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左右大臣说:“ 晏婴,是齐国能说善辩的人,他现在将要来到我国,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好呢?”大臣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人做什么的人?’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楚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窃的罪。’”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卫士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是什么人?”(卫士)回答说:“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枳,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水土不同。这个人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是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