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之难?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5-31 17:3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5-31 18:26
改革教育体制、改善人才结构、改变就业观念,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治本之策,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燃眉之急,各级政府尤其是省市政府人事部门应积极作为,努力架起高校毕业生通向用人单位的桥梁。比如,可以牵头组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其好处在于:一是帮助高校毕业生消除由于初次就业产生的恐慌心理,逐步适应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二是帮助高校毕业生在工作见习中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强化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熟悉职业规范,提高职业素养,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三是可以降低用人单位开发和培养人才的成本,增强用人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四是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本身也是用人单位,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选择留用合适的毕业生。见习的高校毕业生也可通过数月的实践,了解社会实际、工作实际,调整择业取向,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五是有助于提高人才利用率,节省社会成本。建设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应由人事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协同共建。
高校做好延伸指导服务工作。高校对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应在每年6月底至7月中旬发放择业证,毕业生凭择业证到所在省市主管部门办理见习手续。
确定毕业生见习基地。各省市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高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人数情况,按类别、分行业确定见习基地。可以从科研院所、新闻出版、通讯网络、中小学教育、旅游餐饮、医疗卫生、金融证券、交通运输、房产装饰、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电子电器、农林牧等行业以及创业成功的企业中,遴选出优质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
政府和见习单位共同承担见习期工资。见习期一般为半年左右,月工资可按目前高校毕业生试用期工资标准,一般为每月800—1000元。为调动见习单位的积极性,可由政府补助400元左右。这样,政府就能够以有限的补贴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制定扶持政策。对确定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的单位,可根据其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把单位技能培训项目向承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的单位倾斜安排;见习基地单位若安排见习高校毕业生就业,可给予适当补助;政府对见习优秀学员、作出突出贡献的见习基地单位给予奖励。
制定科学的考核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对见习单位和见习的高校毕业生,由省市人事部门进行监管。省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见习基地进行年终考核。进入见习基地的高校毕业生必须由学校推荐,学生和单位签订见习协议书。
加大政府专项投资。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应加大政府专项投资力度。今年,国家将拿出420亿元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建议各级政府从420亿元中争取一部分,再从再就业资金中筹措一部分,专门用于建设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
- 1楼网友:野慌
- 2021-05-31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