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后几回合宝玉出家的资料
要求起因经过结果什么的 再加点重要情节概述 就差不多了
望好心人帮我整理整理 找找看 我没读过 实在不会找
知己黛玉已死,看到了这个封建社会的无可救药,贾母等亲人也不在了。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决定遁入空门。也应了自己曾经说过的“你们要是死了,我就做和尚去。”书中所述中宝玉在中乡魁贾家又沐皇恩后出家,我认为是其完成了自己的责任。便可以放心的离去了。至于遗弃宝钗是因为,宝玉本身就不是一个可以用封建社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人,他也无法背叛与黛玉的爱情。
情僧,指出家后的宝玉。其实,称宝玉为情僧,决非仅仅因为他重儿女情,因为黛玉之死,爱情幻灭那么简单的缘故。
佛教把众生称为有情众生,而宝玉不管是出家还是不出家,同样都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出家,是一种大爱,大悲;不出家,他也决不是仅仅只重儿女之情的一个男孩。
宝玉爱下人,爱他人,心里装着别人。除了极少的发火之时,宝玉对所有的人,不管是奶妈丫头,还是父母祖母,也不管是恋人还是普通人,都是充满慈爱和和悲悯的一个人。
宝玉的爱是真诚的,慈悲也是真诚的,对人是平等的。就算对家中的下人,宝玉也是处处充满怜悯和同情。比如下雨了,他只顾催着一个丫头回屋,自己被雨淋得透湿都顾不得.甚至包括他对偷人家镯子的坠儿,偷了茯苓霜的丫头等等……
和宝玉一样,贾府也有一个怜贫惜老者___贾母.动辄"可怜见儿的",其实,贾母所谓的慈悲却只是表面的,虚伪的,做给人看的.比如她听说袭人因死了母亲而出园子去了,没有服侍宝玉,就显得很不生气,而且还说三道四的。
刘姥姥进大观园,原是老着脸变相乞讨去的。这一点,整个大观园的人没有一个人心里不清楚.也因此,大家都取笑和轻视她,认为她“粗俗”.这里面,取笑刘姥姥最损的一个人就是黛玉.张口闭口"母蝗虫".可是,宝玉对这位穷苦粗俗的乡下穷老婆子,也一样充满同情和爱心——比如,当清高过洁的妙玉听说刘姥姥竟然用她珍藏的贵重的杯子喝了水时,直气得伸手就要砸碎那杯子,被宝玉一把拦住,又求妙玉把杯子赏了刘姥姥。
宝玉知道一个成窑杯子的珍贵,所以,心里想的是设法施舍给刘姥姥,使她一家老少能得以渡过危困 这样的慈悲和爱心,对于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王公家的子弟来说,极是难得的。
宝玉的爱心,不仅只是对自家姐妹父母亲人,在他眼里,众生都是平等的,他的悲悯和爱心,正是佛的精神。所以,宝玉之被称为情僧,决非仅仅只是因为太重儿女之情,黛玉之死,是促使他最终出家的原因,但决不仅仅只是唯一的原因,不仅仅是唯一的情.
宝玉出家的直接原因,绝不是因为儿女情.儿女情只是一个众因之中一因.看破万事万物皆虚,才使得业因成熟的宝玉勘破五苦根本.这里,除了黛玉之死一因之外,众钗的苦,人生美的毁灭,还包括他眼见如迎春探春二姐三姐金钏可卿晴雯香菱等等等等诸多女儿命运结局的悲苦,大一种大无奈,一种大悲悯下,终于导致了悟透世事真本后,走向一条他认为真正能解脱众生苦难的道路
宝玉是一个充满大慈悲大悯爱者,他注定不属于世俗中的哪一个女人。他命中注定属于天下四海芸芸众生___他的性格充满了太多的爱,太多的悲悯,太多的怜惜,这注定使他被爱和苦纠缠,也最终使得他像佛祖释迦当年一样,最终要出家为僧,参悟救渡众生的真理,成为有情圣僧,济度天下受苦的众生。
所以,宝玉这样充满大爱大悲悯之人,他的沉重和忧伤远非人们所想象,因而,他便注定要出家成为佛徒。
宝玉出家 贾宝玉出家
笔者平时交往中,出家的僧侣也大有人地,且不说前辈僧人如明旸、贯澈等,尤其是那班年轻比丘,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斯文高洁,各有性格,别具情怀。
古人说,看破红尘,往往出家为僧。这话颇有道理。笔者曾经问过好多比丘,何以年纪轻轻,便谢别红尘,削发为僧?回答是有的受家庭崇佛影响,有的心仪佛门清净,有的因看不惯世道混浊,当然其中也不乏经历了一番梦幻之后,看破红尘,最终遁入佛门,在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中伴我此生的。
说到经历一番梦幻之后,自然使人想起《红楼梦》里的那个贾宝玉。《红楼梦》最后一回,且说贾政扶着贾母灵柩,贾蓉送了秦氏、凤姐、鸳鸯的棺木,到了金陵,先安了葬。贾蓉自送黛玉的灵也去安葬。贾政料理坟墓的事。
一天,贾政接到家信,看到宝玉、贾兰得中,心里欢喜。后来看到宝玉走失,又生烦恼,只得赶快回来。在道儿上,贾政又闻有恩赦的旨意,又接家书,果然赦罪复职,更是心生喜悦,日夜兼程。
不久,贾政行到毗陵地方,天气乍寒下雪,泊舟在一个清净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投贴辞谢朋友,船中只留一个小厮侍候,自己留在船里写家信,写到宝玉之事,便在思想中暂时停下笔来。这时,贾政抬头,忽然看到船头前面微微的雪影里,有个身披大红猩猩毡斗篷,光头赤脚的青年人向着他倒身下拜。贾政不知是谁,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可是那人已经拜了四拜,起来打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
贾政大吃一惊,忙问:“可是宝玉么?”
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
贾政又问:“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
宝玉未及回答,只见船头边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着宝玉便说:
“欲缘已毕,还不快走!”
说着,三人飘然登岸而去。贾政不顾路滑,急忙赶来,哪里追赶得上?这时只听他们三人中不知是谁作歌道: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我所游兮,鸿蒙大空。
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
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贾政一面听着,一面断续赶去,转过一个小坡,倏然不见。这时,只见贾政心虚气喘,惊疑不定,还要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
在续作中,高鹗揣摩曹雪芹创作意图,让贾宝玉出家为僧,跟着一僧一道,在一片白茫茫旷野中不知所终,唤醒多少人间痴迷,红灯绿酒,怨女痴男,百年俄顷,转眼成空。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人事无常,执迷的患得患失,百般感叹;看穿的宠辱不惊,一任他云烟过眼,自生自灭。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从贾宝玉出家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看,似乎并未经过一番穷困潦倒的生涯,然后才毅然归佛的。此话怎讲?我们且看《红楼梦》第三回,后人有《西江月》两词,批宝玉极恰,词的第二阙起首两句:“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说明曹雪芹原先打算,准备对于历经富贵,后来又家道中落的宝玉,在出家之前,先要让他过一段“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穷日子,才最终入手空门。要是果真如此,那么续作者高鹗在安排宝玉出家时,假如略花些许笔墨,让宝玉围着破毡归依我佛,岂非更有看头?为此,鲁迅在《<绛洞花主>小引》中评论宝玉出家说:
但在作《红楼梦》时的思想,大约也只能如此;即使出于续作,想来未必与作者本意大相悬殊。惟披了大红猩猩斗篷来拜见他父亲,即令人觉得诧异。
我们这里且再照应到宝玉父亲贾政。在《红楼梦》里,贾政是个维护儒家道统的顽固人物,不过尽管如此,可是到了后来,他也毕竟略有所悟:“我心里便有些诧异,只道宝玉果真有造化,高僧仙道来护佑他的。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教我才明白。”
老太太被哄十九年,毕竟是幸福的。被洪也有被哄的好处,并不全然是坏事。在《红楼梦》里,老太太可谓是富贵寿考,福禄善终的象征,而社会上真正有福如老太太的,实在并不太多,而更多的则是在忽喇喇即将倾倒的大厦里各自的挣扎,死的死,散的散。所谓毕生追求的爱情幸福,无非是水月镜花,恼人一场而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宝玉为什么选择出家
原是顽石,不在红尘之中,得以进得世间,不过是一番历练。繁华享尽、富贵看终,方明白繁华富贵不过一梦。总还是回自己本来的好。
始从何来,终回何去。
不过是回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