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湘的采莲曲的写作背景,急急急!!!!!!!!!!!!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7 08:05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1-16 21:56
朱湘的采莲曲的写作背景,急急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1-16 23:02
朱湘作《采莲曲》这一年21岁,刚好完婚。但他的现实生活绝没有《采莲曲》中的盎然诗情。新婚并没有给朱湘带来燕尔,相反,带来的只是更加剧烈的震动。这一年朱湘与曾被父母指腹为婚的刘霓君(刘彩云。霓君是婚后朱湘所改)完婚。刘父母双亡,一直随兄生活。这使朱湘一下子想到了自己。朱湘也是父母双亡,寄于大兄篱下。 婚礼是由在南京供职的身份显贵、高朋满座的大兄主持的。然而,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接受过五四新思潮洗礼的朱湘,本来就不乐意依旧式婚仪行礼,但固执专横的大兄却偏要按旧有的程式行跪拜礼。结果,不愿妥协的朱湘只肯以三鞠躬代之。于是大兄以为毁了他面子,当晚即大“闹”洞房,连龙凤喜烛也给打成了两截。朱湘一气之下,当即就搬到了二十岁就守了寡的二嫂薛琪英家。从此,兄弟便形同路人,再无往来和同胞情谊。朱湘虽有弟兄四个,姐妹七个,却为他们一个也不容,始终被看作外人。 这一切都留给了朱湘天生的抑郁、自卑和仇视。 由此可见,朱湘的现实里绝没有一丝《采莲曲》所创造的意境的痕迹。《采莲曲》只不过是朱湘一种虚幻的理想生活罢了,根本不可能实现。《采莲曲》是诗人对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冷酷人生的逃避的真情流露,是诗人“芳香的梦”的温暖归宿。《采莲曲》后果真被排入曲,在小船上演奏。朱湘听后,感慨万千,即席吟诗:“不识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知音如不赏,归卧故里丘。”隐遁超脱之意溢于言表。而朱湘,太湖人,故乡正好有莲。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1-16 23:27
朱湘,现代诗人,字子沅, 在他23岁时赴美国留学,那里的民族歧视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为家庭生活计,他学业未完就去大学做教授。终因生活窘困,愤懑失望,在他29岁时在上海开往南京的船上投江自杀。
这是朱湘《采莲曲》所创造的意境,其现实生活绝没有《采莲曲》中的盎然诗情。因为在朱湘的现实里绝没有一丝《采莲曲》所创造的意境的痕迹。《采莲曲》只不过是他一种虚幻的理想生活罢了,根本不可能实现。
这点,可以从朱湘同一年创作的另一首主题迥异的诗作《葬我》中得到印证。按常理说,21岁的青年正处于奋发向上的阶段,然而朱湘过早地考虑自己的归宿。诗人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使得朱湘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焦虑、痛苦。
时代正呼喊“剽悍,热烈”,呼喊“狂飙突进”,然而朱湘却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忧郁、病弱、颓废”的倾向。明显地,欢乐不足,感伤有余。在他背离时代的同时,时代也无情地抛弃了他。在清华,朱湘自办个诗刊《新文》月刊,并且说:“五年内使其遍及全国!”可惜订户虽远及全国多地乃至日本等地,但发行总共才20份。五年内遍及全国彻底无望。
这是朱湘《采莲曲》所创造的意境,其现实生活绝没有《采莲曲》中的盎然诗情。因为在朱湘的现实里绝没有一丝《采莲曲》所创造的意境的痕迹。《采莲曲》只不过是他一种虚幻的理想生活罢了,根本不可能实现。
这点,可以从朱湘同一年创作的另一首主题迥异的诗作《葬我》中得到印证。按常理说,21岁的青年正处于奋发向上的阶段,然而朱湘过早地考虑自己的归宿。诗人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使得朱湘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人生焦虑、痛苦。
时代正呼喊“剽悍,热烈”,呼喊“狂飙突进”,然而朱湘却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忧郁、病弱、颓废”的倾向。明显地,欢乐不足,感伤有余。在他背离时代的同时,时代也无情地抛弃了他。在清华,朱湘自办个诗刊《新文》月刊,并且说:“五年内使其遍及全国!”可惜订户虽远及全国多地乃至日本等地,但发行总共才20份。五年内遍及全国彻底无望。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