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屈原诗中的爱国精神是怎么体现的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8 16:42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10-17 19:01
请问屈原诗中的爱国精神是怎么体现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老序
- 2021-10-17 19:09
《楚辞》的爱国精神 列宁认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作为象征楚民族文化的奠基作品《楚辞》,它集中体现了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风貌。 “楚辞”,是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新文体,是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工祝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楚辞》是继《诗经》后于公元前三世纪产生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屈原、宋玉、东方朔、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而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屈原所作《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成为《楚辞》的主要部分,表现了屈原追求光明,抗击黑暗,坚持真理,热爱祖国,锲而不舍的献身精神,这也集中反映了《楚辞》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也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斗志。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他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是诗人蕴含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忧伤怨愤之歌,充分表达了屈子“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思和深广的爱国情怀。忠怨之情和爱国精神是其主线。全诗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不公正待遇,表现了诗人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表明了诗人忠君报国的坚决态度。“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其爱国爱民之心,掷地有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即使粉身碎骨,他也决不改变志向。第二部分主要写诗人驰骋幻想,探求实现美政理想的道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三部分,写诗人幻想中的追求。当诗人就要离开楚国的一刻,他在太空中忽然看见了故乡:“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这时,仆夫悲伤,驷马徘徊,车驾不能前行了。怎么能离开自己的祖国?“国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祖国啊,我既无法留,又不可去,只好以死殉国了!此情此景,何等悲壮啊!爱国激情,炽烈如火……从而表现了诗人坚持真理,以身殉国,决不降志从俗的气概! 《天问》的前半部分是对自然史的诘问,表现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考,对古信仰的怀疑;后半部分是通过对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发问,流露出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 在《九章》中,《涉江》里的“长铗陆离”、“高冠崔嵬”体现了诗人忠直高尚的品格,“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宁死不变节的高尚情操。《橘颂》细致描绘橘树精色内白的果实和“深固难徙”的品质,表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眷恋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怀。在《哀郢》的最后,诗人用“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两个比喻,沉痛地抒发了至死不忘郢都的爱国情怀。 《楚辞》作为一部史诗,不仅闪耀着楚人爱国精神的光芒,还哺育着一代代进步作家,成为他们爱国爱民和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力量。如诗圣杜甫提出“窃攀屈宋宜方驾”的诗歌创作主张,他的诗歌表现了远大的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陆游、辛弃疾的爱国诗词,其思想无不是其爱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