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骊歌《城南旧事》里的歌词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4 20:46
骊歌《城南旧事》里的歌词
最佳答案
李叔同《送别》版本考
《送别》这首歌流传百年而不衰,固然因为J.P.奥德韦的乐曲优美,但李叔同的歌词动人则更为关键。中国近代学堂乐歌先驱沈心工(1870~1947)也曾根据J.P.奥德韦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作词一首《昨夜梦》,但没有流传开来。J.P.奥德韦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本身和犬童球溪的《旅愁》本身也并没有在中国流传。
但是,令人匪夷所思,李叔同的《送别》歌词竟也不是一个一清二楚的问题。我在搜集《送别》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它的主要版本有四五种。如果以个别字词的差异为根据,那版本就更多了。这使我产生对李叔同《送别》的版本做一个“考证”的想法。但当我坐下来面对这许多版本,又犯难了,可供我印证的资料实在是太少,我难以真正说清每个版本的来历。因此,我的“考证”在引用相关证据的同时,不得不加入我的主观分析和判断。我的一些结论我也以为没有十足的把握。
一、丰子恺版
李叔同《送别》手迹似未留存。《送别》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书收入李叔同作词作曲或者填词的歌曲作品十三首。1927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有人说此书在1921 年出版,是错误的。此书的歌词字体不是标准印刷体,而是手写体。书写之人可能是编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丰子恺(1898~1975)是李叔同的高足,与李叔同关系深厚。在1918年李叔同出家后,二人来往也十分密切。根据丰子恺年谱,1927年秋李叔同还曾在丰子恺家中小住。丰子恺曾向人推荐,李叔同的“作曲和作歌,读者可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窥见”。因此,这个版本的可靠性无可怀疑,应视为正宗原版。
丰子恺版在传播过程中,曾发生个别错讹。“一觚浊酒”之“觚”,有“瓢”、“壶”、“杯”、“樽”等几种误植。“觚”与“瓢”字形相近,可能在传抄过程中被错认。但“觚”为古人盛酒的器具,“瓢”为农人从水缸舀水或者从面缸取面的器具,岂能混淆和替代。“壶”与“觚”(音孤)音接近,“觚”变为“壶”,当是传唱过程中听差所致。而“杯”、“樽”之讹传,传唱者记忆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林海音版
台湾女作家在其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中两次提到《送别》这首歌。她记录的《送别》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林海音版和丰子恺版差别较大。有人认为这是林海音记忆错误或者对原词记忆不全,以杜撰填充。对此说法我不以为然。以林海音对童年往事的记忆能力,她断不会忘记她一生都非常喜爱的《送别》这首歌的歌词。我以为,林海音版的《送别》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它曾经作为林海音在北京读书的那所小学在毕业典礼唱的仪式歌曲。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把它称为“欢送毕业同学离别歌”。我想是这样的,那所小学采用《送别》作为“欢送毕业同学离别歌”,但鉴于李叔同原词中“一觚浊酒尽余欢”等句不适合儿童唱,就加以修改了。我只对“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中的“来”字有所怀疑,从意思上说此处用“还”似更为贴切,也避免和后面的“来”重复。而网上传抄本,也确有将“问君此去几时来”写为“问君此去几时还”的。
三、电影《城南旧事》版
电影《城南旧事》对《送别》的使用,并没有被林海音版所限。它实际是把丰子恺版和林海音版合二为一,但又有个别差异。影片在出现《送别》一歌时,没有字幕,我记录的两段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这个版本,文字上的最大特点是把丰子恺版和林海音版中的“地之角”变为“海之角”,不知是否有所依据。另外,“尽余欢”一句,我反复听,确定唱的是“瓢”。由于电影具有特别的传播力,特别是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这个版本的《送别》传播最广。但不能不说,这个版本并不好。
三、陈哲甫增续版
可能是因为《送别》比较短小,所以在其流行后有人续填歌词。而有的续词随原词一起传播,时间一长,被人误当作李叔同《送别》的第二段。最著名者当属陈哲甫续词。
陈哲甫(1867~1948),天津人。1903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北师大前身)教授、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教授、北京贫儿院院长等职。 1928年后居天津。陈哲甫与李叔同相识,并可能和李叔同有亲戚关系。他写的《送别》续词收入杜庭修所编《仁声歌集》中。该歌集1932年12月由仁声印书局出版。《仁声歌集》将陈哲甫的续词和李叔同的原词同刊在《送别》歌中,形成《送别》的演绎版。全词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续词中“此情谁与语”,也有写为“此情与谁语”的。两者都通,但孰是孰非,有待见过《仁声歌集》原书者指正。还有人误以为是“此情谁与予”。另外,有些文章将“把袂牵衣”写为“把裤牵衣”、“把袖牵衣”,显然不对。
陈哲甫的续词也不坏,但似乎写的是男女分别、儿女情肠,不如李叔同原词意义宽广。
四、佚名续增版
《送别》还有这样一个版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袂。
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离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有不少人说第二段也是李叔同所作,但没有人提供原始证据。我分析,这也是一个续作。这段词突改第一段词意象联想、情景结合的风格,对光阴易逝、悲欢离合发表议论,味同嚼蜡,所作议论实际上是对第一段意思的重复,没有新意。作为歌词,它也不上口,几乎无法歌唱。因而我判断它不是李叔同手笔。从根本上说,《送别》原词内容完整,有始有终,根本就不需要第二段歌词。即使李叔同真的写了第二段歌词,那也是续貂之为。
这个版本的《送别》似乎是从港台传来。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份“台中市立国中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成绩考查一年级国文科”试卷,将它作为阅读测验题。香港也有文章认为它是李叔同《送别》全词。
五、丰子恺家庭版
有人回忆,丰子恺晚年见后辈学唱《送别》,觉得新时代的儿童应当唱朝气蓬勃的歌曲,于是重填了《送别》歌词,并改题为《游春》:

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
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
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
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

这个歌词只是在形式上与《送别》相仿,构不成《送别》的演绎版本。这里仅仅将其作为《送别》传播史上的一个花絮加以介绍。
最后说歌名的问题。《送别》还有一个别名,《骊歌》。根据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送别》就是《送别》,没有别的名字。我没有找到其他权威性资料,可以说明李叔同还为此歌起过《骊歌》的名字。我认为,《骊歌》应当都是后人起的,是误会所致。“骊歌”就是别离之歌。《送别》属于骊歌。但这不能说明《送别》原来就叫《骊歌》。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两次提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都没有提到歌名。在第二次提到它时,林海音写道:“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有的读者可能把这句话中的“骊歌”当成歌名了,其实林海音这里只是说那首歌是一首离别之歌。佚名续增版《送别》中有一句“骊歌一曲送别离”,这也可能是别名《骊歌》的一个出处。另外,美国夏威夷有首民歌叫《骊歌》,可能有人以为李叔同的《送别》与它有什么关系。
我的三篇“考证”终于写完。写此文是出于偶然的原因。但一个“偶然”竟让我用去许多笔墨,总共有一万五千多字,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也许是我太罗嗦了。
全部回答
李叔同《送别》版本考
《送别》这首歌流传百年而不衰,固然因为J.P.奥德韦的乐曲优美,但李叔同的歌词动人则更为关键。中国近代学堂乐歌先驱沈心工(1870~1947)也曾根据J.P.奥德韦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作词一首《昨夜梦》,但没有流传开来。J.P.奥德韦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本身和犬童球溪的《旅愁》本身也并没有在中国流传。
但是,令人匪夷所思,李叔同的《送别》歌词竟也不是一个一清二楚的问题。我在搜集《送别》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它的主要版本有四五种。如果以个别字词的差异为根据,那版本就更多了。这使我产生对李叔同《送别》的版本做一个“考证”的想法。但当我坐下来面对这许多版本,又犯难了,可供我印证的资料实在是太少,我难以真正说清每个版本的来历。因此,我的“考证”在引用相关证据的同时,不得不加入我的主观分析和判断。我的一些结论我也以为没有十足的把握。
一、丰子恺版
李叔同《送别》手迹似未留存。《送别》最初发表版本见于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书收入李叔同作词作曲或者填词的歌曲作品十三首。1927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有人说此书在1921 年出版,是错误的。此书的歌词字体不是标准印刷体,而是手写体。书写之人可能是编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丰子恺(1898~1975)是李叔同的高足,与李叔同关系深厚。在1918年李叔同出家后,二人来往也十分密切。根据丰子恺年谱,1927年秋李叔同还曾在丰子恺家中小住。丰子恺曾向人推荐,李叔同的“作曲和作歌,读者可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窥见”。因此,这个版本的可靠性无可怀疑,应视为正宗原版。
丰子恺版在传播过程中,曾发生个别错讹。“一觚浊酒”之“觚”,有“瓢”、“壶”、“杯”、“樽”等几种误植。“觚”与“瓢”字形相近,可能在传抄过程中被错认。但“觚”为古人盛酒的器具,“瓢”为农人从水缸舀水或者从面缸取面的器具,岂能混淆和替代。“壶”与“觚”(音孤)音接近,“觚”变为“壶”,当是传唱过程中听差所致。而“杯”、“樽”之讹传,传唱者记忆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大。
二、林海音版
台湾女作家在其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中两次提到《送别》这首歌。她记录的《送别》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林海音版和丰子恺版差别较大。有人认为这是林海音记忆错误或者对原词记忆不全,以杜撰填充。对此说法我不以为然。以林海音对童年往事的记忆能力,她断不会忘记她一生都非常喜爱的《送别》这首歌的歌词。我以为,林海音版的《送别》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它曾经作为林海音在北京读书的那所小学在毕业典礼唱的仪式歌曲。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把它称为“欢送毕业同学离别歌”。我想是这样的,那所小学采用《送别》作为“欢送毕业同学离别歌”,但鉴于李叔同原词中“一觚浊酒尽余欢”等句不适合儿童唱,就加以修改了。我只对“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中的“来”字有所怀疑,从意思上说此处用“还”似更为贴切,也避免和后面的“来”重复。而网上传抄本,也确有将“问君此去几时来”写为“问君此去几时还”的。
三、电影《城南旧事》版
电影《城南旧事》对《送别》的使用,并没有被林海音版所限。它实际是把丰子恺版和林海音版合二为一,但又有个别差异。影片在出现《送别》一歌时,没有字幕,我记录的两段歌词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这个版本,文字上的最大特点是把丰子恺版和林海音版中的“地之角”变为“海之角”,不知是否有所依据。另外,“尽余欢”一句,我反复听,确定唱的是“瓢”。由于电影具有特别的传播力,特别是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这个版本的《送别》传播最广。但不能不说,这个版本并不好。
三、陈哲甫增续版
可能是因为《送别》比较短小,所以在其流行后有人续填歌词。而有的续词随原词一起传播,时间一长,被人误当作李叔同《送别》的第二段。最著名者当属陈哲甫续词。
陈哲甫(1867~1948),天津人。1903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北师大前身)教授、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兼教授、北京贫儿院院长等职。 1928年后居天津。陈哲甫与李叔同相识,并可能和李叔同有亲戚关系。他写的《送别》续词收入杜庭修所编《仁声歌集》中。该歌集1932年12月由仁声印书局出版。《仁声歌集》将陈哲甫的续词和李叔同的原词同刊在《送别》歌中,形成《送别》的演绎版。全词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续词中“此情谁与语”,也有写为“此情与谁语”的。两者都通,但孰是孰非,有待见过《仁声歌集》原书者指正。还有人误以为是“此情谁与予”。另外,有些文章将“把袂牵衣”写为“把裤牵衣”、“把袖牵衣”,显然不对。
陈哲甫的续词也不坏,但似乎写的是男女分别、儿女情肠,不如李叔同原词意义宽广。
四、佚名续增版
《送别》还有这样一个版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袂。
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离悲,世事堪玩味。
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有不少人说第二段也是李叔同所作,但没有人提供原始证据。我分析,这也是一个续作。这段词突改第一段词意象联想、情景结合的风格,对光阴易逝、悲欢离合发表议论,味同嚼蜡,所作议论实际上是对第一段意思的重复,没有新意。作为歌词,它也不上口,几乎无法歌唱。因而我判断它不是李叔同手笔。从根本上说,《送别》原词内容完整,有始有终,根本就不需要第二段歌词。即使李叔同真的写了第二段歌词,那也是续貂之为。
这个版本的《送别》似乎是从港台传来。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份“台中市立国中八十九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成绩考查一年级国文科”试卷,将它作为阅读测验题。香港也有文章认为它是李叔同《送别》全词。
五、丰子恺家庭版
有人回忆,丰子恺晚年见后辈学唱《送别》,觉得新时代的儿童应当唱朝气蓬勃的歌曲,于是重填了《送别》歌词,并改题为《游春》:
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
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
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
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
这个歌词只是在形式上与《送别》相仿,构不成《送别》的演绎版本。这里仅仅将其作为《送别》传播史上的一个花絮加以介绍。
最后说歌名的问题。《送别》还有一个别名,《骊歌》。根据裘梦痕、丰子恺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送别》就是《送别》,没有别的名字。我没有找到其他权威性资料,可以说明李叔同还为此歌起过《骊歌》的名字。我认为,《骊歌》应当都是后人起的,是误会所致。“骊歌”就是别离之歌。《送别》属于骊歌。但这不能说明《送别》原来就叫《骊歌》。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两次提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歌,都没有提到歌名。在第二次提到它时,林海音写道:“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有的读者可能把这句话中的“骊歌”当成歌名了,其实林海音这里只是说那首歌是一首离别之歌。佚名续增版《送别》中有一句“骊歌一曲送别离”,这也可能是别名《骊歌》的一个出处。另外,美国夏威夷有首民歌叫《骊歌》,可能有人以为李叔同的《送别》与它有什么关系。
我的三篇“考证”终于写完。写此文是出于偶然的原因。但一个“偶然”竟让我用去许多笔墨,总共有一万五千多字,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也许是我太罗嗦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慧珍用韩文韩文怎么写,朱星宇用韩文怎么写
苹果手机怎么全部删除通讯录
稳得福熟食店怎么去啊,有知道地址的么
钢制防火门圈闸门特F是什么
如果让你穿越时空去拯救天才你会拯救谁为什吗
七点之后还有到郧县的公交车吗?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I)A点的纬度是______,
白石山景区名称由来是怎样的啊?
oppor7piusm截屏在哪里
买保险哪家保险公司好,出境旅游保险买哪个公
中国联通手机数码大卖场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
lol怎么解封,解封器解英雄联盟封号
那位朋友可以告诉我烧饼用什么发面
关于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
这个碗叫什么名字
推荐资讯
像清晨云雾基督教诗歌
家长综合性评语,家长综合性评语怎么写
单选题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常出现“秋高气
unity3d可以处理jpg文件吗
东风悦达起亚长惠特约店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
小芳的课桌上正放着一瓶“冰露”纯净水(600m
箭牌卫浴送桥专卖店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什么叫单能x射线
有8个星座相约攀登一座山,其中有一对天蝎座
古代是不是有个玉娘只活了28岁
为什么自拍总比真人要丑
韩国炸酱面里的面是什么面?急急急急急!!!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