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题。
挂在树梢上的风筝
随便走到哪里,大自然都是美丽的。
但我还是喜欢故乡的山和故乡的水哩。
还是远在宝岛台湾的时候,还是早在三十年前青春的岁月,我就常常思念海峡对岸我的故乡的那座无名的小山了。
而特别使我难忘的,是山顶上的那株古老的大榕树:青枝绿叶,亭亭如盖,而且还悬垂着潇洒的长长的胡须。真犹如一位登高而望归人的老者哩。
我的故乡是平原。从外地回来的游子望见山顶上那株高高的老榕树时,他就知道:快到家了!
记得,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飞机的空袭,我读书的学校,疏散到附近的县上去了。寒假或是暑假回家时,我和同学们,三五成群,在长而懒散的公路上走着,走着,疲乏而又单调地行走着。忽然之间,有谁最先发现了那山顶上的老榕树——虽然,还仅仅只是个蒙蒙的影子,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到家了!”于是我们都争先恐后地加快了脚步,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有劲。老榕树的影子也越来越看得更清楚了。——真像一位登高而望归人的老者呢……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带上几本书作枕头,一个人躺在大榕树下面的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幻想。阳光下,淡淡的野花的香味,像故乡的米酒一样令我沉醉。
我更记得,在每年春节后的几天,我故乡有放风筝的习惯。而山顶,就是孩子们比赛的地点。各种款式的风筝,一个比一个放得更高。我的彩色的蝴蝶风筝,在辽阔的天空中,显得特别的轻盈。
但是,很不幸。有一次,在收线的时候,我的蝴蝶,一下子被大榕树的树梢缠住。线扯断了,风筝却飘飘荡荡地挂在那里……
多少年已经过去了。我离开故乡,越来越远,也越来越久了。但是,我却一直觉得,我的风筝,好像还依然挂在那株大榕树的树梢上呢。
在台湾,每当我想起我的故乡,我就一定会想起那座无名的小山;一定会想起那株古老的老榕树;也就一定会想起似乎还依然挂在那树梢上的我的风筝。
于是,我就有着一种难以言喻而又难以排遣的痛苦的思念和思念的痛苦。好像,我的游子的心,也挂在那海峡对岸的遥远的树梢上一样……
台湾是多山的。从北部的大屯山、中部的阿里山,到南部的鼓山、旗山,我都去过。这些海外名山,也的确各有特点。但我仍然无法忘情于我的故乡的那座无名的小山。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种思念之情,是越来越强烈了。
是一九五三年的春天吧?有一个周末,我同妻到台北水源地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去散步。我们沿着浅草的小径,一直走到了山顶。然后,我们就在一株开满红花的凤凰木下休息。我突然感到,我好像又回到了海峡对岸的我的故乡了,好像我正躺在那座无名的小山上,躺在那株古老的榕树下面……
我很自然地举目望了望树梢:红色凤凰花,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了。
但是,我的风筝呢?那挂在树梢上的彩色的蝴蝶,它在哪里?
后来,我终于回到祖国的大陆了。
记得,在我有幸返乡探亲的路上,我一夜都没有睡好。我听着列车员报告一个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站名,我知道,故乡近了,近了。虽然,在夜里,我看不见我心中的那座无名的小山,那棵古老的榕树;但是,我多么想再像当年那样背着书包,一面跑一面欢呼着:“到家了!到家了!”
老。
然而,时间无情,我毕竟是个大人了。人生的波折,甚至使我更早地成熟,更早地衰老。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我的感触,应该说,是远比当年要复杂得多啊!
一早,我特地去看了那座无名的小山,就像我故乡的面貌一样,小山也变了,变得更美了:一条一条的梯田,整整齐齐。山顶上那株古老的榕树,依然是青枝绿叶,亭亭如盖;依然是悬垂着潇洒的长长的胡须。我深情地抚摸着我曾经如此思念过的老榕树,我的心中充满着一种难以自已的激动。我回头望望山下,一片金黄的菜花。灰色的城墙,已经拆掉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一幢红瓦的楼房。往日的公路,已经铺上了石渣柏油的路面;而从来没有过的铁轨,也一直通向了远方……
这不就是我从前曾经有过的幻想吗?当我用几本书作枕,躺在这老榕树下面的草地上的时候。
但是,我仍有着一种难以言明而又难以排遣的寂寞之感:我的那个挂在树梢上的风筝呢?它在哪里?我举目凝望着云天远处,而又陷入了沉思。
我仿佛看到,看到了海峡彼岸台北市水源地附近的那座小山了。
我更仿佛看到,小山顶上的那株凤凰木了:在微风中,它的红色的花朵正轻轻地摇动。一朵一朵的红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又仿佛幻化成,幻化成了我那失去的风筝……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主要借助哪些事物来描写少年时代的生活?
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怎样理解这条线索?
3.指出文中第四段和十三段画线句的表达方法和表达作用。
4.文章以第十六、十七两段中间为界自然分开,这两部分的思路各围绕什么展开?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第十九段中画线的句子,谈一谈这一“复杂”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至少三种)
6.家乡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是感情最深厚的地方,请用一段有文采的话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理解与感受。(可用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