲近少爷阿米尔时,不但得到了阿米尔爸爸的认可,也得到了阿里的支持——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因了忠诚,既减轻了生父的尴尬,又掩盖了养父的耻辱。通过对阿米尔忠诚,哈桑不但与阿米尔、更是与自己的生父建立了亲密关系——阿米尔不过是挡箭牌而已。
但问题是,这个逻辑——忠诚于阿米尔便能获得爱与和谐——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管用的。
每个人从过往的人生经验中,都会总结出一套处世逻辑,且相对固定不变。但往往正是这些曾经为我们带来好处,且相对固定不变的逻辑会在一些极端的时刻“出卖”我们。当那个冬日,阿米尔坐视哈桑被性侵犯而不顾后,哈桑仍然用自己过往的逻辑处理与阿米尔的关系,既不责问,也不怨恨——这让阿米尔的内疚找不到出路,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
人最不能承受的情感之一就是内疚,当两人相处里,如对另一个人有内疚感时,关系便几乎难以为继。
哈桑不是没有觉察到阿米尔的内疚。在那个初夏的午后,在山上,在遭受到阿米尔无端用石榴扔砸后,哈桑仍不反击,而是捡起一个石榴,掰开,在额头磨碎,对阿米尔说:“你满意了吧?你觉得好受了吗?”他知道阿米尔内疚,知道阿米尔想让他还击,也许还知道反击也许对他俩都有好处,但他仍然没有还击,没有用石榴回砸阿米尔。用惯了一种逻辑后,哈桑像长大后的大象一样,已经没有挣脱的念头了。如果当时他用石榴回击了阿米尔,以后再向阿米尔索取点什么,他们的关系或许会慢慢恢复。
再看看老好人阿里对奉献与接受的态度。阿里5岁时,亲生父母意外双亡,他被阿米尔的爷爷收养,得到较好的照顾。阿里一直感恩于阿米尔一家。他当然知道自己不育,也大概知道哈桑的生父是谁,但他既不愤怒也不沮丧——他之前一直接受阿米尔爷爷和爸爸的恩惠,现在只当是付出吧。他心安理得。
情感上,内心深处,阿里把哈桑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哈桑被阿米尔诬陷后,当阿米尔爸爸表示原谅哈桑时,一向温顺的阿里一反常态,执意离开生活了四十几年的主人家——我认为这不只是对哈桑的保护。
阿里的出走可能有很多原因,一种可能是阿里在表达潜意识深处的愤怒——哈扎拉人潜意识深处对普什图族人的反抗和愤怒。阿里的双亲死于两个普什图贵族的飙车举动,阿里的妻子与普什图族的主人发生关系;即便关系亲密如朋友,普什图人也不会当众承认哈扎拉人是自己的朋友!他带走哈桑,就是带走阿米尔爸爸的另一半,他以此来表达自己潜意识中对普什图族主人的反抗和愤怒。
另一种可能是,饱经风霜的阿里识透人性,他认为一味奉献、不知索取的哈桑很难再与阿米尔恢复原来的关系;面对哈桑,阿米尔也不好过。还不如就此分开,也好斩断两代的孽缘。
愈强大愈软弱
与容易被忽略的哈桑相比,阿塞夫更容易被人憎恨和遗忘。人们很容易“脸谱化”某人——因为这样最省力。阿塞夫是个彻头彻尾的反角——阴险、残忍、邪恶、没有人性。是他造成了哈桑的悲剧,是他破坏了美好的人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应当被作者和读者憎恨的。人们喜欢为悲剧找个原因,喜欢为自己的愤怒找条出路。有了万夫所指的恶魔后,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当我读《谁在我家》时,有个问题一直缠扰心头——海灵格把来访者所受的伤害归根到家族中上一辈或上几辈人的伤害或困扰,他让来访者看到家族中发生了什么,让来访者知道自己是在替谁表达、替谁受苦后,来访者一般能自愈。问题好像找到了答案。但是从来没有人想过家族中上几辈人为何会变态、会受伤,如果一直向上溯源,还是找不到源头——第一个人为何会受到伤害?
人们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结到“内在关系”上,但“内在关系”是怎样形成的?是谁造就了负面的“内在父母”?谁是负面的“内在关系”的始作俑者?一想到这里,我的心就陷入死角。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确是个问题。
所以,我要问的是——阿塞夫的变态、邪恶、没有人性来自哪里?我深信,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变态、邪恶的——就连希特勒也不是——扭曲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作为普什图人的阿塞夫面对哈扎拉人哈桑时,本来就不应该有过多的优越感——阿塞夫本身就不“纯种”。阿塞夫母亲是德国人,他长着阿富汗人所没有的金黄色的头发,如果塔利班搞种族清洗,我想阿塞夫也应该是被清洗的对象。但为何阿塞夫愚蠢到要大肆宣扬于自己不利的种族清洗理论?为何当父母站在高大的阿塞夫两旁时,阿米尔会觉得“很怪”,觉得阿塞夫像是父母,而他父母像是孩子呢?为何在阿米尔13岁生日宴会上,阿塞夫父母缄口不语,而任由儿子与阿米尔爸爸虚伪地寒暄?父母过度的软弱,是否是导致阿塞夫凶残、邪恶个性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承担起本应由父母承担起的保护家庭的责任?
26年后,当阿米尔前去战乱的喀布尔营救索拉博时,已成为塔利班的阿塞夫要求与阿米尔单独决斗,而后决定孩子的去留。其实,要说违反“单独”决斗规则的应该是阿米尔,因为是索拉博用弹弓打瞎了阿塞夫的一只眼睛后,阿米尔才得以逃脱虎口。按照阿塞夫惯有的行径,那时,恶魔阿塞夫应该派人追上并杀害阿米尔才对,但为何阿塞夫阻止手下人追杀势单力薄的阿米尔?
我想不出原因,书中对阿塞夫的家庭背景没有过多交代。但我感觉到,阿塞夫对父母还是有爱的,他成为塔利班成员后,让父母定居在夏威夷,让父母远离喀布尔的是非。
我感觉,阿塞夫其实是个十分软弱的人,但他讨厌软弱,他认为只有变得强大,才能摆脱软弱。对于周遭事物的恐惧使得他拼命想变得强大些,变得有自我保护能力,但他不知道自己那样并不是真正的强大,不知道伤害别人并不能拯救自己。
“强大能征服一切”、“欺负别人自己就不受欺负”的逻辑很可能是阿塞夫从生活中总结出的一套理论。在俄罗斯人的监狱中,阿塞夫被狱吏折磨,当肾结石都被狱吏踢出来时,阿塞夫竟然笑了。那时,“强大能征服一切”、“欺负别人自己就不受欺负”的逻辑可能在他心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位。
在这种逻辑主宰下,他毫无人性。直到他被索拉博用弹弓打瞎一只眼睛,这种逻辑轰然倒塌。一个被他凌辱、被他“征服”得服服帖帖的弱小的孩子打破了他赖以生存、赖以自恃的生命逻辑。
当一个人的核心逻辑被打破后,他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报复,而是“疑惑”。“怀疑”主宰了他当时的思维,令他的生命暂时找不到方向,因此他没有下令拦阻飞逃而去的阿米尔和索拉博。
核心逻辑被打破后,阿塞夫能否回归正常,这要看他的自省能力是否够强,要看当时打破核心逻辑的力量是否够强大。如果两者都不够强大,那么“疑惑”只不过是麻醉剂而已,过后魔鬼般的核心逻辑会再次成为他的生命主宰;如果两者都很强大,那么“疑惑”过后,他可能会脱胎换骨。
〔罪行,一条终结轮回的路?——《追风筝的人》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