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由此可知当时
A. 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 君权不断被削弱,相权得以强化
C. 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
D. 相权对君权有制约作用
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由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6 04:51
- 提问者网友:疯子也有疯子的情调
- 2021-02-25 20:20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2-25 21:49
A. 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得以强化B. 君权不断被削弱,相权得以强化C. 地方权力削弱,中央权力加强(答案→)D. 相权对君权有制约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从材料“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并结合所学知识,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相权的制约。所以答案选D。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2-25 22:04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