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驻守边关的战士们一封信100字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1 10:45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11-30 18:07
至驻守边关的战士们一封信100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11-30 18:51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叫做《塞下曲》 李白写的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诗中所指的天山,其实并不是如今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而是指的祁连山脉,绵延横亘于甘肃、青海两省之间的广大区域。匈奴语称天为祁连,海拔高,气候恶劣,祁连山主峰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夏历五月,时逢夏至、小暑两个节气,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可是在祁连山上,只有皑皑的白雪,哪里有烂漫的春花,这是一个非常人所能想象的冰冷的世界。诗人举出"五月"是想告诉人们,盛夏之际,尚且如此寒冷,其余春秋冬三季,其寒可知,这是举一反三、以少见多的手法,在诗歌中是经常运用的。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虽然将士们直到夏天仍然在经历严寒,但是他们心中却未必没有对春天的渴望。笛子原来是羌族的乐器,到了唐朝时,已经在广大中原地区非常流行了,而《折杨柳》本是乐府横吹曲辞中的曲目,内容多叙离别愁思。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用羌笛演奏的《折杨柳》曲调。此诗中的"折柳"一词语意双关,从字面上看是讲将士们长年驻守在祁连山上,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春风杨柳的景致,所以只能演奏起《折杨柳》的曲子,而真正的春风是不可能吹到他们身边的。更深层的含意则是《折杨柳》这支古乐府所暗含的深刻历史内涵了,这支古曲是这样唱的:"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也就是说,从字面上的意思,我们今天的读者都能够了解,边关上是没有春风的寒冷世界;但是当古时的边关上响起《折杨柳》的曲调时,那会牵动多少热血男儿对家乡的思念呀。中唐边塞诗人李益有一首《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名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就是李白这两句诗的最好注脚。只不过,李益的诗写于中唐,国力已衰,所以在不经意间,把边关将士们那种因国运而影响的士气也全部带出,使人读了倍感凄凉,而李白正处大唐盛世,所以笔底风云际会,豪情万丈,同是一种境况,却显得洒脱奔放而不见哀怨罢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金鼓,军中乐器,用金属制成,战时敲击用以号令将士停止进攻,所谓鸣金收兵。鼓是战鼓,敲响战鼓就是向敌人发起进攻的号令,所谓一鼓作气。鸣金击鼓,节制进退,可见军纪严明,虽言"晓战"但是终日行军厮杀,已俱在不言中了,同样是举一反三的手法,不能机械地理解成只在拂晓出战。白天战士们浴血奋战,为了保卫国家,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晚上睡觉时,也不敢有丝毫松懈,也许说"宵眠枕玉鞍"更合乎情理,但是不用"枕"而用"抱"字却更加传神,烘托出军营中枕戈待旦的高度警备,似乎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将士们马上就会一跃而起,抱起"玉鞍",跳上马背,给侵犯者以迎头痛击。这一联虽然只有十个字,但是一"晓"一"宵",就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读了不禁肃然起敬,为之击节赞叹!
全诗至此六句直下,一气呵成。如何收尾,李白是颇下了一番斟酌的功夫的。果然,在结尾一联,诗人将笔锋一转,不再继续前面的描写,而是用了一个典故,以抒情做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是借用了西汉傅子介的故事。楼兰,汉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罗布泊以西,在通向西域的通道上,汉武帝通西域,使者经此地至大宛等国,现尚存古城遗迹。由于楼兰王贪图财物,屡次杀害西汉往来的使者,西汉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傅子介受霍光派遣,计斩楼兰王,为国除害立功。"愿"是一个情态动词,再加上"直为"一词,语气直截了当,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赤胆忠心,使全诗在极其高昂振奋的情绪中戛然而止。
这首五律,完全没有按照一般律诗起承转合、两句一换的规律,而是随着诗歌内容本身的要求而展开的,分成一种十分少见的前六后二的结构。前面三联六句是全方位描写边关,第一联"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是恶劣的气象条件,第二联"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是战士的以苦为乐,第三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是残酷的战争洗礼,经过以上的烘托铺垫,结尾一联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更加显得慨当以慷,豪情万丈,前后呼应,相反相成,真有一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大无畏气概。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首叫做《塞下曲》 李白写的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诗中所指的天山,其实并不是如今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而是指的祁连山脉,绵延横亘于甘肃、青海两省之间的广大区域。匈奴语称天为祁连,海拔高,气候恶劣,祁连山主峰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夏历五月,时逢夏至、小暑两个节气,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可是在祁连山上,只有皑皑的白雪,哪里有烂漫的春花,这是一个非常人所能想象的冰冷的世界。诗人举出"五月"是想告诉人们,盛夏之际,尚且如此寒冷,其余春秋冬三季,其寒可知,这是举一反三、以少见多的手法,在诗歌中是经常运用的。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虽然将士们直到夏天仍然在经历严寒,但是他们心中却未必没有对春天的渴望。笛子原来是羌族的乐器,到了唐朝时,已经在广大中原地区非常流行了,而《折杨柳》本是乐府横吹曲辞中的曲目,内容多叙离别愁思。如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用羌笛演奏的《折杨柳》曲调。此诗中的"折柳"一词语意双关,从字面上看是讲将士们长年驻守在祁连山上,根本见不到内地那种常见的春风杨柳的景致,所以只能演奏起《折杨柳》的曲子,而真正的春风是不可能吹到他们身边的。更深层的含意则是《折杨柳》这支古乐府所暗含的深刻历史内涵了,这支古曲是这样唱的:"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也就是说,从字面上的意思,我们今天的读者都能够了解,边关上是没有春风的寒冷世界;但是当古时的边关上响起《折杨柳》的曲调时,那会牵动多少热血男儿对家乡的思念呀。中唐边塞诗人李益有一首《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名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就是李白这两句诗的最好注脚。只不过,李益的诗写于中唐,国力已衰,所以在不经意间,把边关将士们那种因国运而影响的士气也全部带出,使人读了倍感凄凉,而李白正处大唐盛世,所以笔底风云际会,豪情万丈,同是一种境况,却显得洒脱奔放而不见哀怨罢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金鼓,军中乐器,用金属制成,战时敲击用以号令将士停止进攻,所谓鸣金收兵。鼓是战鼓,敲响战鼓就是向敌人发起进攻的号令,所谓一鼓作气。鸣金击鼓,节制进退,可见军纪严明,虽言"晓战"但是终日行军厮杀,已俱在不言中了,同样是举一反三的手法,不能机械地理解成只在拂晓出战。白天战士们浴血奋战,为了保卫国家,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晚上睡觉时,也不敢有丝毫松懈,也许说"宵眠枕玉鞍"更合乎情理,但是不用"枕"而用"抱"字却更加传神,烘托出军营中枕戈待旦的高度警备,似乎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将士们马上就会一跃而起,抱起"玉鞍",跳上马背,给侵犯者以迎头痛击。这一联虽然只有十个字,但是一"晓"一"宵",就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读了不禁肃然起敬,为之击节赞叹!
全诗至此六句直下,一气呵成。如何收尾,李白是颇下了一番斟酌的功夫的。果然,在结尾一联,诗人将笔锋一转,不再继续前面的描写,而是用了一个典故,以抒情做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是借用了西汉傅子介的故事。楼兰,汉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罗布泊以西,在通向西域的通道上,汉武帝通西域,使者经此地至大宛等国,现尚存古城遗迹。由于楼兰王贪图财物,屡次杀害西汉往来的使者,西汉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傅子介受霍光派遣,计斩楼兰王,为国除害立功。"愿"是一个情态动词,再加上"直为"一词,语气直截了当,充分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赤胆忠心,使全诗在极其高昂振奋的情绪中戛然而止。
这首五律,完全没有按照一般律诗起承转合、两句一换的规律,而是随着诗歌内容本身的要求而展开的,分成一种十分少见的前六后二的结构。前面三联六句是全方位描写边关,第一联"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是恶劣的气象条件,第二联"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是战士的以苦为乐,第三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是残酷的战争洗礼,经过以上的烘托铺垫,结尾一联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更加显得慨当以慷,豪情万丈,前后呼应,相反相成,真有一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大无畏气概。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