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为什么过生日一定要吃面条和鸡蛋呀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6 06:08
- 提问者网友:聂風
- 2021-02-15 06:31
有什么典故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2-15 08:01
圆满与长寿
这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源起"汤饼会"。"汤饼"是面条的另一种叫法。汤饼会本是古代的一种庆贺诞育的礼仪:婴儿出生三日或满月时,亲友们前来祝贺,主人家则举办宴席答谢,其中照例应有一道汤煮面条,故称汤饼会。此后,这道食品又成为每次生日祝贺宴会上所必备,它最初的意义应该是对出生之喜的纪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变为对长寿的预祝。《新唐书·玄宗王皇后传》载,开元时,王皇后恩宠渐衰,颇不自安,某日向丈夫哭诉说:"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是说唐玄宗处藩邸时,其丈人王仁皎(阿忠,王皇后对其父仁皎的称呼)曾经用一件短袖上衣(半臂)换来一斗面粉给他做生日面条。由此可知,第一,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至少在唐代已经流行;第二,这种习俗应是从"汤饼会"的祝诞礼仪孳生出来,故名"生日汤饼",含祝寿之意。
这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源起"汤饼会"。"汤饼"是面条的另一种叫法。汤饼会本是古代的一种庆贺诞育的礼仪:婴儿出生三日或满月时,亲友们前来祝贺,主人家则举办宴席答谢,其中照例应有一道汤煮面条,故称汤饼会。此后,这道食品又成为每次生日祝贺宴会上所必备,它最初的意义应该是对出生之喜的纪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流变为对长寿的预祝。《新唐书·玄宗王皇后传》载,开元时,王皇后恩宠渐衰,颇不自安,某日向丈夫哭诉说:"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是说唐玄宗处藩邸时,其丈人王仁皎(阿忠,王皇后对其父仁皎的称呼)曾经用一件短袖上衣(半臂)换来一斗面粉给他做生日面条。由此可知,第一,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至少在唐代已经流行;第二,这种习俗应是从"汤饼会"的祝诞礼仪孳生出来,故名"生日汤饼",含祝寿之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青灯有味
- 2021-02-15 10:22
其实应该吃鸡蛋的人本不是过生日的人,而是过生日的人的母亲,但是因为母爱的原因而改变了.只要是有人过生日的时候,过生日的那人就要到母亲的那里跪拜的,感 谢母亲把自己降生来世上,而且要拿最好的东西去孝敬母亲.在当时就只有鸡蛋是算最好的东西了。所以,过生日要吃鸡蛋就这样成为了习俗(对于那些母亲已经过 世就的到墓地拿鸡蛋祭奠),但是当时的条件十分的艰苦,连饭都吃不饱的穷人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饿的厉害就偷偷的把鸡蛋给了孩子吃,而鸡蛋是有营养,又便宜 的食物,而且有很多好的含义,作滚运、鸡蛋是圆的,剥开后蛋青白白嫩嫩很是干净,蛋黄也是圆的,孩子过生日吃一个代表着这一年象鸡蛋一样无暇,并且最重要 的是这一年象鸡蛋一样“骨碌”就过了,无病无灾,顺顺利利。以后就传开了.后来的母亲们都被她感动了,都一一效仿着她.因此,传了下来。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源起汉代,说起来还是误会所致。有一天,汉武帝与几个近侍闲聊长寿之道。甲说”人的脸长,寿缘就长”,乙说”人中长一寸,可活一百 岁”。东方朔笑道:”怪不得彭祖骨瘦如柴,人中倒有八寸。”汉武帝不信:”哪有这等怪模怪样的人?”东方朔说:”脸长就长寿,人瘦脸就长,可知彭祖一定是 瘦子了。人中长一寸,可活一百岁,彭祖活了八百岁,他的人中想必有八寸之长了。”汉武帝笑痛肚皮,那两个首倡歪论的近侍也羞惭不已。此事传到宫外后,竟有 人把东方朔的”冷面滑稽”真当一回事了,而且把”脸”传成”面”,把”瘦”传成”寿”。于是”脸长人瘦”就成了”面长人寿”,并由此演绎出吃长面条祝寿的 习俗。有些人还特别讲究把面条切成八寸长,那就是想要寿比彭祖了。有人认为,这个故事能从民俗语源学的角度揭示过生日吃面条的寓意,以面条的亦长亦瘦 (细)的特点,作为长寿的象征。
- 2楼网友:鱼芗
- 2021-02-15 10:06
过生日吃面条,又叫长寿面,因为面条又长又薄(薄的意思是瘦,而瘦则与寿同音) 至于鸡蛋,我们没有这个习俗,我只知道生孩子煮鸡蛋染上胭脂分送亲朋,叫做喜蛋。还有煮鸡蛋又叫煮龙蛋=龙胆,吃了就表示胆子大的意思。
- 3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2-15 09:08
为什么外国人过生日非要吃蛋糕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