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 ① 姜 夔笠泽 ② 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4 21:50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03-24 09:4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 ① 姜 夔笠泽 ② 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3-24 10:48
小题1:本诗描绘了一幅春夜行舟图:茫茫无际的湖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一只大雁,远处的青山层层叠叠,云雾缈缈,在“寂寞”长桥作伴下,诗人驾一叶扁舟轻扬。(2分)呈现出寂静冷清、空濛淡远的氛围。(2分) 小题2:(2)茫茫太湖上的一点雁影与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情正好契合,这里的孤雁也就成了作者的化身。(2分)从而表达了作者淡泊、清冷、落寞的心境。(2分) |
小题1: 试题分析: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找出“笠泽”“雁影”“玉峰”“长桥”“一舸”等意象,通过联想,描绘整体意境,“茫茫”“微”给人以迷茫隐约感;“重叠”“云衣”写出了青山的幽静云雾缭绕;“寂寞”“一舸归”体现出夜色的静、冷;由此可体会出寂静冷清、空濛淡远的气氛。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通过描述“雁影”的画面所营造的氛围与作者此时的心情相比较,从而得出“雁影”诗人的心境的联系。湖面茫茫,大雁只身孤飞,营造了凄冷、空远的氛围;由注释1及“一舸归”可知,诗人只身夜渡太湖,清冷落寞之感油然而生。诗人看到“雁影”,仿佛是看到了自己一样,把雁看作自己的化身。因此“雁影”营造的氛围与作者的心境巧妙的达成契合。 |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