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大家一个问题,邮票背胶互相粘了,怎么弄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12:10
- 提问者网友:山高云阔
- 2021-04-05 06:44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邮票背胶互相粘了,怎么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19-04-05 17:31
放到冰箱冻一下试试。如果还不行,只能用水泡开了,这样背胶也就破坏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鸽屿
- 2019-07-30 15:40
一、序论
早期对邮票的构成,有六大要素之谈,即图案、面值、纸质、水印、齿孔、背胶。
图案是邮票的第一要素,没有印刷邮票之前就要从事图案的设计。面值是作为邮资凭证的体现,是构成有价票证的条件。纸质是邮票的载体。水印是纸质中隐含的图形或文字,或表示生产厂的代号,或专门设计的标志,它与纸的生产同步完成,故称有水印纸,主要目的是防伪。齿孔为了分撕方便,发明打孔机打孔后使之形成。背胶是为了用邮者的方便,在邮票背面刷上一层薄薄的胶水,便于粘贴。
这六种要素,都是集邮者研究的对象。图案、面值通过画面、文字来显示,可以一目了然。研究版式上的暗记、网目、异点则需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探其奥秘使之原形毕露。图案的刷色很复杂,也可借色谱来对照。纸质品种繁多,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国家,都各有不同的品种,通常多以厚薄、黄白、纹路来粗分,其中厚薄是在同一种邮票中相比较而言,要真正反映纸质的厚薄,则有纸张测微计。也有很多特殊的纸,如绢丝纸、粉面纸,多在邮票年鉴中有注解。水印可以迎光观察,如纸厚或图案色深的邮票不易观察时,可借助水印或光电水印检查器。齿孔排列的密度,可用齿度计(量齿尺)来测量其齿度。背胶也分厚薄、亮暗、黄白,但尚无任何一种测试背胶的工具。
二、背胶
在邮票的背面刷上一层薄薄的胶液,供用户润湿后便于粘贴,称为“背胶”。胶的主要成分是塑料,例如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碳多聚物。后来则是动物粘着剂,也见植物粘着剂 ,如糊精或阿拉伯胶。一些邮局则开始应用带粘性的塑料薄膜。
背胶的原文就是一个字“gum”,查阅英汉字典,作为名词有四种涵义:1、树胶、树脂;2、粘胶、胶质物;3、橡皮糖;4、口香糖。中国早期邮人将它译成“背胶”,实在很高明。
邮票的背胶通常是指“干性胶”。从胶的原料而言,可分三大类:植物质,如玉米胶、阿拉伯胶;动物胶,如皮胶、骨胶;化学胶,如聚乙烯醇胶(pva)。早、中期邮票多采用动、植物胶,以植物胶为主,胶质厚,多带黄色或微黄色,抗潮性能差,故早、中期成版的邮票都衬有蜡纸,以防粘连。近期邮票多采用化学胶,胶薄而白,粘性与抗湿性均强,为当代邮票广泛采用,成品无须衬隔蜡纸。
从黑便士邮票问世时印刷便有背胶,故传统观念,都把背胶视为邮票要素之一。这也体现当年在设计邮票时设想很周到,按现代的概念是具有群众观点。为了使群众了解,还在黑便士票全张的边纸上注明“湿润票背时,小心勿使脱胶”,提醒人们注意。
三、有胶与无胶
邮票背面刷有胶的薄膜者称为“有胶”(票)。规定刷胶的邮票,如发现无胶者被视为未完成的邮票(半成品),一旦落到集邮者手中,就称为漏胶。如果事前规定不刷胶的邮票称为“无胶”(票)。既然背胶是邮票特征之一,为什么又出现无胶的邮票呢?原因很多,如:有些国家气候特别潮湿而不刷胶;由于战争环境,物资匮乏而无力刷胶;因某种面值邮票急于使用而临时免刷背胶。此外还有两种原因变有胶为无胶:一是邮票因受水浸粘连,只好洗去,变成“洗胶”(票);二是收藏者为了便于保管,故意将背胶洗去,称为“去胶”或“废胶”。这两种洗去背胶的新票,在交换或让售中要降低价格,虽无背胶,但不能称“无胶”。对于官方发行的无胶邮票,目录中多加附注,是名副其实的“无胶”。
四、胶的色、香、味
背胶的颜色有黄有白,这是胶的本身质地所决定,如植物胶带黄色,化学胶呈白色。润湿背胶时,经常有人图方便(有时也找不到水),用口水使之润湿,因之对背胶的要求要无色、无异味、无毒性。但也有有颜色的背胶,称为“色胶”,是在胶液中加入可溶性的色素而成,如玫红色。也有在胶液中加香味剂和甜味剂,称 “香味邮票”或“甜味邮票”,如加入薄荷就有清凉感,但采用者不多,加色加味的添加剂,都要符合无毒的要求。
胶的厚薄,也与胶的质地有关,如动、植物胶质厚,化学胶质薄。但在配制时,由于水分含量的多少也会造成厚薄现象,刷胶的方式与涂刷速度的快慢也有关系。如胶太薄则不易粘牢。我用过《民居》30分票,就因胶质太薄,润湿后无法粘牢,还得再用胶水补救。
五、胶的破坏
邮票讲求品相,背胶完整与否,也是评价邮票的一个方面。完整的背胶称为“原胶”,新票和全新票,原胶至关重要。背胶常受外界气候变化(以动、植物胶较多)产生各种瑕疵,如气候特别干燥,会产生自然脱胶、裂胶现象;气候炎热潮湿会溶胶,使纸质泛黄,导致有些刷色(如大红色)变黑,或受潮后发生霉变。这是背胶在保存中带来的麻烦,故要求将邮册直放,置于干燥通风处。特别是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尤其要注意,邮人多数把邮票放在有吸湿剂的铁箱中密闭贮存,过了梅雨季节才取出。
这里还要提一个问题,就是早中期邮票在保存时多采用贴“胶水纸”的方法,将邮票贴在贴票簿中。由于胶水纸直接接触背胶,所以早、中期的新票保存原胶的极其少见,有的因多次移动贴票簿,出现双层甚至三层的胶水纸,给背胶的品相带来伤害。这与当时护邮用品很少有关,故用胶水纸方式粘贴邮票还是比较先进的方法(比将邮票直接贴在本子上无法移动为佳),所以对待早期的背胶品相要放宽尺度。在拍卖邮票目录上分为从未贴胶、轻贴胶、重贴胶三个档次来评估其价格。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苛求早、中期票的背胶必需完整而放弃购进,定会错过某些难觅的邮票而终身遗憾。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