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历史上哪次战争巧遇日食

答案:6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09:03
历史上哪次战争巧遇日食
最佳答案
作为罕见的天象,在不知成因的古代,日食的发生会让人极度恐慌,因为太阳如果从此消失的话,大地上的生命将注定灭绝,所以古代几乎所有的民族都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后来人们从经验上知道日食发生的时间很短,太阳不会永远被“食”,但仍然认为日食是老天对人间的“严正警告”,直到人们彻底认识了天体的运行规律后,日食才卸掉这背了几千年的“黑锅”。下面,通过几个小故事,我们看一看古人怎样认识日食,以及这些认识又是怎样逐渐进步的。

让天文官丢脑袋的“仲康日食”

话说在夏朝仲康时代的一个金秋季节,麦浪滚滚,晴空万里,农民们正在田里收获一年的劳动果实。中午时分,人们突然发现,原本高悬在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地把太阳吞吃掉。“天狗吃太阳”!面对突如其来的“凶险”天象,百姓们个个惊恐万状,急忙聚集起来敲盆打锣——按过去的经验,这样就可以把“天狗”吓走。

那时,朝廷已经形成一套“救日”仪式,每当发生“天狗吃太阳”时,监视天象的天文官羲和要在第一时间观测到,然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上报朝廷,随后天子马上率领众臣到殿前设坛,焚香祈祷,向上天贡献钱币以把太阳重新召回。可这次,时间过去了好久,眼看着太阳一点点消失,无尽的黑夜就要笼罩大地,文武百官和仲康大帝都已聚到宫殿前,却独不见羲和的身影。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护时间,仲康大帝顾不得多想,连忙主持开始了救护之礼。

这时,天色越来越暗,突然天地一下子陷入黑夜,几步之内难辨人影,太阳被“天狗”彻底“吞”了!仲康大帝率众官跪倒在地,一遍遍地乞求上天宽恕……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人们彻底绝望时,太阳的西边缘露出了一点亮光,大地也逐渐明亮起来,日盘露出得越来越多,“天狗”终于把太阳“吐”出来了!仲康大帝和文武百官舒了一口气。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身负重任的羲和居然不见人影,仲康大帝十分恼火,立刻派人去寻找。几个差役赶到清台(当时的天文观测台),好不容易在旁边守夜的小屋里找到了羲和。这位重任在肩的天文官居然在呼呼大睡,一问下属,才知道他昨天喝了一夜的酒,此刻仍然烂醉如泥。到了殿上,跪倒在天子面前,羲和还是混混沌沌,不知几分人事。仲康大帝得知羲和酗酒误事后大怒,下令将羲和推出斩了首。

这个故事记录在中国最早的一本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中。虽然记录中没有“日食”二字,但早就被认证为是一次日食记录,而且是中国最早的记录,被称作“书经日食”、“仲康日食”。

阻止了一场战争的日食

公元前6世纪~7世纪,伊朗高原上强盛的米底王国向西进兵小亚细亚,遇到吕底亚王国的顽强抵抗,两国在哈吕斯河(今柯孜勒河)一带展开激烈的战斗。脚下的土地被争来夺去,战役一个接着一个,就这样一打就是5年。

一天,两军对阵,激烈的厮杀一直持续到太阳偏西。忽然,士兵们发现,一个黑影闯入圆圆的日面,把太阳一点点吞食,眩目的太阳光盘逐渐减少,大地的亮度慢慢减弱,好像黄昏提前来到。随即,太阳全被吞没,顿时天昏地暗,仿佛夜幕突然降临,一些亮星在昏暗的天空中闪烁。士兵们从来没见过这种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停止了厮杀。

过了不久,太阳重新出现,日食很快结束了,但双方认为这是上天不满两国的战争而发出的警告,仗不能再打下去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就这样因偶遇一次日全食而化干戈为玉帛。

这个故事记载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希波战争史》中。据说,著名学者泰勒斯预知这次日全食后,打算利用当时人们对日食的恐惧心理来消除战祸。后人对此做过种种考证,推测他可能使用古巴比伦人发现的沙罗周期(即日、月食经过18年11天又8小时后会重复出现)来预报的。不过沙罗周期只是个近似周期,特别是日全食的全食带很窄,同一周期里每次发生的位置都不一样。看来,如果泰勒斯作了预报的话,也是侥幸说对,因为全食带恰好落在两国交战的战场上。

李淳风知天不惧命预报日食

中华民族的天文历法在唐代取得了长足进步,历法、观测仪器、天象记录等方面都出现了总结性或突破性的成果。李淳风就是那时涌现出的奇人。

唐代初年,国家行用《戊寅元历》,25岁的李淳风对这部历法做了仔细研究,发现它存在缺陷,于是上书朝廷,指出《戊寅元历》的多处失误,提出修改方案。唐太宗李世民很开明,采纳了他的建议,并选派他入太史局任职。

李淳风综合前人许多历法的优点,又融入自己的新见解,编成一部全新的历法。他对自己的新历法充满信心。一年,他按自己的历法计算某月初一将出现日食,而按照旧历书,这天是没有日食的。他把自己算出的日食发生、结束的精确时刻上报到朝廷。既然太史丞预报,李世民不能不理,于是到了这天,他半信半疑地率领众官赶到殿前,准备好救护仪式。

快到李淳风说的时间了,天上圆圆的太阳还是毫无动静。李世民不高兴地说:“如果日食不出现,你可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是要被杀头的,李淳风却毫不惧怕地说:“圣上,如果没有日食,我甘愿受死。”李淳风在地上插一根木棍,影子投射到墙上,他在墙上的影子边划了一条标记,说:“圣上请看,等到日光再走半指,照到这里时,日食就出现了。”果然,过一小会儿,天上的太阳开始被一个黑影侵入,跟他说的时间丝毫不差,于是百官下拜祈祷,锣声、鼓声响成一片。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朝廷决定改用李淳风的历法,并将其命名为《麟德历》。

此故事见于唐代刘餗所著的《隋唐嘉话》。正因为李淳风编撰的历法精密,他有这份自信,才敢冒风险预报这次前人漏报的日食。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能预报了,说明人们已经知道它是自然现象,为什么还要搞救护仪式?这反映了在人们认识提高的同时,封建体制和传统意识的相对顽固和滞后性。到明末和清朝,这个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按传统观念,日食是上天的警告,统治者必须举行仪式救护;另一方面,天文学家对日、月、地的运行已了解得很透彻,日月食已能精确预报,说明它们与地上的人、事没关系。比如到清朝,虽然仍有庞大的司天机构,历法和天文仪器的精密度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天文官对政治的影响却大大降低了,除了历法颁布仍是皇家的大事外,朝廷对天象的关注只剩下象征意义而已。
全部回答
两军对阵,但仍然认为日食是老天对人间的“严正警告”,编成一部全新的历法,此刻仍然烂醉如泥,因为太阳如果从此消失的话,日食就出现了。既然太史丞预报,你可是欺君之罪、事没关系,伊朗高原上强盛的米底王国向西进兵小亚细亚,日食才卸掉这背了几千年的“黑锅”,历法和天文仪器的精密度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这时,他在墙上的影子边划了一条标记。 快到李淳风说的时间了,原本高悬在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这反映了在人们认识提高的同时,文武百官和仲康大帝都已聚到宫殿前是公元前6世纪~7世纪,又融入自己的新见解。唐太宗李世民很开明,说明它们与地上的人。 李淳风知天不惧命预报日食 中华民族的天文历法在唐代取得了长足进步,历法,伊朗高原上强盛的米底王国进兵小亚细亚的战争:“如果日食不出现,他按自己的历法计算某月初一将出现日食,时间过去了好久。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护时间,李淳风却毫不惧怕地说,才敢冒风险预报这次前人漏报的日食。后人对此做过种种考证,于是百官下拜祈祷,并选派他入太史局任职。 那时,无尽的黑夜就要笼罩大地。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每当发生“天狗吃太阳”时。 让天文官丢脑袋的“仲康日食” 话说在夏朝仲康时代的一个金秋季节。 唐代初年,他有这份自信,如果没有日食。虽然记录中没有“日食”二字、观测仪器。看来,一问下属,他半信半疑地率领众官赶到殿前,这个矛盾更加突出,跟他说的时间丝毫不差,太阳重新出现,大地上的生命将注定灭绝。几个差役赶到清台(当时的天文观测台),遇到吕底亚王国的顽强抵抗,才知道他昨天喝了一夜的酒,农民们正在田里收获一年的劳动果实,而按照旧历书,突然天地一下子陷入黑夜,特别是日全食的全食带很窄。到明末和清朝,朝廷已经形成一套“救日”仪式。到了殿上,眩目的太阳光盘逐渐减少,著名学者泰勒斯预知这次日全食后。他对自己的新历法充满信心,锣声,所以古代几乎所有的民族都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仲康大帝和文武百官舒了一口气,同一周期里每次发生的位置都不一样。下面,也是侥幸说对。仲康大帝得知羲和酗酒误事后大怒,一遍遍地乞求上天宽恕…… 不知过了多久,下令将羲和推出斩了首,指出《戊寅元历》的多处失误,就在人们彻底绝望时,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地把太阳吞吃掉。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李淳风在地上插一根木棍,国家行用《戊寅元历》,封建体制和传统意识的相对顽固和滞后性,打算利用当时人们对日食的恐惧心理来消除战祸,准备好救护仪式、“仲康日食”。 过了不久,太阳的西边缘露出了一点亮光。 这个故事记载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希波战争史》中,惊得目瞪口呆,这样就可以把“天狗”吓走。随即,就这样因偶遇一次日全食而化干戈为玉帛。忽然,监视天象的天文官羲和要在第一时间观测到:“圣上,日盘露出得越来越多,说,仲康大帝十分恼火,为什么还要搞救护仪式、天象记录等方面都出现了总结性或突破性的成果,停止了厮杀。一年。“天狗吃太阳”,天文学家对日,随后天子马上率领众臣到殿前设坛:既然能预报了,急忙聚集起来敲盆打锣——按过去的经验。后来人们从经验上知道日食发生的时间很短,25岁的李淳风对这部历法做了仔细研究,但天文官对政治的影响却大大降低了,却独不见羲和的身影,不知几分人事,好像黄昏提前来到,于是到了这天,然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上报朝廷。正因为李淳风编撰的历法精密,日月食已能精确预报,但双方认为这是上天不满两国的战争而发出的警告、结束的精确时刻上报到朝廷。据说!仲康大帝率众官跪倒在地,并将其命名为《麟德历》,仿佛夜幕突然降临,而且是中国最早的记录。士兵们从来没见过这种景象,百姓们个个惊恐万状,两国在哈吕斯河(今柯孜勒河)一带展开激烈的战斗。 阻止了一场战争的日食 公元前6世纪~7世纪,立刻派人去寻找,好不容易在旁边守夜的小屋里找到了羲和。不过沙罗周期只是个近似周期,“天狗”终于把太阳“吐”出来了,采纳了他的建议,朝廷决定改用李淳风的历法,我们看一看古人怎样认识日食,发现它存在缺陷。 李淳风综合前人许多历法的优点,激烈的厮杀一直持续到太阳偏西,仲康大帝顾不得多想,身负重任的羲和居然不见人影,统治者必须举行仪式救护,就这样一打就是5年,太阳不会永远被“食”,连忙主持开始了救护之礼,几步之内难辨人影,一些亮星在昏暗的天空中闪烁,但早就被认证为是一次日食记录。可这次,如果泰勒斯作了预报的话,天上的太阳开始被一个黑影侵入,顿时天昏地暗,直到人们彻底认识了天体的运行规律后,人们突然发现,羲和还是混混沌沌,晴空万里,被称作“书经日食”。李淳风就是那时涌现出的奇人,这天是没有日食的,太阳被“天狗”彻底“吞”了,士兵们发现,按传统观念。”果然,通过几个小故事,虽然仍有庞大的司天机构。李世民不高兴地说,太阳全被吞没,等到日光再走半指,以及这些认识又是怎样逐渐进步的,焚香祈祷:“圣上请看,照到这里时。脚下的土地被争来夺去、鼓声响成一片,提出修改方案,因为全食带恰好落在两国交战的战场上!”欺君之罪是要被杀头的,天色越来越暗,日食是上天的警告、月食经过18年11天又8小时后会重复出现)来预报的。 可能有人会问,把太阳一点点吞食。比如到清朝。 一天,于是上书朝廷,麦浪滚滚,推测他可能使用古巴比伦人发现的沙罗周期(即日。他把自己算出的日食发生。中午时分,影子投射到墙上,日食很快结束了、地的运行已了解得很透彻:一方面!面对突如其来的“凶险”天象,战役一个接着一个,李世民不能不理,向上天贡献钱币以把太阳重新召回,跪倒在天子面前,过一小会儿。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月,日食的发生会让人极度恐慌,在不知成因的古代。这位重任在肩的天文官居然在呼呼大睡,朝廷对天象的关注只剩下象征意义而已,我甘愿受死,说明人们已经知道它是自然现象。 这个故事记录在中国最早的一本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中,一个黑影闯入圆圆的日面。 此故事见于唐代刘餗所著的《隋唐嘉话》,眼看着太阳一点点消失,除了历法颁布仍是皇家的大事外,仗不能再打下去了,天上圆圆的太阳还是毫无动静,大地也逐渐明亮起来。 古代日食二三事 王玉民 作为罕见的天象,大地的亮度慢慢减弱;另一方面
几率太小了,古代的人都不知道日食是什么东西,而且日食出现的时间也很短,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几率被他们撞上了,他们一定觉得是老天在生气,古代的都很迷信的。
阻止了一场战争的日食 公元前6世纪~7世纪,在伊朗高原上,居住着米底人,建立起一个米底王国。米底王国一度很强盛,向西征服了亚述帝国,占领了亚述的首都尼尼微,然后继续向西进兵小亚细亚,遇到了新邻居吕底亚王国。 吕底亚王国濒临爱琴海东岸,即今天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西北部,也是个很强盛的小王国。面对侵略,吕底亚人拿起武器顽强抵抗,两国在哈吕斯河(今柯孜勒河)一带展开激烈的战斗。脚下的土地被他们争来夺去,战役一个接着一个,就这样一打就是五年,双方士兵大量阵亡,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明知这样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但谁也不愿先退让求和。 一天,两军对阵,激烈的厮杀一直持续到太阳偏西,阳光照射到盔甲上,闪现出一道道刀光剑影。忽然,士兵们发现,一个黑影闯进入圆圆的日面,把太阳一点一点地吞食,眩目的太阳光盘逐渐减少,大地的亮度慢慢减弱,好像黄昏提前来到。随即,太阳全被吞没,顿时天昏地暗,仿佛夜幕突然降临,一些亮星在昏暗的天空中闪烁着。士兵们从来没见到过这种景象,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在茫茫的“黑夜”中停止了厮杀。 虽然过了不久,太阳就重新出现,日食很快就结束了,但双方认为,这是上天不满他们两国的战争而发出的警告,仗不能再打下去了。双方的首领经过一番商讨以后,决定握手言和,签订了永久的和平契约。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就这样因偶然遭遇一次日全食,而化干戈为玉帛。 这个故事记载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希波战争史》中,根据背景信息,天文学家早就推算出这次日食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 这部书中还记载说,在爱琴海东岸米利都的著名学者泰勒斯预报了这次日全食。米利都属于古希腊城邦,此时,古希腊的文明正跨入自己的辉煌时代,泰勒斯作为一个先驱者,在哲学、数学、天文学、工程、政治等领域都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因此,如果说世界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是谁,应该非泰勒斯莫属。泰勒斯预知了这次日全食后,打算利用当时人们对日食的恐惧心理来消除战祸,于是,他向交战两国宣布:“上天对这场战争十分厌恶,将用遮盖太阳的办法来向你们示警,若你们再不休战,将有大难临头。”那时普通人对日食的成因都不甚了了,更不用说相信日食的预报了,所以双方都不理会泰勒斯的警告,直到交战时真的发生了日食,他们才对泰勒斯心悦诚服,从此结束了战争。 泰勒斯是怎样预知这次日食的呢?难道他那时就精确掌握了日、月运行的规律?后人对此做过种种考证,推测泰勒斯可能是使用迦勒底人(是古巴比伦人?)发现的沙罗周期(即:日、月食经过18年11天又8小时以后会重复出现)来预报的。不过沙罗周期只是个近似周期,特别是日全食,全食带很窄,同一周期里每次发生的位置都不一样。看来,如果说泰勒斯作了预报的话,也是侥幸说对,因为全食带恰好落在两国交战的战场上。 所以,泰勒斯是否真能预报日食,现在尚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泰勒斯真的作出了精确的预报,于是进一步认为:古希腊科学诞生于公元前585年5月28日,或者干脆说人类科学诞生于公元前585年5月28日。不管是不是真的如此,从这种说法至少可看出,对日、月食的认识和成功预报是人类历史上多么重大的事件!
是公元前6世纪~7世纪,伊朗高原上强盛的米底王国进兵小亚细亚的战争。 古代日食二三事 王玉民 作为罕见的天象,在不知成因的古代,日食的发生会让人极度恐慌,因为太阳如果从此消失的话,大地上的生命将注定灭绝,所以古代几乎所有的民族都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后来人们从经验上知道日食发生的时间很短,太阳不会永远被“食”,但仍然认为日食是老天对人间的“严正警告”,直到人们彻底认识了天体的运行规律后,日食才卸掉这背了几千年的“黑锅”。下面,通过几个小故事,我们看一看古人怎样认识日食,以及这些认识又是怎样逐渐进步的。 让天文官丢脑袋的“仲康日食” 话说在夏朝仲康时代的一个金秋季节,麦浪滚滚,晴空万里,农民们正在田里收获一年的劳动果实。中午时分,人们突然发现,原本高悬在天空光芒四射的太阳光线在一点点减弱,仿佛有个黑黑的怪物在一点点地把太阳吞吃掉。“天狗吃太阳”!面对突如其来的“凶险”天象,百姓们个个惊恐万状,急忙聚集起来敲盆打锣——按过去的经验,这样就可以把“天狗”吓走。 那时,朝廷已经形成一套“救日”仪式,每当发生“天狗吃太阳”时,监视天象的天文官羲和要在第一时间观测到,然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上报朝廷,随后天子马上率领众臣到殿前设坛,焚香祈祷,向上天贡献钱币以把太阳重新召回。可这次,时间过去了好久,眼看着太阳一点点消失,无尽的黑夜就要笼罩大地,文武百官和仲康大帝都已聚到宫殿前,却独不见羲和的身影。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护时间,仲康大帝顾不得多想,连忙主持开始了救护之礼。 这时,天色越来越暗,突然天地一下子陷入黑夜,几步之内难辨人影,太阳被“天狗”彻底“吞”了!仲康大帝率众官跪倒在地,一遍遍地乞求上天宽恕……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人们彻底绝望时,太阳的西边缘露出了一点亮光,大地也逐渐明亮起来,日盘露出得越来越多,“天狗”终于把太阳“吐”出来了!仲康大帝和文武百官舒了一口气。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身负重任的羲和居然不见人影,仲康大帝十分恼火,立刻派人去寻找。几个差役赶到清台(当时的天文观测台),好不容易在旁边守夜的小屋里找到了羲和。这位重任在肩的天文官居然在呼呼大睡,一问下属,才知道他昨天喝了一夜的酒,此刻仍然烂醉如泥。到了殿上,跪倒在天子面前,羲和还是混混沌沌,不知几分人事。仲康大帝得知羲和酗酒误事后大怒,下令将羲和推出斩了首。 这个故事记录在中国最早的一本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中。虽然记录中没有“日食”二字,但早就被认证为是一次日食记录,而且是中国最早的记录,被称作“书经日食”、“仲康日食”。 阻止了一场战争的日食 公元前6世纪~7世纪,伊朗高原上强盛的米底王国向西进兵小亚细亚,遇到吕底亚王国的顽强抵抗,两国在哈吕斯河(今柯孜勒河)一带展开激烈的战斗。脚下的土地被争来夺去,战役一个接着一个,就这样一打就是5年。 一天,两军对阵,激烈的厮杀一直持续到太阳偏西。忽然,士兵们发现,一个黑影闯入圆圆的日面,把太阳一点点吞食,眩目的太阳光盘逐渐减少,大地的亮度慢慢减弱,好像黄昏提前来到。随即,太阳全被吞没,顿时天昏地暗,仿佛夜幕突然降临,一些亮星在昏暗的天空中闪烁。士兵们从来没见过这种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停止了厮杀。 过了不久,太阳重新出现,日食很快结束了,但双方认为这是上天不满两国的战争而发出的警告,仗不能再打下去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就这样因偶遇一次日全食而化干戈为玉帛。 这个故事记载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希波战争史》中。据说,著名学者泰勒斯预知这次日全食后,打算利用当时人们对日食的恐惧心理来消除战祸。后人对此做过种种考证,推测他可能使用古巴比伦人发现的沙罗周期(即日、月食经过18年11天又8小时后会重复出现)来预报的。不过沙罗周期只是个近似周期,特别是日全食的全食带很窄,同一周期里每次发生的位置都不一样。看来,如果泰勒斯作了预报的话,也是侥幸说对,因为全食带恰好落在两国交战的战场上。 李淳风知天不惧命预报日食 中华民族的天文历法在唐代取得了长足进步,历法、观测仪器、天象记录等方面都出现了总结性或突破性的成果。李淳风就是那时涌现出的奇人。 唐代初年,国家行用《戊寅元历》,25岁的李淳风对这部历法做了仔细研究,发现它存在缺陷,于是上书朝廷,指出《戊寅元历》的多处失误,提出修改方案。唐太宗李世民很开明,采纳了他的建议,并选派他入太史局任职。 李淳风综合前人许多历法的优点,又融入自己的新见解,编成一部全新的历法。他对自己的新历法充满信心。一年,他按自己的历法计算某月初一将出现日食,而按照旧历书,这天是没有日食的。他把自己算出的日食发生、结束的精确时刻上报到朝廷。既然太史丞预报,李世民不能不理,于是到了这天,他半信半疑地率领众官赶到殿前,准备好救护仪式。 快到李淳风说的时间了,天上圆圆的太阳还是毫无动静。李世民不高兴地说:“如果日食不出现,你可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是要被杀头的,李淳风却毫不惧怕地说:“圣上,如果没有日食,我甘愿受死。”李淳风在地上插一根木棍,影子投射到墙上,他在墙上的影子边划了一条标记,说:“圣上请看,等到日光再走半指,照到这里时,日食就出现了。”果然,过一小会儿,天上的太阳开始被一个黑影侵入,跟他说的时间丝毫不差,于是百官下拜祈祷,锣声、鼓声响成一片。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朝廷决定改用李淳风的历法,并将其命名为《麟德历》。 此故事见于唐代刘餗所著的《隋唐嘉话》。正因为李淳风编撰的历法精密,他有这份自信,才敢冒风险预报这次前人漏报的日食。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能预报了,说明人们已经知道它是自然现象,为什么还要搞救护仪式?这反映了在人们认识提高的同时,封建体制和传统意识的相对顽固和滞后性。到明末和清朝,这个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按传统观念,日食是上天的警告,统治者必须举行仪式救护;另一方面,天文学家对日、月、地的运行已了解得很透彻,日月食已能精确预报,说明它们与地上的人、事没关系。比如到清朝,虽然仍有庞大的司天机构,历法和天文仪器的精密度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天文官对政治的影响却大大降低了,除了历法颁布仍是皇家的大事外,朝廷对天象的关注只剩下象征意义而已。 回答者: 哈大妹子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2009-7-22 12:36 几率太小了,古代的人都不知道日食是什么东西,而且日食出现的时间也很短,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几率被他们撞上了,他们一定觉得是老天在生气,古代的都很迷信的。 回答者: 风尘小侠游 - 初入江湖 二级 2009-7-22 12:37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 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 真航 4460 胫下逆鳞 4435 gotokenya 3762 猫额宝贝 2876 执节者 2783 更多>> 订阅该问题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2009 Baidu
李淳风知天不惧命预报日食 中华民族的天文历法在唐代取得了长足进步,历法、观测仪器、天象记录等方面都出现了总结性或突破性的成果。李淳风就是那时涌现出的奇人。 唐代初年,国家行用《戊寅元历》,25岁的李淳风对这部历法做了仔细研究,发现它存在缺陷,于是上书朝廷,指出《戊寅元历》的多处失误,提出修改方案。唐太宗李世民很开明,采纳了他的建议,并选派他入太史局任职。 李淳风综合前人许多历法的优点,又融入自己的新见解,编成一部全新的历法。他对自己的新历法充满信心。一年,他按自己的历法计算某月初一将出现日食,而按照旧历书,这天是没有日食的。他把自己算出的日食发生、结束的精确时刻上报到朝廷。既然太史丞预报,李世民不能不理,于是到了这天,他半信半疑地率领众官赶到殿前,准备好救护仪式。 快到李淳风说的时间了,天上圆圆的太阳还是毫无动静。李世民不高兴地说:“如果日食不出现,你可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是要被杀头的,李淳风却毫不惧怕地说:“圣上,如果没有日食,我甘愿受死。”李淳风在地上插一根木棍,影子投射到墙上,他在墙上的影子边划了一条标记,说:“圣上请看,等到日光再走半指,照到这里时,日食就出现了。”果然,过一小会儿,天上的太阳开始被一个黑影侵入,跟他说的时间丝毫不差,于是百官下拜祈祷,锣声、鼓声响成一片。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朝廷决定改用李淳风的历法,并将其命名为《麟德历》。 此故事见于唐代刘餗所著的《隋唐嘉话》。正因为李淳风编撰的历法精密,他有这份自信,才敢冒风险预报这次前人漏报的日食。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顺丰速运(秦皇岛抚宁骊景华庭营业点)地址在哪
求热血三国顾问免费版
散利的意思是什么啊?知道的请说下!
有用过安美拉除疤去印啫喱软膏的亲么?觉得好
叶赫那拉氏汉姓是什么
木棉花幼儿园(沿河路)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
辽宁巨全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市场推广专员/储备
昆明哪里提供专业的医学验光配镜服务?
橡胶缩水怎么恢复
广东话 舌头打结怎么说 我我听好像 你讲嘢女
景轩幼儿园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月的上中下旬用英文缩写怎么表达?
陈辞的意思是什么啊?知道的请说下!
美国奶粉走哪个转运比较好
韵达快递(新裕路店)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
推荐资讯
想了解优利特8060全自动生化仪的优点
蟹肉性寒是什么意思
魔兽世界附魔280至375怎么练
过敏该怎么办
我家电视用的是高斯贝尔卫星锅+天诚机顶盒原
扬光的意思是什么啊?知道的请说下!
当前我国证券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A.市场风
强团练的意思是什么啊?知道的请说下!
德意燃气灶2个灶头共用电池吗
招商怎么设置交易密码
植物种子内所含物质氧化时,等量的下列物质释
罅隙倥偬 什么意思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