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04年10月1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法国印象派画展上,每个人都可以在1米开外的距离欣赏世界顶级的艺术杰作。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幅幅耳熟能详的珍品,虽然已在各类杂志画册上看过多次,但如此近距离地看到真迹,其震撼力依然非言语所能形容。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们也许对技法、色彩、构图等都不甚了了,对西方绘画史也不那么熟稔,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些杰作面前被深深打动。有人说过,艺术的目的就是唤醒我们的感觉,让我们用陌生的眼光重新打量熟悉的一切。所有的大地、天空、树木、草坡、河流都是熟悉不过的,但通过画家的笔触,我们再次感受这个世界,发现它动人心魄的美。
而这种美,是照片、画册或电视上的影像所绝对难以传递的。
艺术需要近距离,近距离地看画展、听音乐会、看话剧……现场,带给我们另一个视角,另一种全新的感受与体验。苏东坡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有的时候,要想真切地感受此山,还是需要“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登山经历。对于艺术体验,尤其如此。现场,是心与心之间一次深刻的交流与融会,一次彻彻底底的惊喜与感动。
真迹带给人视觉冲击最大的无疑是梵·高的画。几年前举行的日本富士会馆藏品展中有几幅梵·高的画,那浓重的色彩、喷薄的激情,一种燃烧的感觉,令人不敢逼视又无法移开目光。梵·高是非常重视事物的客观形似的,但他的画却给人一种强烈的主观感,也许从他非凡的心灵与双眼中看到的世界就是如此。而我辈凡夫俗子,平日里早已蒙尘的心灵与双眼,只有从他的画中才得到少许的拂拭,看到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感到亘古的时空中有我们不可理解的梦幻。绘画艺术的奇妙就在于此吧。
话剧也是一种面对面的艺术,好的话剧常常予人酣畅淋漓之感。几个月前,我在海淀剧院看了根据雨果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九三年》。我本来没有抱太大的希望——雨果原著中那大段大段的议论与抒情是很难以舞台形式表现的。而且中国人演老外也难免有点“隔”的感觉。没想到这台话剧从灯光、布景到演出精彩绝伦,人性的高贵与卑劣、原则与亲情、革命的残酷与人道主义的关怀都交织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之中,一段长达8分钟的独白也是一气呵成,荡气回肠,观众的掌声亦经久不息。
而聆听巴赫的《B小调弥撒》则是在北京音乐厅一次难得的经历。巴赫一生写了5部弥撒曲,这部《B小调弥撒》是其顶峰之作。现场听来,那种抚慰、怜悯与虔诚演义得淋漓尽致,不禁想起《圣经·以赛亚书》所说:“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音乐宏大庄严,尽管没有宗教信仰,在那一刻,我不禁觉得有信仰是十分幸福的一件事。
生命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每个人所走的路、所见到的风景其实很有限,而艺术,是扩展我们心灵、丰富我们经验、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人类生存处境的最好的手段。米兰·昆德拉有本小说叫做《生活在别处》,很多时候,文学艺术对我们即意味着:告诉我们别样时空下另一群人别样的生活。
(节选自《环球》2004年第21期 作者:鲁竹)
1、文章中说“现场,带给我们另一个视角,另一种全新的感受与体验”,又说“我辈凡夫俗子,平日里早已蒙尘的心灵与双眼,只有从他的画中才得到少许的拂拭,看到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作者所说的“另一个视角,另一种全新的感受与体验”和“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的含义是什么?
答:(1)另一个视角,另一种全新的感受与体验:------------------------------。
(2)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2、文中第三段说:“苏东坡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有的时候,要想真切地感受此山,还是需要‘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登山经历。”作者引用古人诗句的目的是什么?有何作用?
答:①目的:-----------------------------------------------------------------------------------------------------------------------。
②作用:-----------------------------------------------------------------------------------------------------------------------。
3、文中说:“文学艺术对我们即意味着:告诉我们别样时空下另一群人别样的生活。”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用普通观众在法国印象派画展上被深深打动的事实引出“艺术需要近距离”的观点。B.“有人说过,艺术的目的就是唤醒我们的感觉,让我们用陌生的眼光重新打量熟悉的一切。”作者不同意这一观点。C.舞台上中国人演出的根据雨果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九三年》从灯光、布景到演出精彩绝伦,大大出乎作者的意料,观众的掌声亦经久不息。说明面对面的话剧艺术常常予人酣畅淋漓之感。D.现场音乐的震撼力是巨大的。巴赫的一曲《B小调弥撒》使没有本宗教信仰的作者有了宗教信仰。E、作者以近距离观赏绘画真迹,现场观看话剧、聆听音乐的经历和感受论说“艺术需要近距离”,文章很有说服力。现场,是心与心之间一次深刻的交流与融会,一次彻彻底底的惊喜与感动。(2)从梵·高非凡的心灵与双眼中看到的以浓重的色彩、喷薄的激情表现出来的拥有亘古的时空中我们不可理解的梦幻和动人心魄的美的世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04年10月1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法国印象派画展上,每个人都可以在1米开外的距离欣赏世界顶级的艺术杰作。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幅幅耳熟能详的珍品,虽然已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9:20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04-03 19:4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4-03 21:11
1.(注意第五、第二、第八段的相关内容)2.无3.(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4.B.观点认为“让我们用陌生的眼光重新打量熟悉的一切”,作者说“所有的大地、天空、树木、草坡、河流都是熟悉不过的,但通过画家的笔触,我们再次感受这个世界,发现它动人心魄的美”,可见作者同意此观点。E.“艺术需要近距离”有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4-03 21:43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