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掉自私的性格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9 02:16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05-18 19:46
如何改掉自私的性格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5-18 20:11
人的一个重要本性是自私。总的说来,自私是天生的, 自发的, 诚实的;
而无私是后天学来的, 被迫的, 虚伪的。
自私不仅是人的天性,也是一切生物的天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小虫,
小虫吃植物,这些都是赤裸裸的自私行为。
人类为了自己利益杀害动植物,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顾虑的。即使在文明社会
人们不吃猫狗肉,也不过是因为这带来的损失不大(还有鸡肉猪肉牛肉可以吃),
而且猫狗满足了人类的某些感情需求。因此权衡之下,还是不食猫狗肉对人类更有利。
可以想象,哪一天如果人不吃猫狗肉就要饿死,绝大多数人是毫无疑问会吃的。
人们对昆虫是这样分类的:凡是对人类有益範就叫益虫,要保护;对人类有害的
则是害虫,要消灭。牛羊为人类提供肉和毛皮,因而被大量饲养;
豺狼危害人类和牛羊的安全,就被捕杀到几乎灭种。 标准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一切行为,
都是从人类的自私角度出发的。
更可笑的是,豺狼还被人类冠以凶残的恶名。其实豺狼何罪,它们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最基本的自私需求)努力罢了。比起豺狼,人类何止凶残十倍。
被视为凶残的狼,一旦归顺人类成为狗成为拍马屁的高手,却立刻被捧到“一动物之下,
万动物之上”的高度。看来不仅自私是天性,喜欢诬蔑敌人和被拍马屁(这两样与自
私有紧密联系),也是人的天性。
人类对动植物的态度,与独裁者对平民的态度,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
权力不受制约时自私本性的自然流露。
有些人反驳道:如果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那雷锋怎么解释,华盛顿怎么解释,
慈善行为怎么解释,良心与母爱又怎么解释?下文会一一讨论这些问题。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些很基本但是常被混淆的概念和现象。
什么是自私? 自私即满足自己的需求,以最小的付出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受益。
每人在自私索取的同时, 又希望别人都是无私的, 因为别人的无私直接或间接地使自己受益,意味着对自己私性的满足。
自私是人的本性,但表现出自私的人却是不受欢迎的。大家都不愿意与自私
的人交朋友,因为对方的自私,往往导致对自己利益的损害。不受欢迎意味着
失去别人的喜爱,支持与合作,通常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实利的损失。
因此,人们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为自己谋求私利,另一方面
想方设法要使别人(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利益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相信自己其实是
无私的,仗义的,为他人着想的
这两点是左右人们行为方式的最重要因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自私代表了人的基本属性,但很多人却不愿承认。
因为承认人人自私,暗示着自己也是自私的。而自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一个社会越是虚伪,承认人人自私或自己自私的人就越少。
承认人人自私,暗示着皇帝和统治阶层也是自私的;既然
统治阶层是自私的(即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大众的利益重要),他们就有受大众监督制约
的必要性。因此,为了不受大众监督制约,鼓吹
人性与社会的规律之所以难以把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有意无意得将事情的本来
面目隐藏起来,掩盖自己的动机,想方设法美化自己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有交往,就需要制订交往的规则。人性与社会活动的复杂导致了人际规则
和社会规则的五花八门:小有家规,班规,门规,帮规,族规,大有国家法规,
国际法规等等。
规则制订得再具体详细,也无法囊括人际与社会活动的所有可能情形。道德与信仰因而
成为调节......余下全文>>
而无私是后天学来的, 被迫的, 虚伪的。
自私不仅是人的天性,也是一切生物的天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小虫,
小虫吃植物,这些都是赤裸裸的自私行为。
人类为了自己利益杀害动植物,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顾虑的。即使在文明社会
人们不吃猫狗肉,也不过是因为这带来的损失不大(还有鸡肉猪肉牛肉可以吃),
而且猫狗满足了人类的某些感情需求。因此权衡之下,还是不食猫狗肉对人类更有利。
可以想象,哪一天如果人不吃猫狗肉就要饿死,绝大多数人是毫无疑问会吃的。
人们对昆虫是这样分类的:凡是对人类有益範就叫益虫,要保护;对人类有害的
则是害虫,要消灭。牛羊为人类提供肉和毛皮,因而被大量饲养;
豺狼危害人类和牛羊的安全,就被捕杀到几乎灭种。 标准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一切行为,
都是从人类的自私角度出发的。
更可笑的是,豺狼还被人类冠以凶残的恶名。其实豺狼何罪,它们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最基本的自私需求)努力罢了。比起豺狼,人类何止凶残十倍。
被视为凶残的狼,一旦归顺人类成为狗成为拍马屁的高手,却立刻被捧到“一动物之下,
万动物之上”的高度。看来不仅自私是天性,喜欢诬蔑敌人和被拍马屁(这两样与自
私有紧密联系),也是人的天性。
人类对动植物的态度,与独裁者对平民的态度,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
权力不受制约时自私本性的自然流露。
有些人反驳道:如果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那雷锋怎么解释,华盛顿怎么解释,
慈善行为怎么解释,良心与母爱又怎么解释?下文会一一讨论这些问题。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些很基本但是常被混淆的概念和现象。
什么是自私? 自私即满足自己的需求,以最小的付出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受益。
每人在自私索取的同时, 又希望别人都是无私的, 因为别人的无私直接或间接地使自己受益,意味着对自己私性的满足。
自私是人的本性,但表现出自私的人却是不受欢迎的。大家都不愿意与自私
的人交朋友,因为对方的自私,往往导致对自己利益的损害。不受欢迎意味着
失去别人的喜爱,支持与合作,通常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实利的损失。
因此,人们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为自己谋求私利,另一方面
想方设法要使别人(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利益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相信自己其实是
无私的,仗义的,为他人着想的
这两点是左右人们行为方式的最重要因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自私代表了人的基本属性,但很多人却不愿承认。
因为承认人人自私,暗示着自己也是自私的。而自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一个社会越是虚伪,承认人人自私或自己自私的人就越少。
承认人人自私,暗示着皇帝和统治阶层也是自私的;既然
统治阶层是自私的(即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大众的利益重要),他们就有受大众监督制约
的必要性。因此,为了不受大众监督制约,鼓吹
人性与社会的规律之所以难以把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们有意无意得将事情的本来
面目隐藏起来,掩盖自己的动机,想方设法美化自己的行为。
人与人之间有交往,就需要制订交往的规则。人性与社会活动的复杂导致了人际规则
和社会规则的五花八门:小有家规,班规,门规,帮规,族规,大有国家法规,
国际法规等等。
规则制订得再具体详细,也无法囊括人际与社会活动的所有可能情形。道德与信仰因而
成为调节......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