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防雷的常识有哪些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9:25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4-04 13:55
人身防雷的常识有哪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4-04 15:30
防雷安全常识
身处空旷地带怎样做好防雷人身安全呢?从1995-2005年间全省就有1624人遭受雷击伤亡,这些伤亡数字也包括了户外旅行者。据2001年的记载,当年7月10日雷雨交加,潮安县铁埔镇的8个茶农在亭子里避雨,由于他们避雨的亭子当时并没有安装防雷装置,“雷打出头物”,所以,避雨亭子反而成为“引雷入亭”的罪魁祸首,造6死2伤;无独有偶,同年8月7日还是在潮安县,凤凰镇的4个茶农在蕉树下避雨时又不幸遭遇雷击,其中2人当场死亡,另外人重伤。透过这两宗雷灾惨例可以看出,老百姓对防雷电安全常识是缺乏的。防雷专家教你几招防雷安全常识。1、当在外旅游身处旷野遇雷雨时,穿雨衣比打伞更安全。“雷打出头物”。外出旅游遇到雷暴天气又身处旷野时,用雨伞挡雨是人之常情。但是防雷专家提醒此时穿雨衣比打雨伞更安全。当看见闪电后立即听到雷声,说明正处在近雷暴的环境中,不要飞跑狂奔,雷电剧烈时应立即下蹲低打雨伞两脚并拢,待到雷声逐渐远去,才可迅速寻找安全的场所避雨。2、不要在树下躲雨。当旅行在外,雷雨来临而旁边又有大树,一般人很自然地会跑到树底下躲雨。殊不知,虽然躲了雨却惹来了雷祸,在树下被雷击死的事故经常发生。据统计,每年大树底下遭雷击伤亡人数约占伤亡总数的15%左右。在大树底下,当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而人体站立的两脚之间存在着电压差而造成伤
害,通常称为跨步电压伤害。可见,当暴风雨来临之际,躲进大树底下是很危险的。如果确实万不得已需要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桠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并尽可能下蹲把双脚先靠拢,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3、雷暴天气时,在海里、河边游泳易招雷击。在水面及水陆交界处遭雷击而导致伤亡的人数占全省总伤亡人数的35%。大多数都是因为在这种场合下,突然天气变化,雷暴骤至,仓惶之间躲避不及所致。为什么在水面作业及在水陆交界处容易遭受雷击呢?这主要是雷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方面是水的导电率比较高,较地面其它物体更容易吸引雷电,另一方面是水陆交界处是土壤电阻与水的电阻交汇处,形成一个电阻率变化较大的界面,闪电先导容易趋向这些地方。因此,在河边遭雷击的情况比较常见,在海边、河边游泳易遭雷击。4、当在外旅游遇到雷暴天气避雨时,一定要留意避雨的亭子是否有防雷装置也就是常说的“避雷针”,方可避雨。
身处空旷地带怎样做好防雷人身安全呢?从1995-2005年间全省就有1624人遭受雷击伤亡,这些伤亡数字也包括了户外旅行者。据2001年的记载,当年7月10日雷雨交加,潮安县铁埔镇的8个茶农在亭子里避雨,由于他们避雨的亭子当时并没有安装防雷装置,“雷打出头物”,所以,避雨亭子反而成为“引雷入亭”的罪魁祸首,造6死2伤;无独有偶,同年8月7日还是在潮安县,凤凰镇的4个茶农在蕉树下避雨时又不幸遭遇雷击,其中2人当场死亡,另外人重伤。透过这两宗雷灾惨例可以看出,老百姓对防雷电安全常识是缺乏的。防雷专家教你几招防雷安全常识。1、当在外旅游身处旷野遇雷雨时,穿雨衣比打伞更安全。“雷打出头物”。外出旅游遇到雷暴天气又身处旷野时,用雨伞挡雨是人之常情。但是防雷专家提醒此时穿雨衣比打雨伞更安全。当看见闪电后立即听到雷声,说明正处在近雷暴的环境中,不要飞跑狂奔,雷电剧烈时应立即下蹲低打雨伞两脚并拢,待到雷声逐渐远去,才可迅速寻找安全的场所避雨。2、不要在树下躲雨。当旅行在外,雷雨来临而旁边又有大树,一般人很自然地会跑到树底下躲雨。殊不知,虽然躲了雨却惹来了雷祸,在树下被雷击死的事故经常发生。据统计,每年大树底下遭雷击伤亡人数约占伤亡总数的15%左右。在大树底下,当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而人体站立的两脚之间存在着电压差而造成伤
害,通常称为跨步电压伤害。可见,当暴风雨来临之际,躲进大树底下是很危险的。如果确实万不得已需要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桠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并尽可能下蹲把双脚先靠拢,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3、雷暴天气时,在海里、河边游泳易招雷击。在水面及水陆交界处遭雷击而导致伤亡的人数占全省总伤亡人数的35%。大多数都是因为在这种场合下,突然天气变化,雷暴骤至,仓惶之间躲避不及所致。为什么在水面作业及在水陆交界处容易遭受雷击呢?这主要是雷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方面是水的导电率比较高,较地面其它物体更容易吸引雷电,另一方面是水陆交界处是土壤电阻与水的电阻交汇处,形成一个电阻率变化较大的界面,闪电先导容易趋向这些地方。因此,在河边遭雷击的情况比较常见,在海边、河边游泳易遭雷击。4、当在外旅游遇到雷暴天气避雨时,一定要留意避雨的亭子是否有防雷装置也就是常说的“避雷针”,方可避雨。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