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好中学生的家长座谈会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4 04:44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3-13 20:39
如何开好中学生的家长座谈会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3-13 20:52
家长座谈会是实现学校、家长、学生三沟通的桥梁,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重要纽带。可见,家长座谈会的召开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家长座谈会有失品位,致使一些家长、学生对此项工作表现出的是被动,甚至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的发生呢?究其原因有五种:一是家长座谈会的“呆板性”。表现在时间一般在考试之后,内容也由此演变成学生成绩的汇报,形式也变成教师的独角戏。二是家长座谈会的“告状式”。教师把对学生的不满,包括言行、成绩一股脑告知家长。三是家长座谈会的“闪电式”。由于教师缺少经验,加之个别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又无精心准备,致使缺少与家长的互动,座谈会只是在教师的“完全设计”下结束。四是家长和教师互动的少。主要原因一方面家长面对教师不知从何谈起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家长有“后顾之忧”,担心把孩子的缺点或对教师、学校的建议说出来,会引起教师的反感。五是农村孩子的家长文化素质还普遍偏低,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不够,对学习也只是停留在对成绩的“关心”等,家长的教育方法、教育观念还有待于转变和提高。 这种种现象,都使家长座谈会丧失了应有的品位,特别是问题生的家长由于自己孩子表现不好,大失自尊,回家后便把牢骚加给孩子,有的对孩子予以惩戒,也有的对孩子丧失信心,置之不理。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应如何更好地召开家长座谈会呢? 我认为应从“精”入手,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会议主题,提高家长座谈会的针对性;以“细”为依托,认真做好会议准备工作,营造和谐育人氛围;抓好“落实”,确保家长座谈会的实效性。 一、细化三个“准备” (1)通知家长。现已下发通知单告知家长为例。通知要体现人文思想,富有情感性,目的性。当然通知的内容不拘一格,因座谈会主题、召开时间、学校的总体构想而定,但一定要给家长一种亲切感,让其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如: (贵家长: 您好,您一定希望您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吧?您一定想了解一下您孩子在校的具体情况吧,那您就于某月某日来我校参加家长座谈会,也希望您把对学校的宝贵建议 带给我们。) 这样以通知的形式告知家长,家长明确了座谈会的时间、地点、目的,从而有备而来,为教师、家长的互动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通过系统整理回收通知的回执,进一步了解了家长的“心声”,从而提高家长座谈会的针对性。 (2)会议材料。对于会议的发言稿,教师要精心准备,语言组织要严密,主题要突出,切忌漫无目的讲话。同时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多些假设、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增强预见能力,做好解答家长问题的准备。 (3)会场布置。比如教室的布置要温馨,设有学生作品展区,黑板上要有“欢迎家长”等温暖话语,桌凳的摆放最好也以圆桌形式,体现平等原则。这样,家长一进教室就会感受到和谐气氛,同时能享受孩子成功的喜悦。 二、显现人格魅力 (1)语言讲艺术。首先教师在家长面前要有自信,讲话要条理清楚,有教育意义、有启迪作用,特别是对成绩差的、言行落后的同学,说起缺点时还要注意富有情感,要委婉的指出不足。如“您的孩子如果把某某不足改正一下,他一定会成为出色的学生。”这样家长就会打消“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并积极和教师沟通,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2)言行要严谨。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教学业绩,用自己良好的教师形象去说服家长、说服学生,从而出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性发展。 三、强化会后反思 家长座谈会召开之后,教师要根据会议情况特别是家长提出的问题要做好总结,写好反思,并落实到工作之中。同时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写出此次座谈会的书面体会,并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再重新修订自己的计划。除此之外,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校、在家的具体表现。对于在家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家访,电话联系来落实,如发现问题,及时找学生谈心,以根治其不良习惯,对于进步的学生要及时鼓励,确实使家长座谈会收到实效。 总之,通过精心准备,具有针对性强、富有人情味的家长座谈会,定能得到家长、学生的认可和支持,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营造和谐的生活和学习氛围,让其健康快乐地成长。当然,要想提高家长座谈会的品位,教师还要用新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敢于创新,细化过程,精心设计,相信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