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管理学)
- 提问者网友:自食苦果
- 2021-03-08 02:54
1.有效的控制标准应满足( )。
A可行性
B前瞻性
C不可更改性
D一致性
E定量化
2.在控制的基本过程中,衡量实际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A衡量什么
B制定标准
C如何衡量
D由谁衡量
E衡量时间长度
3.管理控制的性质有( )。
A整体性
B指导性
C为人性
D动态性
E适度性
4.控制的类型按控制主体分为( )。
A预先控制
B直接控制
C现场控制
D间接控制
E事后控制
5.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 ( )。
A制定计划
B确定标准
C衡量绩效
D诊断原因
E纠正偏差
6.控制的目标有( )
A作业
B技术
C信息
D组织绩效
E 管理
7.对组织绩效进行评价的基本方式有( )
A组织目标法
B系统方法
C目标管理法
D战略伙伴法
E财务评价法
8.下列哪几项是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 ( )
A灵活性
B战略高度
C多重标准
D适时性
E纠正行为
9.控制过程中遇到阻力的主要原因有 ( )。
A控制不及
B控制手段不当
C控制点不当
D标准不科学
E被控者责任过重
10.控制的技术系统包括( )
A控制主体
B控制对象
C控制机制
D控制方法和手段
E控制信息反馈系统
三、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1.控制过程就是管理人员对下属行为进行评价考核的过程。( )
2.管理控制最重要的是对人的控制。( )
3.控制职能贯彻管理的全过程。( )
4.通过建立控制系统对被控制对象进行的控制书属于直接控制。( )
5.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来进行控制工作属于间接控制。( )
6.最佳的控制是防止问题的发生。( )
7.控制越详细.越严格,控制效果就越好。( )
8.控制工作的确切含义是纠偏。( )
9.预先控制是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而非具体人员所进行的控制。( )
10.组织的计划目标一般可直接用作控制的标准。( )
四、论述题
1.试述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各自的优缺点及联系。
2.试述管理者在控制过程中产生偏差的原因及应采取的矫正措施。
3.试述衡量实际工作成效中应注意的问题。
4.试述有效控制系统应具有的特征。
5.试述有效控制标准应满足的基本特性。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怙棘
- 2021-03-08 03:36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3-08 04:22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按照不同的标志,可把控制分成多种类型。例如,按照业务范围可把控制分为生产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资金控制等;按照控制对象的全面性,又可分为局部控制和全面控制;按照控制作用环节的不同,将控制分为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控制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功能与适应性。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控制类型:
1、开环控制
所谓开环控制,是指受控客体不对控制主体产生反作用的控制过程,也即不存在反馈回路的控制。在这种控制中,控制系统的输出仅由输入来确定。在实际中则表现为控制主体在发出控制指令后,不再参照受控客体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自己的指令。其控制原理是:在对系统情况和外界干扰有了大致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初始条件,使系统能不受外界干扰的影响准确无误地转移到目标状态。
2、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是指存在反馈闭合回路的控制。在闭环控制中,受控客体能作用于控制主体,并使其再输出增强或者减弱,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其控制原理是:当受控客体受干扰的影响,其实现状态与期望状态出现偏差时,控制主体将根据这种偏差发出新的指令,以纠正偏差,抵消干扰的作用。在闭环控制中,由于控制主体能根据反馈信息发现和纠正受控客体运行的偏差,所以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管理中所实行的控制大多是闭环控制,所用的控制原理主要是反馈原理。
3、定值控制
这是一种使预期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常量反馈控制。在定值控制中,由于预期量是个常量,因此其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抗拒外来的干扰。当外部干扰影响系统运行时,输出量将偏离预期值,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被控变量恢复到预期的常量。在实际中,国家对于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控制,一般都是定值控制。
4、程序控制
这是一种预期量是一个预先知道的时间控制程序的反馈控制。在这类控制中,顶期量是一个由决策者预先规定的随时间而变化的控制程序。这种控制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干扰的作用,但作为一种控制方式来说,只考虑被控变量按预定规律变化的问题。如果预期量变化了一个值,因被控变量从而变化,反馈后有偏差输出,从而使控制系统驱使被控对象作相应变化,如此直至两者按一定准确都作相应变化为止。在实际中,某些长期计划的完成多属程序控制,例如投资对gdp增长的控制。
5、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也称超前控制、预先控制。是指观察作用于系统的可以测量的输入量和主要扰动量,分析它们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关系,在这些可测量的输入量和扰动量产生不利影响之前,通过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来消除它们的不利影响,“防患于未然”。前馈控制,可以克服事后控制的时滞,具有事先预防的作用,因此在管理中有广泛的用途。
6、反馈控制
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是管理控制职能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反馈的机理。所谓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信息返送到输入端,与输入信息进行比较,并利用二者的偏差进行控制的过程。如果输出信息的作用是抵消输入信息,称为负反馈;若作用是增强输入信息,则称为正反馈。反馈控制具有使系统稳定、跟踪目标、抗干扰三个方面的性质。反馈控制,不仅是管理系统,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7、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也称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采用自动化装置使各生产或其他活动环节能以一定的准确度自动调节的控制。这种控制多用于生产中的自动操作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自动控制。
8、优化控制
这是指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一个控制系统,使给定的被控系统性能指标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控制。一般说,进行优化控制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给出系统的性能指标;二是要给出约束条件;三是要寻找优化控制的机制和方法。由于在实际中情况是复杂多变的,进行优化控制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因此优化控制只能是相对的或满意的控制,而难以做到最优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智能控制已开始广泛应用。这种控制将人类的智能,例如把适应、学习、探索等能力引入控制系统,使其具有识别、决策等功能,从而使自动控制和优化控制达到了更高级的阶段。
9、自组织控制
自组织控制是指工作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不确定性变化时,组织能及时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以达到预期的理想目的的一种控制。自组织控制是适应性控制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但能适应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改变原定策略及某些参数,而且还能改变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实行自组织控制要不断测量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积累经验,深入研究,以求在低成本的情况下,使组织结构与环境变化相适应,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