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姓历史
答案:4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09:01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02-11 16:55
赵姓历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2-11 17:45
其起源有三:
1、出自嬴姓或姚姓,赵姓来自赢姓,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使用赢姓的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孙,被舜帝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晋景公为了夺取赵氏家族控制的政权,默许智、韩、魏三卿联合诛赵氏,灭其族。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敬侯赵襄自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
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赵城赵氏(赵国)和犬丘赵氏(秦国)的祖先是蛮廉的两个儿子恶来和季胜,赵政是嬴姓赵氏,恶来那一支,而赵城那支的祖先是季胜。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2]
2、为匈奴、南蛮、女真、党项、满族改赵姓或赵宋王朝赐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犹太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唐末,首领拓跋思恭因协助唐朝镇压黄巢之乱有功,赐姓李,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建立了以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为中心的地方政权。自此以後,夏州党项政权日益壮大。赵宋立国,复赐夏州党项首领拓跋氏以赵姓。
1、出自嬴姓或姚姓,赵姓来自赢姓,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使用赢姓的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孙,被舜帝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晋景公为了夺取赵氏家族控制的政权,默许智、韩、魏三卿联合诛赵氏,灭其族。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敬侯赵襄自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
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赵城赵氏(赵国)和犬丘赵氏(秦国)的祖先是蛮廉的两个儿子恶来和季胜,赵政是嬴姓赵氏,恶来那一支,而赵城那支的祖先是季胜。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2]
2、为匈奴、南蛮、女真、党项、满族改赵姓或赵宋王朝赐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先后匈奴人、女真人、党项人、犹太人的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拓跋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唐末,首领拓跋思恭因协助唐朝镇压黄巢之乱有功,赐姓李,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建立了以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县)为中心的地方政权。自此以後,夏州党项政权日益壮大。赵宋立国,复赐夏州党项首领拓跋氏以赵姓。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2-11 20:56
....................
- 2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2-11 19:38
宋代编写的《百家姓》将赵姓列为全国首姓,是因为赵姓是宋朝的国姓,实际上以人口和望族排列并非如此。据专家考证,赵姓是当今中国的第七大姓。
赵氏出自蠃姓,与秦国蠃姓同祖。赵氏的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是夏朝东夷族首领,蠃姓各支的嫡系祖先。
伯益的9世孙造父,是西周时着名的驾驭车马的能手,传说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以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
有一次西行至昆仑丘,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正在这时听到了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镐京,及时发兵,平定了叛乱。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将赵城(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称为赵氏。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赵姓的祖先是蜚廉,蜚廉有二子,一曰恶来,恶来之后为秦;二曰季胜,季胜之后为赵。季胜的曾孙就是造父。造父六世曰奄父,为周宣王御。
奄父生叔带,因周幽王无道,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这样,赵氏便进入晋国,他的后世事晋为大夫。周威烈王时,与韩、魏分晋,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名籍)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建都晋阳,后迁都邯郸,战国时为七雄之一。赵姓归於以国名为氏的一类。
赵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
秦代,河北正定人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於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於今广东、广西一带。
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五代时,河南上蔡人刘龙天在广州建立南汉,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兄弟三人因此而在南海安家。
元兵攻陷杭州后,南宋末代皇帝帝迁於崖山(在广东新会县南大海中),不久兵败,帝沉海而亡,南宋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於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由於秦汉以来,尤其是唐宋以后,赵氏遍布江南、岭南各地,加之南宋赵氏政权统治淮河、秦岭以南的半壁河山长达150多年,所以,目前赵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
赵氏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在长期多次的民族大融合中还有不少人融入北方的匈奴族和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中。
参考网友百度回答
赵氏出自蠃姓,与秦国蠃姓同祖。赵氏的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是夏朝东夷族首领,蠃姓各支的嫡系祖先。
伯益的9世孙造父,是西周时着名的驾驭车马的能手,传说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以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
有一次西行至昆仑丘,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正在这时听到了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镐京,及时发兵,平定了叛乱。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将赵城(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称为赵氏。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赵姓的祖先是蜚廉,蜚廉有二子,一曰恶来,恶来之后为秦;二曰季胜,季胜之后为赵。季胜的曾孙就是造父。造父六世曰奄父,为周宣王御。
奄父生叔带,因周幽王无道,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这样,赵氏便进入晋国,他的后世事晋为大夫。周威烈王时,与韩、魏分晋,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名籍)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建都晋阳,后迁都邯郸,战国时为七雄之一。赵姓归於以国名为氏的一类。
赵氏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
秦代,河北正定人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於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於今广东、广西一带。
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 五代时,河南上蔡人刘龙天在广州建立南汉,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兄弟三人因此而在南海安家。
元兵攻陷杭州后,南宋末代皇帝帝迁於崖山(在广东新会县南大海中),不久兵败,帝沉海而亡,南宋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於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由於秦汉以来,尤其是唐宋以后,赵氏遍布江南、岭南各地,加之南宋赵氏政权统治淮河、秦岭以南的半壁河山长达150多年,所以,目前赵姓在南方人中所占比例较高。
赵氏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在长期多次的民族大融合中还有不少人融入北方的匈奴族和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中。
参考网友百度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