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端午节吃什么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8 20:24
- 提问者网友:爱唱彩虹
- 2021-02-18 02:37
广西端午节吃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2-18 03:39
问题一:端午节的来历和广西有什么习俗400字作文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节、蒲节、重五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五月节、女娲节、龙
子节、诗人节、女儿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粽节、粽包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唯温
州地区为纪念明代忠臣刘景下狱而定在五月初四),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
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初也。”即每月初五这一天,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当时的宰相为了讨
好皇帝,避“五”字的讳,于是把“端五”改为“端午”。这一改意思更加明确,古代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
月为卯,顺次五月为“午”,因此端午即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颇多,主要的有:
①普遍的说法是纪念受国诗人屈原,据唐文秀《端午诗》记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
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②纪念各族英雄人物。这里面包括替父报仇雪耻的伍子胥。安贫守节的介子推,为操练水军而创设龙舟竞渡的
越王勾践,威震西域的伏波将军马援,反对朱棣篡位的谏臣刘景,投江祭父的孝女曹娥,大理白族坚贞不屈的白洁
夫人,西双版纳神勇的傣族王子岩洪蹩,苗家的屠龙英雄保儿,采集百花降病魔的藏族姑娘莲花,岁暮捉鬼的钟馗,
忠于爱情的蛇仙白
娘子等。
③原始宗教的植物崇拜。如《诗经。大田》中有“与其黍稷,以享祭祀”的记登,以及《风土记》中“仲夏端
午,烹骛角黍(粽女)的记载。
④夏商周三代的兰浴说。道教定农历五月初五为“地腊”,是日要香场沐浴,驱逐瘴气,祭奠神祖,以保平安。
⑤古代吴越民族的图腾祭说。吴越先民断发文身,以“龙子”自居,每逢端午,都要赛龙舟、抛筒粽娱神,以
求部落昌盛,以上诸说,长助并存,没有定论。
端午节的礼俗、食俗。
①避恶去毒。古人认为五月是个“恶月”,“阴阳争,血气散”,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甚至有“俗说五月
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记载。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恶去毒的礼俗。《夏小正》提倡“蓄采仙药”,《后汉
书》主张“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荆楚岁时记》也肯定“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的作法。因此,后世端午节由许多习俗与食俗(诸如挂钟馗像,贴午时符,采集蟾酥和草药,悬挂菖蒲、艾草、
石榴花、大蒜头和龙船花。祛除蝎子、毒蛇、壁虎、蛤蟆与蜈蚣等五毒;饮用雄黄酒、朱砂酒和菖蒲酒,小儿涂雄
黄、佩香袋、挂药包与系五彩丝,赐扇,沐格兰汤;熙游避灾,露天饮宴;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喝龟肉
汤等),无不出自避兵鬼、驱魔疠、止病瘟、强身体之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端午节应当是个防御疾病、卫生保
健的节日。
为了使之更有情趣,它在传承过程中还融进了祝福、纳吉、游戏、踏青、竞技、美食等内容,显得文采焕灿,
英华纷
披。
更有意味的是,端午节的许多宴席均用药物或避邪的名称命名,如《东京梦华录》记载的“艾人宴”,《武林
旧事》记载的《禳会宴》,《胜饮篇》记载的“菖蒲宴”,《岁时广记》记载的“解粽宴”等,这都可作为“端午
辟恶”的佐证。
端午节各地有不同的风俗,较流行的有龙舟竞渡,也叫赛龙船,传说是为了拯救落江的屈原。其它的活动还有
插艾、贴符、挂图等。...余下全文>>问题二:广西壮族自治区怎么过端午节? 广西壮族人的端午节应该算是最隆重的节了。端午这个节气的重点在中午,可以说端午过的主要是中午,吃粽子和看龙舟一般在中午时分达到高峰。
壮人眼中的端午节
壮族的祖先越人,是崇拜蛇(龙)为祖先的,汉族也引入了这个传统。端午节,根据有些史书记载是纪念屈原,其实不是的。端午节,是百越人崇拜蛇的节日。在壮语大部分方言中,“蛇”和汉语“五”音很像。我认为,应该是这样才把端午节放在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在壮语里叫做“蛇的蛇”,这就是远古崇拜蛇留下的。现在的端午节,赛龙舟等等的活动,其实都是起源于百越的,壮族地区有很多以“蛇”命名的地名。端午节从前是百越人的新年。
广西南部人民过端午节:
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最富传奇色彩的午时水,则来自大甲镇砧山上的剑井。传说井是当年郑成功插剑祷泉的地点,而自又相传鎑砧山盛产各种灵药仙草,于是剑井午时水的功效便被传说得神奇无比。每年端午节,剑井旁边争没午时水的人总是挤得密不通风。据说端午节正午对着井中仔细观看,还可以看见郑成功的那把影。而看见剑影的人,这一年一定无灾厄
广西的“龙船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龙船也称为“扒龙船”。据《民俗广西》二卷十六号上记载,日据时代士林的端午龙舟的习俗如下:自五月初一起,就先到水边“迎水神”。初五正午,即敲响锣鼓,扛起龙舟到河岸,途都有居民烧香礼拜。俗语说:“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表示欢迎,称为“接龙船”。赛过龙,还要于初十“送水神”,并举行“谢江”的仪式。
广西北部地区的壮人们喜欢包粽子,人们包粽子还分碱粽及咸粽。碱粽特别是用来祭祀的。客家人过端午须准备四份牲醴,一付拜土地公,一付拜万善爷,一付拜附近的大庙。而碱粽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祭品。咸粽则分米粽及粄(粿)粽两种,纯粹用来解馋。
而如今广西大部分地区都包一种叫凉粽的,也叫灰水粽。
灰水粽的作法:
用碱水将糯米浸泡透,使糯米染上淡淡的黄色,再用苇叶包成四角小粽,扎紧。
灰水粽特点:
煮熟剥开的粽子,有苇叶的清香,黄澄澄的粽子显得饱满,圆润。和灰水馍一样,浇糖浆就可以吃了。 煮熟剥开的粽子,有苇叶的清香,黄澄澄的粽子显得饱满,圆润。
原料:灰水粽也分甜、咸两种。咸粽以芝麻、红豆、猪肉、绿豆等为馅;而甜粽没有馅,比咸粽嫩软,以蜜糖、黄糖蘸来吃。
即广西长条的灰水粽,在广西部分地区流行,为端午节专用粽子。整体为长条形,无内馅,空吃味道略带涩味苦味,典型吃法为蘸黄糖吃,亦可配伍自己喜爱的甜酱。问题三:端午节的粽子选什么馅的好吃 端午节的粽子选馅要依个人口味。
1、肉馅为主
2、花生馅为主
3、其它问题四:广西灵山县端午节习俗 广西灵山县枕头粽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桂中地区的大枕头粽一个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区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个粽子的小枕头粽。桂林以北则喜包形态恰似狗头的狗头粽。在粽子包制过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点碱粉,以煮熟的粽子产生碱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欢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这种方法包制出来的粽子既有适中的碱香味,亦有诱人食欲的色彩。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问题五:桂林端午节必吃的五子分别是什么? 桂林端午五子是指:粽子、咸蛋(子)、熟蒜(子)、桃子、李子。问题六:广西梧州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梧州市有举办长距离龙舟赛的传统,过去梧州龙舟竞赛赛程曾长达10多公里,每逢端午龙舟比赛的那一天,三洲四乡的数万群众站满西江两岸,一边兴致勃勃地欣赏赛龙夺锦,一边为龙舟健儿加油鼓劲,喝彩声、鞭炮声震耳欲聋,场面沸腾,激动人心。近几年来,由于长洲水利枢纽项目建设,梧州市暂停了西江长距离的龙舟大赛,改为在桂江举行600米的短距离龙舟竞技。随着长洲水利枢纽建设即将完工,今年梧州市恢复端午节在西江举行长距离龙舟大赛的传统。梧州端午节一般就是看龙舟,吃碱水棕子(用食用碱水拌糯米做的,要醮糖水吃),没象别的地方说的要向江里丢棕子,基本就这些,没什么特别的。问题七:广西钦州端午节习俗是什么样怎么过的 端午就是5+5,朋友10心10意、十万火意送祝福:祝你情人浪漫,十步芳草。兄弟情深,十指连心。掌控机会,十拿九稳。写意生活,十全十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粽”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万水千山“粽”是情。端午节,要吃“粽”,祝你“粽”横四海,“粽”是走运!端午节快乐! 龙舟一盏,乘八方幸福之风,破四海好运之浪;龙粽一串,连四季幸福滋味,裹一年健康希望。端午节到了,祝您粽是快乐,粽是幸福,粽是惬意,粽是平安! 粽子黏黏,思念甜甜;粽子软软,祝福闪闪;粽子香香,健健康康;粽子大大,财运佳佳;粽子多多,快乐多多。粽子节到了,一定要快乐哦! 叶叶层叠,好运不绝;米米紧粘,幸福绵绵;线线缠绕,快乐拥抱;水水相融,情意浓浓;粽粽连结,祝福不歇!端午佳节到,祝你节日愉快! 一把糯米、两颗红枣、三片粽叶、四根丝线、缠成五圈是端午;一个节日、两人祝福、三羊开泰、四季平安、聚成五福过端午!节日快乐! 龙舟头,永不止步的奔头,狮子头,奋勇向前的劲头,端午节,祝福语,头头是道,香米粒,真心诚意的威力,甜枣粒,全心全意的实力,我亲爱的朋友,端午节,祝福你,粒粒有利,端午节,祝福你,粒粒给力。 我从快乐中洗干净这一粒粒米,我从幸福中精选这一颗颗枣,用美丽的心情包裹,用温暖的笑脸扎紧,用这端午节的祝福蒸熟这香甜粽子,用这美味的粽子混熟这香甜日子,用这香甜日子给友情起个名字,天长地久。 端午端午,端起了快乐,放下了烦恼;端起了清闲,放下了忙碌;端起了幸福,放下了无助。端午节,小长假,多多休息莫忘掉,身体健康最重要;端午节祝福围绕,祝你端午快乐,幸福依然,精彩生活乐淘淘。 每一粒思念都粘连着我最真诚的想念,每一颗祝福都收藏着我采自天然的幸福,每一层快乐都包裹着我们之间的情谊不变,每一个粽子都香飘万里到你那里,致我的祝愿,端午节,致我最好的朋友,挂念。问题八:广西有什么特色风俗? 节日期间,不但有欢歌笑语,还有抢花炮、耍鸡技、舞龙舞凤、演壮戏等各种文娱活动;而最终硕果磊磊的,却是造就了双双对对的美好姻缘。 实际上,壮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视为他们的“情人节”,谁不想抓住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际机会,觅得意中人呢?这时,传情择偶的对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开。通常先是小伙子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声回应,彼此有了倾慕之心,就唱爱慕歌。若姑娘觉得小伙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会悄悄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球赠给意中人。 隆重的歌墟往往要一连狂歌几天。而近年来,壮族歌节更发展成为“三月三广西国际民歌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云集而来,自然,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了。问题九:端午节十大习俗都是什么? 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在划龙船时,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又或者将艾、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晋代《风土志》中有载“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大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现在,每年端午,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这里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栓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余下全文>>问题十:广西过小年有什么习俗? 您好,广西小年有以下习俗:
一、杀年猪
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小年夜后,挑选最好的肉,或炒或炖,再斟满酒,邀请亲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二、吃年粽
广西南宁有吃“年粽”习俗,“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跟端午节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
三、做米饼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有做米饼习俗。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四、做白散
广西玉林各地有制作年味小吃“白散”的传统习惯,“白散”用糯米经过五六道工序制作而成,上面还印有“福”“寿”“喜”等字形,寓意生活幸福美满,是当地人过年过节的最好馈赠品。
五、做腊肉
广西贺州瑶家的腊肉制作可谓有着千年文化,腊肉咸甜适中,无柴火烟薰味,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过的都赞不绝口。
六、糖果祭灶
广西桂林过小年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是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
七、扫房“掸尘”
举行过灶祭后,就要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广西各地都会选择从小年开始进行掸尘,家里有铜器要擦的十分光亮,也就是年终大扫除,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八、贴年画剪窗花
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九、贴春联
广西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贴春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子节、诗人节、女儿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粽节、粽包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唯温
州地区为纪念明代忠臣刘景下狱而定在五月初四),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
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初也。”即每月初五这一天,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当时的宰相为了讨
好皇帝,避“五”字的讳,于是把“端五”改为“端午”。这一改意思更加明确,古代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
月为卯,顺次五月为“午”,因此端午即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颇多,主要的有:
①普遍的说法是纪念受国诗人屈原,据唐文秀《端午诗》记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
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②纪念各族英雄人物。这里面包括替父报仇雪耻的伍子胥。安贫守节的介子推,为操练水军而创设龙舟竞渡的
越王勾践,威震西域的伏波将军马援,反对朱棣篡位的谏臣刘景,投江祭父的孝女曹娥,大理白族坚贞不屈的白洁
夫人,西双版纳神勇的傣族王子岩洪蹩,苗家的屠龙英雄保儿,采集百花降病魔的藏族姑娘莲花,岁暮捉鬼的钟馗,
忠于爱情的蛇仙白
娘子等。
③原始宗教的植物崇拜。如《诗经。大田》中有“与其黍稷,以享祭祀”的记登,以及《风土记》中“仲夏端
午,烹骛角黍(粽女)的记载。
④夏商周三代的兰浴说。道教定农历五月初五为“地腊”,是日要香场沐浴,驱逐瘴气,祭奠神祖,以保平安。
⑤古代吴越民族的图腾祭说。吴越先民断发文身,以“龙子”自居,每逢端午,都要赛龙舟、抛筒粽娱神,以
求部落昌盛,以上诸说,长助并存,没有定论。
端午节的礼俗、食俗。
①避恶去毒。古人认为五月是个“恶月”,“阴阳争,血气散”,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甚至有“俗说五月
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记载。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恶去毒的礼俗。《夏小正》提倡“蓄采仙药”,《后汉
书》主张“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荆楚岁时记》也肯定“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的作法。因此,后世端午节由许多习俗与食俗(诸如挂钟馗像,贴午时符,采集蟾酥和草药,悬挂菖蒲、艾草、
石榴花、大蒜头和龙船花。祛除蝎子、毒蛇、壁虎、蛤蟆与蜈蚣等五毒;饮用雄黄酒、朱砂酒和菖蒲酒,小儿涂雄
黄、佩香袋、挂药包与系五彩丝,赐扇,沐格兰汤;熙游避灾,露天饮宴;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喝龟肉
汤等),无不出自避兵鬼、驱魔疠、止病瘟、强身体之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端午节应当是个防御疾病、卫生保
健的节日。
为了使之更有情趣,它在传承过程中还融进了祝福、纳吉、游戏、踏青、竞技、美食等内容,显得文采焕灿,
英华纷
披。
更有意味的是,端午节的许多宴席均用药物或避邪的名称命名,如《东京梦华录》记载的“艾人宴”,《武林
旧事》记载的《禳会宴》,《胜饮篇》记载的“菖蒲宴”,《岁时广记》记载的“解粽宴”等,这都可作为“端午
辟恶”的佐证。
端午节各地有不同的风俗,较流行的有龙舟竞渡,也叫赛龙船,传说是为了拯救落江的屈原。其它的活动还有
插艾、贴符、挂图等。...余下全文>>问题二:广西壮族自治区怎么过端午节? 广西壮族人的端午节应该算是最隆重的节了。端午这个节气的重点在中午,可以说端午过的主要是中午,吃粽子和看龙舟一般在中午时分达到高峰。
壮人眼中的端午节
壮族的祖先越人,是崇拜蛇(龙)为祖先的,汉族也引入了这个传统。端午节,根据有些史书记载是纪念屈原,其实不是的。端午节,是百越人崇拜蛇的节日。在壮语大部分方言中,“蛇”和汉语“五”音很像。我认为,应该是这样才把端午节放在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在壮语里叫做“蛇的蛇”,这就是远古崇拜蛇留下的。现在的端午节,赛龙舟等等的活动,其实都是起源于百越的,壮族地区有很多以“蛇”命名的地名。端午节从前是百越人的新年。
广西南部人民过端午节:
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最富传奇色彩的午时水,则来自大甲镇砧山上的剑井。传说井是当年郑成功插剑祷泉的地点,而自又相传鎑砧山盛产各种灵药仙草,于是剑井午时水的功效便被传说得神奇无比。每年端午节,剑井旁边争没午时水的人总是挤得密不通风。据说端午节正午对着井中仔细观看,还可以看见郑成功的那把影。而看见剑影的人,这一年一定无灾厄
广西的“龙船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龙船也称为“扒龙船”。据《民俗广西》二卷十六号上记载,日据时代士林的端午龙舟的习俗如下:自五月初一起,就先到水边“迎水神”。初五正午,即敲响锣鼓,扛起龙舟到河岸,途都有居民烧香礼拜。俗语说:“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表示欢迎,称为“接龙船”。赛过龙,还要于初十“送水神”,并举行“谢江”的仪式。
广西北部地区的壮人们喜欢包粽子,人们包粽子还分碱粽及咸粽。碱粽特别是用来祭祀的。客家人过端午须准备四份牲醴,一付拜土地公,一付拜万善爷,一付拜附近的大庙。而碱粽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祭品。咸粽则分米粽及粄(粿)粽两种,纯粹用来解馋。
而如今广西大部分地区都包一种叫凉粽的,也叫灰水粽。
灰水粽的作法:
用碱水将糯米浸泡透,使糯米染上淡淡的黄色,再用苇叶包成四角小粽,扎紧。
灰水粽特点:
煮熟剥开的粽子,有苇叶的清香,黄澄澄的粽子显得饱满,圆润。和灰水馍一样,浇糖浆就可以吃了。 煮熟剥开的粽子,有苇叶的清香,黄澄澄的粽子显得饱满,圆润。
原料:灰水粽也分甜、咸两种。咸粽以芝麻、红豆、猪肉、绿豆等为馅;而甜粽没有馅,比咸粽嫩软,以蜜糖、黄糖蘸来吃。
即广西长条的灰水粽,在广西部分地区流行,为端午节专用粽子。整体为长条形,无内馅,空吃味道略带涩味苦味,典型吃法为蘸黄糖吃,亦可配伍自己喜爱的甜酱。问题三:端午节的粽子选什么馅的好吃 端午节的粽子选馅要依个人口味。
1、肉馅为主
2、花生馅为主
3、其它问题四:广西灵山县端午节习俗 广西灵山县枕头粽桂中地区喜包形态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桂中地区的大枕头粽一个用上半斤至一斤米;而桂林地区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个粽子的小枕头粽。桂林以北则喜包形态恰似狗头的狗头粽。在粽子包制过程中的配料方面又各有特色。如桂林人包粽子喜加点碱粉,以煮熟的粽子产生碱香味;而全州人包粽子喜欢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这种方法包制出来的粽子既有适中的碱香味,亦有诱人食欲的色彩。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问题五:桂林端午节必吃的五子分别是什么? 桂林端午五子是指:粽子、咸蛋(子)、熟蒜(子)、桃子、李子。问题六:广西梧州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梧州市有举办长距离龙舟赛的传统,过去梧州龙舟竞赛赛程曾长达10多公里,每逢端午龙舟比赛的那一天,三洲四乡的数万群众站满西江两岸,一边兴致勃勃地欣赏赛龙夺锦,一边为龙舟健儿加油鼓劲,喝彩声、鞭炮声震耳欲聋,场面沸腾,激动人心。近几年来,由于长洲水利枢纽项目建设,梧州市暂停了西江长距离的龙舟大赛,改为在桂江举行600米的短距离龙舟竞技。随着长洲水利枢纽建设即将完工,今年梧州市恢复端午节在西江举行长距离龙舟大赛的传统。梧州端午节一般就是看龙舟,吃碱水棕子(用食用碱水拌糯米做的,要醮糖水吃),没象别的地方说的要向江里丢棕子,基本就这些,没什么特别的。问题七:广西钦州端午节习俗是什么样怎么过的 端午就是5+5,朋友10心10意、十万火意送祝福:祝你情人浪漫,十步芳草。兄弟情深,十指连心。掌控机会,十拿九稳。写意生活,十全十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粽”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万水千山“粽”是情。端午节,要吃“粽”,祝你“粽”横四海,“粽”是走运!端午节快乐! 龙舟一盏,乘八方幸福之风,破四海好运之浪;龙粽一串,连四季幸福滋味,裹一年健康希望。端午节到了,祝您粽是快乐,粽是幸福,粽是惬意,粽是平安! 粽子黏黏,思念甜甜;粽子软软,祝福闪闪;粽子香香,健健康康;粽子大大,财运佳佳;粽子多多,快乐多多。粽子节到了,一定要快乐哦! 叶叶层叠,好运不绝;米米紧粘,幸福绵绵;线线缠绕,快乐拥抱;水水相融,情意浓浓;粽粽连结,祝福不歇!端午佳节到,祝你节日愉快! 一把糯米、两颗红枣、三片粽叶、四根丝线、缠成五圈是端午;一个节日、两人祝福、三羊开泰、四季平安、聚成五福过端午!节日快乐! 龙舟头,永不止步的奔头,狮子头,奋勇向前的劲头,端午节,祝福语,头头是道,香米粒,真心诚意的威力,甜枣粒,全心全意的实力,我亲爱的朋友,端午节,祝福你,粒粒有利,端午节,祝福你,粒粒给力。 我从快乐中洗干净这一粒粒米,我从幸福中精选这一颗颗枣,用美丽的心情包裹,用温暖的笑脸扎紧,用这端午节的祝福蒸熟这香甜粽子,用这美味的粽子混熟这香甜日子,用这香甜日子给友情起个名字,天长地久。 端午端午,端起了快乐,放下了烦恼;端起了清闲,放下了忙碌;端起了幸福,放下了无助。端午节,小长假,多多休息莫忘掉,身体健康最重要;端午节祝福围绕,祝你端午快乐,幸福依然,精彩生活乐淘淘。 每一粒思念都粘连着我最真诚的想念,每一颗祝福都收藏着我采自天然的幸福,每一层快乐都包裹着我们之间的情谊不变,每一个粽子都香飘万里到你那里,致我的祝愿,端午节,致我最好的朋友,挂念。问题八:广西有什么特色风俗? 节日期间,不但有欢歌笑语,还有抢花炮、耍鸡技、舞龙舞凤、演壮戏等各种文娱活动;而最终硕果磊磊的,却是造就了双双对对的美好姻缘。 实际上,壮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视为他们的“情人节”,谁不想抓住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际机会,觅得意中人呢?这时,传情择偶的对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开。通常先是小伙子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声回应,彼此有了倾慕之心,就唱爱慕歌。若姑娘觉得小伙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会悄悄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球赠给意中人。 隆重的歌墟往往要一连狂歌几天。而近年来,壮族歌节更发展成为“三月三广西国际民歌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云集而来,自然,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了。问题九:端午节十大习俗都是什么? 赛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在划龙船时,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又或者将艾、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晋代《风土志》中有载“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大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现在,每年端午,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这里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栓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因而,端午节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余下全文>>问题十:广西过小年有什么习俗? 您好,广西小年有以下习俗:
一、杀年猪
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小年夜后,挑选最好的肉,或炒或炖,再斟满酒,邀请亲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第一顿鲜肉——庖汤。
二、吃年粽
广西南宁有吃“年粽”习俗,“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跟端午节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皮是糯米,馅是绿豆和猪肉。
三、做米饼
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有做米饼习俗。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四、做白散
广西玉林各地有制作年味小吃“白散”的传统习惯,“白散”用糯米经过五六道工序制作而成,上面还印有“福”“寿”“喜”等字形,寓意生活幸福美满,是当地人过年过节的最好馈赠品。
五、做腊肉
广西贺州瑶家的腊肉制作可谓有着千年文化,腊肉咸甜适中,无柴火烟薰味,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过的都赞不绝口。
六、糖果祭灶
广西桂林过小年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是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
七、扫房“掸尘”
举行过灶祭后,就要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广西各地都会选择从小年开始进行掸尘,家里有铜器要擦的十分光亮,也就是年终大扫除,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八、贴年画剪窗花
窗花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九、贴春联
广西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贴春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