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是什么意思?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6 08:07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3-15 11:52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3-15 12:13
般若是智慧,愚和智慧是相对立的,所以般若和愚是绝对不能相应的,般若只会和智慧相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woshuo
- 2021-03-15 14:49
一切皆从心生
- 2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3-15 13:32
人的一念很重要,一念恶地狱门开,一念善天堂门开.修行之人既不求善也不入恶,无论善与恶都在六道中,唯求成佛才能离开六道.到阿弥陀佛极乐国去.
- 3楼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3-15 12:41
六祖慧能大师讲: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一念愚,不明心佛不二,心外求法,累劫无可出期;一念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心即佛,顿至佛地,“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 4楼网友:怙棘
- 2021-03-15 12:32
慧能认为,既然众生都有佛性,佛即在自性中,又何必向外去求?成佛只在一念间,这是一种何等简捷的功夫。“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在自性不动,名为禅。”
只是人有利、钝之分,有迷、悟之分,不是每个人都能顿悟的。
禅悟关系到哲学心理学中堂说的直觉、体验、灵感、想象、独创等,但非一般概念能涵盖,它与艺术思维能力有共通性。“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棒喝怒呵,无非至理。诗则一悟之后,万象冥会,呻吟咳唾,动触天真。”
悟能使诗人获得自己本心的创造能力,就像禅家所说“般若智”,本来就藏在他心中。倘若悟到,即刻心花开放,茅塞顿开,左右逢源,纵横自在。所以“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亦包括“渐修”和“顿悟”两个阶段。
禅可以一念悟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而诗却意翻空而奇巧,言征实而难巧。就是因为禅悟不需要语言,而诗却离不开语言。诗人必须要在熟读前人大量作品的基础上,通过直觉、经验领悟诗的精微规律。这一精微规律就如同禅家的正法眼藏,需要渐修的本领。
所谓技进于道,厚积工夫,都是禅家的渐修法门。吴可《学诗诗》写得最为形象:
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
不少诗人都承认,清心潜神的默照状态最能唤起诗的灵感:
学禅见性本,学诗事之余。二者若异致,其归岂殊途。
方其空洞间,寂然一念无。感物赋万象,如镜悬太虚。
不将亦不迎,其应常如如。向非悟本性,未免声律拘。(史浩)
学诗如学禅,所贵在观妙。肺肝剧雕镂,乃自凿其窍。
冥心游向外,何物可供眺?空山散云雾,仰日避初照。
旷观宇宙间,璀璨同辉耀。但以此理参,而自足诗料。
持以问观空,无心但一笑。(张汝勤)
这就是一种物我冥契的诗的境界,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也就是泯灭一切界限的禅的境界,廓尔而灵,本光自照;寂然而应,大用现前。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