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解释般若波罗蜜心经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4 13:50
解释般若波罗蜜心经
最佳答案
般若 般若是梵语,意思是大智慧,或者是妙智慧。为五种不翻中的“尊重”不翻。古德之所以不翻,是因为到不到一个适当的词语可来代表它,所以依旧仍用梵语。意思是要一般读者对它生起尊重。现在有人把它翻做智慧,其实这种翻译,是很勉强的。般若一体而有三义: 1. 实相般若。 2. 观照般若。 3. 文字般若。 l 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是梵文。可以译为“彼岸到”和“度”(即六度之度)。意思是“由生死轮回的苦海,度到解脱的彼岸”。就佛法的究竟目的来说,所谓的“彼岸”意指没有烦恼、不在轮回的彼岸。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获得自在,这便是佛法解脱人生苦痛的最终目的。但能让人到达彼岸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在原始佛教里,佛陀说要修习戒、定、慧三学,要直观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大乘菩萨道则标举包括三学在内的六种修行品德,发愿修习,就能协助人进入解脱的境界,那就是六波罗蜜多(或称“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最后一项即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其他五度的领导者,有了智能的正确引导,修习其他五度才能真正实践出自利利他的精神,让一切众生到达无有苦痛的清凉彼岸。 l 心 经题中“心”字的涵义有两个:一个是中心,心要与核心的意思。佛说法一共四十九年,佛说般若二十二年,几乎用了一半的时间,足见般若的重要。经中说:“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盲,般若为导(有云般若为目)。”《大般若经》六百卷,而这个经最短只有二百多字,如同般若中的心,例如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大乘佛法是全部佛教的核心,般若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而《心经》是般若经典的核心,所以称为《心经》。 二者,心是指明人的本心,人人都有一个真心,但我们现在本有的真心被妄心所遮盖。现在这个我是个妄我,不是真的我。我们的真心,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的那个心,才是我们的本心,是我们的妙明真心。这一点是学佛最最要紧的信念和基础,这个“心”字在《金刚经》中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如是生清净心”。在《观经》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当人的本心与佛无别,若能了达即是实相般若。若能观照现前一念,虽是水上生波,但全波无不是水,凡有动念何非实相,即是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只是显示本体的照用,显明当前的一念即实相。 l 经 “经”是通名,经的涵义是贯摄常法。贯通古今,广摄一切,此理常然,永为法则。可见经题概括很深的意思。古云:“智者见经题,便知全部意。”有智慧的人看见经题,这个经的全部意思也就知道了。 l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从菩萨大悲济世,寻声救苦来说,名观世音;从菩萨智慧广大,观照无碍来说,名观自在。从悲德与智德立此二名。 “观”,心之觉,以自心照自心为观,以自明化自愚为观,以自心悟真空为观。“自在”,并不是自由自在,或者逍遥自在而是自心理体如如不动,不住于法,不住于相,一无所住,自信本空为自在。起心即是妄,自性本来清净,也没有来,也没有去,即是自在。“菩萨”是梵语,“菩”意为觉,“萨”意为性,人能觉悟本性,这个“人”即是菩萨。 观自在的“观”字很重要,修心关键在“观”字。此观并非眼观,而是回光返照,观我非空非有、寂寂无念、了了常知的本来觉性,这是修心的总诀。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须臾之间,摄念观心,熏成无上大菩提种。”又:“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观心法门在初开始时,必先放下一切妄想杂念、心身世界,直下回光观看自己当下的心念,这时定觉妄念忽生忽灭,奔驰不停,要既不随逐流浪,也不着意遣除,因妄念本空,原是无可遣除的。久观纯熟,妄想分别便能逐步歇落,达于空寂。这是慧以资定,《楞严经》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时要继续前进,时时处处从寂定的性体上,起观照妙用,这是定以姿慧,久久便达到定慧一如、寂照不二的地步。所以《华严经》说:“汝等观是心,念念常生灭,如幻无所有,而得大果报。” l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即修行。“深”是“深般若”对“浅般若”而言的。此处作“功行”解,“深”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已达到甚深境界。这种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达到的,先是初发心,行观照审察,这就要求自心常在,扫除妄念,专住佛境,眼只见佛色;耳只闻佛声;身只对佛境,这样才能发见真心。但这也只是浅近的功夫。 进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不为外界所牵动。知道所谓心想,无非是妄念攀缘影子。无论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非有非无。若能到此,可以说已经达到空境了,但犹未达到“空心”。 再进一步扫除妄情,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浮光掠影,也如镜中像,如水中月,一切声响,如风之过树,一切境界,如云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实的。 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内心的妄情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切爱恨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于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现在就是不用心意守护也达到了空。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两忘,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 更进一步,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弃,这样的功夫达到纯熟的转深,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为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慧,达于涅盘彼岸。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池州市建设银行服务站办公地址在什么地方,我
沙县大队考试场摩托车科目三考场地址有知道的
韩国海淘网哪个最好?
黄梅四祖寺有哪些建筑?
推荐一下个人工作室装修设计哪种效果好?谁知
三个孩子的硬币问题
从无锡钱桥玉泉公园骑自行车到藕塘职教园要多
长汀县吉盛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地址在什么地方
泰式海鲜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河马家清透无痕莹亮面泥怎么样
敷完面膜之后用仙肤莱漫妮青春定格原液对皮肤
请问上海哪里有in colour(茵佳妮)的专柜啊
上海城隍庙小商品批发市场有棉拖鞋批发吗?具
我想入手15万左右包牌的车,有什么好推荐,看
天线宝宝鬼畜版基地在哪里
推荐资讯
我想知道油炸饼夹串串菜的做法,西安街头卖的
听说武汉的地铁四号线是新开的,能去武汉站,
三叶皮沙发多少钱一套
我想问问如何换窗纱?谁能说一下?
钣金加工厂找哪些潜在客户 钣金加工厂找哪些
小奇迹宝贝Hi~我在白城洮北区,有跟我一个地
山东商用厨房配件哪家产品好?注意事项是什么
格力空调的节能和健康技术
46岁妇女生孩子是好是坏?
厨房烟道的砖为何脱落?哪位了解?
边牧狗多重?边牧公狗长大有好重?
西安口碑好的办公室装修公司有哪些?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