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对就业市场时应着重提高哪几方面自身素质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19:50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03-04 01:51
大学生应对就业市场时应着重提高哪几方面自身素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3-04 02:23
一、提升思想意识,有较好的分析能力;
二、具备扎实的行业基本功,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积极主动,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为人肯付出,有团队协作能力;
五、守时;
六、保持健康。
二、具备扎实的行业基本功,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积极主动,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为人肯付出,有团队协作能力;
五、守时;
六、保持健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3-04 04:38
书上有
- 2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3-04 03:40
大学加强大学生“软能力”培养的途径
大学生培养问题,特别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软能力”培育是当前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软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学校的重视,也需要个人日常积累。
1、大学在课程设置上要为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目前,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把研究性学习提到了突出的地位,但由于研究性学习本质上很难用书面考试来统一评价,学校就不会真正重视研究性学习,往往只把它当做可有可无的装饰和花边。正因为在小学、中学、高中阶段缺乏研究性学习能力,导致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而在美国,研究性学习得到整个美国文化背景的有力支持,政府专门发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内容分别针对小学生、中学生、成人。其中规定从6岁就开始对孩子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从小学就让学生进行与就业有关的12种能力、60余项指标的训练。美国的中小学定期举办“职业活动周”,请各行各业的家长来学校介绍各种职业,书店里也有许多职业介绍和指导的书籍。美国中产阶级的精英们更是对孩子的未来职业精心规划。美国学校和社会各界还给学生提供各种职业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服务和打工,让学生获得职业经历,使学生有一个较长的职业预备期。既有学历,又有长期职业经历的学生,当然在职业市场上有超强的竞争力。美国学校在课堂上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培育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又在课外鼓励学生以职业规划为核心锻炼职业能力,从童年就开始进入职业预备期,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培养出的学生当然更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3]。我国大学生最缺乏的也正是这两方面的能力。正因为在小学、中学、高中阶段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职业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到大学后,大学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大学更多关心的是大学生的“硬能力”如何培养与提高,很少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因此,导致学生在求职前,本身究竟应当具有什么素质和能力,并不清楚。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市场的要求日益挑剔。因此,大学不仅要教会大学生专业知识,在“软能力”的培养上,大学也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大比例,提高学生“软能力”的培训也应正式进入课堂,以便帮助学生能提前了解企业流程、了解企业用人标准等,强化学生不足的方面,对于学生毕业后直接上手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我们辽宁工学院在课程设置上,为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如先后开设了就业指导、创业学、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秘书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等人文选修课,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修满4学分的人文选修课。此类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如何设计职业前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提供了相对科学的依据。同时,我校从200级学生开始,要求学生毕业前必须有2学分的创新学分方能毕业,这一制度从主观上激发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研究意识、动手能力的充分展现,学生综合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2、大学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要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培养
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力,为学生自身能力的展现搭建平台。集体项目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个体项目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想象力、实践能力等。我们辽宁工学院近年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软能力”逐步得到提高。通过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竞赛、电子大赛、计算机知识竞赛、汽车模型制作竞赛等专业竞赛以及文体竞赛的开展,不仅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在比赛中更多的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与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作能力;通过英语竞赛、数学能力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个体竞赛,为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立思维、独立创新能力提供平台;通过各种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了解社会,为就业提前做心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
3、大学要鼓励学生注重自身“软能力”的提高
不论何种能力的提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软能力”的提高,更是要靠生活中的日常积累。因此,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个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提升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磨砺自己,不断培养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吃苦精神、诚信品质,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
4、大学生“软能力”的提高是社会综合任务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不光是大学单方面的努力所能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政府、企业等部门单位的支持和帮助。如学校与政府、企业联合起来,举办招聘模拟、提供职前实习等服务。由此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身差距,及时调整心态,正视自身素质。
5、家庭也要重视孩子“软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关爱的中心。他们自我意识较强,考虑问题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合作能力相对较弱。同时由于生活大多比较优越,学生对创业途中的困难和艰辛往往认识不足,急于求成,欠缺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孩子吃苦精神、诚信品质、高尚道德、创新意识、独立思维、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