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朱建华的近况?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7 13:38
- 提问者网友:焚苦与心
- 2021-10-16 12:56
谁知道朱建华的近况?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蓝房子
- 2021-10-16 13:32
朱建华 赚钱是为了跳高 悉尼奥运会后,新一代奥运明星辈出,有体操冠军也有羽坛新人。惟一让人遗憾的是田径场上冠军寥寥。而十几年前,中国田径曾让世界体坛为之震惊,中国的跳高运动员在短短三个月时间之内两次打破世界纪录,这个奇迹就是朱建华。1990年4月27日,上海市体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朱建华退役,两天以后,在上海体育馆,市体委为朱建华举办退役告别文艺晚会。跳高十七载,退役十一年,离开了田径场之后的朱建华如今身在何处? ■做起生意的朱建华比起做运动员时发福不少,胖了足足50斤,这也使得西装笔挺的朱建华更像一个生意人 联系采访朱建华几经周折,虽然第一次通话朱建华就不改运动员本色,爽快应承,但实在分身乏术的朱建华直到数月之后才真正有时间。见到朱建华是在他的体育经纪公司,如今的朱建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老练的商人。做起生意的朱建华比起做运动员时发福不少,胖了足足50斤,这也使得西装笔挺的朱建华更像一个生意人。 在万体馆附近的一座商住楼里,朱建华公司的招牌尤其显眼,不仅是因为招牌的金黄色,还因为上面有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题写的公司名和题词,不大的公司里一进门就是一个写着类似“发”、“财”之类的巨大装饰物。 朱建华如今身兼数职,跳高俱乐部总教头、体育经纪、公司经理、董事长。他的公司也业务多元,他为我们列出了自己工作的一个长长的清单:活动策划、信息咨询、项目代理、赛事交流、竞赛管理、运动员转会、运动员包装、境外考察、民间体育交流……朱建华的公司在上海万体馆附近,从朱建华的办公室能够看到上海万体馆,这大概也预示着不再是运动员的朱建华和田径场依然难舍难分。 ■我在体育场上赢得过掌声和欢呼声,尝到了喜悦和欢乐,但也有许多难言的苦闷 朱建华非常清楚地记得自己退役的那天是1990年4月27日。那时候朱建华是国人心中的英雄,两年3破世界纪录,并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获得田径奥运奖牌的运动员。可是在伤病和压力下,1987年以后朱建华的成绩并不理想,1990年朱建华决定退役。当年4月30日,在上海体育馆上海体委专门为他举办的晚会上,朱建华身着深蓝色西服,手持话筒,对一万多名场内观众和成千上万的电视观众告别:“我从10岁开始在胡鸿飞教练的培养和指导下,从事跳高事业,17个春秋,我在体育场上赢得过掌声和欢呼声,尝到了喜悦和欢乐,但也有许多难言的苦闷。特别是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没有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使我深深地感到遗憾。虽然我不能在运动场上与大家见面,但是我相信,我们还会再见面的。”当朱建华退席时,一群小朋友们高喊:“向朱建华大哥哥学习,向朱建华大哥哥学习。” ■每天背着书包上学的生活对于身高1.9米、10岁就开始运动生涯的朱建华来说是新鲜和好奇的 和其他运动员退役以后的选择一样,朱建华决定出国留学。1990年朱建华前往美国洛杉矶大学学习体育管理,对于那段时间,朱建华似乎有意无意的回避,虽然他并不回避自己做运动员时读书时间少,理论知识不够。到美国后每天背着书包上学的生活对于身高1.9米、10岁就开始运动生涯的朱建华来说是新鲜和好奇的,虽然没有一般留学生的清苦,但是生活和语言的一时无法适应让朱建华体会到度日如年,尤其是爱人还没有到美国的前三个月。最初的日子里,朱建华连考试的试卷都无法看懂,每当考试他都需要自己的妻子在一旁为他做翻译。朱建华在美国上学一年之后就回过上海,原因是想家。不过现在美国的学位已经拿到,虽然其间断断续续进行了四五年时间。 ■朱建华忘不了跳高,也割舍不下这个曾经带给他荣耀和遗憾的运动 想家、想上海的朱建华回到上海后就成了一个大忙人。朱建华忘不了跳高,也割舍不下这个曾经带给他荣耀和遗憾的运动。1994年当他回国看到田径场上的运动员成绩不稳定,基本功不扎实,甚至一场比赛掉下好几次时,他决定创办跳高俱乐部。1996年3月他正式成立了“朱建华———蓬莱二小跳高俱乐部”,请来有经验的教练带训队员,想踏踏实实培养出一批跳高后备苗子。蓬莱二小是朱建华的母校,教练们都是经验老到的退休教练,还有对他有伯乐之恩的胡鸿飞教练。俱乐部招收的十一二个孩子是从5000多个小学生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必须具备和朱建华一样的条件:身高、体瘦、腿长,尤其是小腿长,当年胡鸿飞教练也是这样从上海的诸多小学生中挑出了朱建华。 ■朱建华说俱乐部不是用来赚钱的,他是为了那些孩子还有为了自己喜欢的跳高项目 俱乐部所有的训练都是免费和义务的,虽然当时体育总局是允许收费的。朱建华说俱乐部不是用来赚钱的,他是为了那些孩子还有为了自己喜欢的跳高项目。可即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愿意让孩子参加俱乐部。朱建华为了留住这些有潜质的孩子,和母校商量免费让这些孩子到学校上课,只在业余时间训练。从10岁开始训练的朱建华知道跳高的艰辛,“跳高不像球类运动,有很多游戏性质,跳高是很枯燥的,一个动作重复几十次几百次,这些孩子是很苦的。”每次训练后,朱建华都让教练准备一些饼干、饮料,让孩子吃完再走,他还给每个孩子买了保险,因为朱建华坚持对待孩子必须安全第一。就这样,愿意把孩子交给俱乐部的家长越来越多,离开俱乐部的孩子也依然留恋这个高高的教头。 ■在体育场上滚打那么多年,场地如何、工程质量是好是坏一下就能感觉出来 俱乐部不是用来赚钱的,但是需要赚钱来养活俱乐部。1996年朱建华成立建华发展有限公司,承接运动设施,有网球场、运动馆还有田径场。其中最著名的是八运会和九运会的运动项目。从运动员到学生,再从学生到生意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朱建华有上海人天生经商的头脑,朱建华很快地进入了商人的角色中。朱建华解释是因为自己做的体育生意,他说在体育场上滚打那么多年,场地如何、工程质量是好是坏一下就能感觉出来。在朱建华办公室对面的上海体育馆和万体馆有许多设施就是出自朱建华之手,这大概也是他把办公室定址在那里的原因之一吧。 ■虽然对于足球是门外汉,但是朱建华还是选择进入这个与跳高运动完全不同的天地,做起了足球经纪人 在朱建华回国的那段时间,是国内足球最热的一段时间。可这个刚兴起的体育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各种国际商业比赛大多被境外体育经纪机构垄断,有的运动员转会时渠道混乱,还有通过朋友、同行介绍的。虽然对于足球是门外汉,但是朱建华还是选择进入这个与跳高运动完全不同的天地,做起了足球经纪人。记者采访时,他正准备为上海中远引进外援,据说是在推荐后卫。也许是触类旁通,对于足球,对于经纪人,朱建华有着许多自己的理念和野心。1997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国际体育经纪公司,尽管呱呱坠地的经纪人公司还是个“婴儿 ,处于“蹒跚起步 的阶段,但依然成绩斐然:与全国的24家甲级足球俱乐部和数家篮球俱乐部建立了联系;为江苏、浙江、四川的篮球队引进了洋球员,其中俄罗斯的米那耶夫在上一赛季成为江苏南钢队的主力球员,还安排篮球、排球运动员的转会,以及全民健身和比赛策划。 ■朱建华现在最大的心愿是要自己培养出新一代的跳高选手,打破自己的纪录 花了5年时间拿到学位的朱建华,如今已取得美国绿卡,太太和孩子也已经成为美国公民,一年里朱建华会有11个月在中国,花一个月的时间到美国和妻儿团聚,也算是给自己放大假。现在从朱建华身上已经看不出丝毫运动员的影子,除了那与常人不一样的身高。朱建华回国创业的一大原因的是自己的教练,当他知道自己的恩师胡鸿飞自从1989年患咽癌后,依然坚持训练运动员,深受感动,他也希望自己培养出新一代的跳高选手,打破自己的纪录,在不做运动员的日子里,朱建华最感到遗憾的是中国的田径场上没有出现更新更好的选手,朱建华言语恳切地说自己最心急的时候是看到中国的选手在比赛时连2.05米都没法跨越,他希望早日出现第二、第三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优秀选手。■朱建华 1963年出生于上海 身高:1.93米 教练员:胡鸿飞 1973年在上海南市区业余体校进行跳高训练 1978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90年,携夫人到美国留学,已获美国长期居留权 1991年入美国洛杉矶州立大学分校学习体育管理 1994年前后回国创建朱建华跳高俱乐部 1996年3月26日在上海南市区蓬莱路第二小学建立“朱建华──蓬莱二小跳高俱乐部” 1997年,创办“希望国际体育经纪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野慌
- 2021-10-16 13:57
不知道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