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炳文的人物成就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06:41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02-03 19:35
区炳文的人物成就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2-03 21:04
1983年,区炳文看中了古镇冈东村的一块地,做起了花木生意。1986年,古镇人看到花木市场的巨大商机,一下子涌现出100多家花木厂,处于花木事业高峰的区炳文却悄悄地退了出来,把目光转向了做灯。一个做灯的堂弟向区炳文传递了一个信息:灯饰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区炳文也了解到,中国内地其他地区的灯具比广东落后好几代,古镇生产出来的灯饰在中原一带非常受欢迎,于是他和另外两人凑了5万元,聘请了4名工人,买回一批简单的生产工具,在自己经营的冈东花木场划出一块地做灯,并成立了华艺灯饰厂。1994年,区炳文把大量资金转向第三产业,搞起了酒楼餐饮业。由于不熟悉酒楼餐饮业的运作,这次“隔行创业”使区炳文亏损严重。区炳文最终总结出“不熟不做”的经商信条,并且成为一条“准则”,华艺公司从此专心做灯饰。
1998年,区炳文率先在古镇灯饰企业中实行代理制。区炳文在董事会上提出代理制方案时,大家都感到毫无把握,因为当时古镇灯饰企业的质量意识还不是很强。后来,代理制还是实行了,当年便在中国发展了三四百个代理商。此时,在华艺内部,一场为质量而战的无声战争打响了。区炳文率先在一些生产环节中建立标准、提高质量,这些规定后来也成为同行的标准。企业同时加强产品检验制度,新产品设计出来要经过各种破坏性试验;产品从最原始的“黑坯”入仓起,每一道工序都要经一次检验,一盏灯从生产到包装出厂起码要经七八道检验工序。
1998年,区炳文率先在古镇灯饰企业中实行代理制。区炳文在董事会上提出代理制方案时,大家都感到毫无把握,因为当时古镇灯饰企业的质量意识还不是很强。后来,代理制还是实行了,当年便在中国发展了三四百个代理商。此时,在华艺内部,一场为质量而战的无声战争打响了。区炳文率先在一些生产环节中建立标准、提高质量,这些规定后来也成为同行的标准。企业同时加强产品检验制度,新产品设计出来要经过各种破坏性试验;产品从最原始的“黑坯”入仓起,每一道工序都要经一次检验,一盏灯从生产到包装出厂起码要经七八道检验工序。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