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成语的出处?
答案:6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6-02 04:05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6-01 17:26
韦编三绝成语的出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掌灯师
- 2021-06-01 17:39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6-01 22:59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
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
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 2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6-01 21:48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 3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06-01 20:39
“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时代,还没有纸张,制作书籍的材料主要是竹子。一般是把竹子削成一片一片的竹签,刮去上面的青皮,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刻字,称为“竹简”。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写出一部书要用很多竹简,书写完后,要用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片一片一片按顺序编连起来,就可以阅读了。这个过程就叫“韦编”。当时一部书就有几十上百斤重。
孔子晚年开始读《易经》,他反复读了多遍,牛皮绳子多次断开,孔子重新串联起来再读。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故事。
- 4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6-01 19:23
史记·孔子世家
- 5楼网友:煞尾
- 2021-06-01 18:36
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原意是:孔子为读《易》而多次翻断了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好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