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那首诗
答案:5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09 09:57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11-08 20:31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那首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污到你湿
- 2021-11-08 21:01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
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
原文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 媚秀丽的春天景色。两个黄鹂鸣翠柳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
一团葱绿中点染着两点鹅黄,一片青淡淡的蓝天里一行白鹭勾勒出一条白色的曲线。远处的山,衬托着近处的柳。高岸的屋映衬着门前的水,色彩鲜明和谐,引人入胜。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拓展资料: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
原文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 媚秀丽的春天景色。两个黄鹂鸣翠柳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
一团葱绿中点染着两点鹅黄,一片青淡淡的蓝天里一行白鹭勾勒出一条白色的曲线。远处的山,衬托着近处的柳。高岸的屋映衬着门前的水,色彩鲜明和谐,引人入胜。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拓展资料: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11-08 23:36
是两个?还是两只?
- 2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11-08 23:17
原文:两个黄鹂 翠柳,一行白路鹭上青天。
- 3楼网友:荒野風
- 2021-11-08 22:40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原名叫《浣花溪畔四首之三》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4楼网友:独钓一江月
- 2021-11-08 21:14
出自唐代杜甫绝句。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追问是不是有两首绝句追答杜甫这样的有四首,这只是其中一首追问能分别发给我吗?追答可以,下面就是这四首绝句
绝句四首(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绝句四首(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绝句四首(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四首(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追问是不是有两首绝句追答杜甫这样的有四首,这只是其中一首追问能分别发给我吗?追答可以,下面就是这四首绝句
绝句四首(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绝句四首(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绝句四首(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四首(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