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 燃烧的条件 B. 铁钉生锈的条件 C. 证明CO2与NaOH反应 D. 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A. 燃烧的条件 B. 铁钉生锈的条件 C.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1 11:19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3-01 07:41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03-01 08:59
(答案→) 解析:对比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比实验之间的不同部分是什么,然后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具体的结论。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其它条件都相同,唯一不同的一部分是,可燃物不同,即着火点不同,由此得出,物质要燃烧必须达到自己的着火点;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利用了氨气和浓盐酸的挥发性,氨气显碱性,浓盐酸显酸性,酚酞试剂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3-01 09:52
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