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孩子爱上阅读,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心得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9 06:21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05-09 00:38
如何指导孩子爱上阅读,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心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鸠书
- 2021-05-09 01:14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心得体会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好的习惯能让人一生受益,坏的习惯有时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就结合笔者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要及早开始培养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注意培养,否则,当不良习惯养成后再纠正就困难了。笔者从抓课堂常规入手,因为课堂常规是正常教学的保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小学生课堂常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用品放置的位置。应培养学生到校后就按当天课程表将书包里的教科书和作业本一一取出放在一定的位置,每节课后要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上课时不能削铅笔打墨水借学习用品等。 2、坐、站的姿势要正确。 坐的姿势:头要正,眼睛看前方,两肩要平,背要挺直,两腿并拢,双手放在膝上或自然下垂;站的姿势:向左或向右侧跨出一步,呈立正姿势。课前向老师行礼,课上发言都要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 3、课前发言要举手,不随便插嘴。一般举左手,举起手时五指并拢,肘关节与肩平。老师指定某一同学发言后,其他同学将手放下。 4、听到预备铃声立即不再讲话,以最快的速度跑进教室,入座后静候老师到来。 通过这样的常规训练,班上一般都能形成较好的教学秩序。
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养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养成,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体,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增多,到小学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更高要求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三、加强训练,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对做得好的个人或小组给予语言鼓励或授予小红星,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老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在班上多表扬上课认真听讲、开动脑筋、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本整洁、认真检查的学生,举办优秀作业展览会。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怎样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发挥“主导”与“主体”的和谐作用 在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要发挥巨大的作用,必须要靠教师正确的、合理的、及时的引导。在学生学习行为出现异常时,及时与之探讨互商对策,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一味的“讲”“灌”“压”。只要师生关系融洽了,“主导”与“主体”的作用也就体现了,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指......余下全文>>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好的习惯能让人一生受益,坏的习惯有时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就结合笔者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要及早开始培养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计划的注意培养,否则,当不良习惯养成后再纠正就困难了。笔者从抓课堂常规入手,因为课堂常规是正常教学的保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小学生课堂常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用品放置的位置。应培养学生到校后就按当天课程表将书包里的教科书和作业本一一取出放在一定的位置,每节课后要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上课时不能削铅笔打墨水借学习用品等。 2、坐、站的姿势要正确。 坐的姿势:头要正,眼睛看前方,两肩要平,背要挺直,两腿并拢,双手放在膝上或自然下垂;站的姿势:向左或向右侧跨出一步,呈立正姿势。课前向老师行礼,课上发言都要保持正确的站立姿势。 3、课前发言要举手,不随便插嘴。一般举左手,举起手时五指并拢,肘关节与肩平。老师指定某一同学发言后,其他同学将手放下。 4、听到预备铃声立即不再讲话,以最快的速度跑进教室,入座后静候老师到来。 通过这样的常规训练,班上一般都能形成较好的教学秩序。
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养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养成,它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体,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增多,到小学高年级,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更高要求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三、加强训练,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对做得好的个人或小组给予语言鼓励或授予小红星,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老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在班上多表扬上课认真听讲、开动脑筋、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本整洁、认真检查的学生,举办优秀作业展览会。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怎样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发挥“主导”与“主体”的和谐作用 在培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要发挥巨大的作用,必须要靠教师正确的、合理的、及时的引导。在学生学习行为出现异常时,及时与之探讨互商对策,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一味的“讲”“灌”“压”。只要师生关系融洽了,“主导”与“主体”的作用也就体现了,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教师要以一个参与者、指......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