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顿悟吗? 为什么佛教还要分等级和修行?
答案:6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8 06:59
- 提问者网友:我是女神我骄傲
- 2021-04-08 00:05
不明白
问题补充:菩萨就顿悟不了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4-08 00:45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楞严经
譬如锯木,若无前功,何有最后一断?
当然,也有大修行人言下顿悟无生
但是别忘了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顿悟离师后
还有一段逃生之磨练,并且在猎人堆中吃了
10年肉边菜...... 详见<坛经>
=================
比如说儒家吧,要达到仁也不是一下子的
...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丁耿弛际佾宦崇为搐力,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孔子70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
当然,这并不是说顿悟就没有,但是除了成佛的顿悟
其他的顿悟不是一顿悟就了的
年轻就顿悟的也有,如南怀瑾的师弟杨光岱18岁就
在禅七种开悟, 是在参禅的时候碰到一条黄狗...
....就是这么顿悟的,乐得他直称"狗菩萨"....
....至于开悟破关,是否真得根本智,还是要锤炼的
见<禅宗锻炼说>
而得根本智后,差别智还是要入世渐修的......
三身四智圆满具足,方是大觉---佛..........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楞严经
譬如锯木,若无前功,何有最后一断?
当然,也有大修行人言下顿悟无生
但是别忘了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在顿悟离师后
还有一段逃生之磨练,并且在猎人堆中吃了
10年肉边菜...... 详见<坛经>
=================
比如说儒家吧,要达到仁也不是一下子的
...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丁耿弛际佾宦崇为搐力,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孔子70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
当然,这并不是说顿悟就没有,但是除了成佛的顿悟
其他的顿悟不是一顿悟就了的
年轻就顿悟的也有,如南怀瑾的师弟杨光岱18岁就
在禅七种开悟, 是在参禅的时候碰到一条黄狗...
....就是这么顿悟的,乐得他直称"狗菩萨"....
....至于开悟破关,是否真得根本智,还是要锤炼的
见<禅宗锻炼说>
而得根本智后,差别智还是要入世渐修的......
三身四智圆满具足,方是大觉---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4-08 05:20
人有差别,故教有差别。
- 2楼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4-08 04:49
问:上上根人顿悟自心。还假万行助道熏修不?
答:圭峰禅师有四句料简。一渐修顿悟。如伐树片片渐斫一时顿倒。二顿修渐悟。如人学射。顿者箭箭直注意在的。渐者久久方中。三渐修渐悟。如登九层之台。足履渐高所见渐远。四顿悟顿修。如染一綟丝万条顿色。上四句多约证悟。惟顿悟渐修。此约解悟。如日顿出霜露渐消。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然后登地次第修证。若未悟而修。非真修也。惟此顿悟渐修。既合佛乘不违圆旨。如顿悟顿修。亦是多生渐修今生顿熟。此在当人。时中自验。若所言如所行。所行如所言。量穷法界之边。心合虚空之理。八风不动三受寂然。种现双消根随俱尽。若约自利。则何假万行熏修。无病不应服药。若约利他。亦不可废。若不自作。争劝他人。故经云。若自持戒。劝他持戒。若自坐禅。劝他坐禅。智论云。如百岁翁翁舞。为教授儿孙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如或现行未断烦恼。习气又浓。寓目生情。触尘成滞。虽了无生之义。其力未充。不可执云我已悟了烦恼性空。若起心修却为颠倒。然则烦恼性虽空。能令受业。业果无性。亦作苦因。苦痛虽虚。秖么难忍。如遭重病。病亦全空。何求医人。遍服药饵。故知言行相违。虚实可验。但量根力不可自谩。察念防非切宜仔细。
参考资料:万善同归集
- 3楼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4-08 03:30
比如你盖房子,假如要三天,你在最后一天完工,有些人看见了可能就赞叹你,说你一天就盖好了。顿悟就是这样,你无量生刻苦修学,到了这一生你开悟了,有人就赞叹,说你顿悟了。
一乘也好,三乘也好,不是鉴别顿不顿悟的关键。对已经得到利根的人来说,不论有多少阶位都没关系,他理解他明白,他不畏惧。对根性暗钝者来说,他知道有一乘也没用,他依然执著依然迷懵,他还得回到他的三乘法中才能安心,他必须一步步修学。
所以,顿悟(绝对意义上的悟,不是所谓大悟若干次,小悟若干次的悟)也是多生累劫修学来的。佛祖看众生修学资历不同,根器不同,说一乘或三乘法。
- 4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4-08 01:55
成佛的确是顿悟的。
可是,佛不是只为我们说了佛乘。还有天,人,声闻,缘觉,菩萨乘。所以,你想成天人就要按天人的方法修。你要成人就要依人的境界修。可是,成佛是一乘的,而且成就的也是本就有的。成佛是没有等级的。可是,在我们的观念里没有作到平等,就有了各种等级。
事物的现象有差别,可是本质是一样的。顿悟的是本质,事像千差万别,好象有等级,其实,等级是众生的妄想分别的作用。事物本质是一样的。
- 5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4-08 01:42
看楞严经,你会明白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