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阐述应该如何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23:25
- 提问者网友:一抹荒凉废墟
- 2021-03-04 20:28
结合实际阐述应该如何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03-04 21:36
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陶东风认为,鉴于“文艺学研究已经很难令人满意地解释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化、文艺活动新状况,特别是消费主义时代大众的日常生活与艺术生活现象”,因而应该“把目光集中于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文化的大众化、商业化以及大众传播方式的普及等导致的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相应的审美活动的日常生活化”。当今的中国社会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他又指出:“审美化的意义在于打破了艺术(审美)与社会生活的界限,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而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文艺学应该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及时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法与看法,一些学者在肯定其“面对现实”的积极一面的同时,相继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鲁枢元首先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两者之间虽然存在有机联系,但是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则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他指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目的,显然并不在于争取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合理性,而是希望确立这种技术化的、功利化的、实用化的、市场化的美学理论的绝对话语权力,并把它看成是“全球化时代”到来对以往美学历史的终结,甚至是对以往人文历史的终结。童庆炳等也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据与论点提出质疑。童庆炳明确地指出,“文学的边界只能是根据文学的事实,文学的经验和文学的问题的移动而移动”。
伴随消费文化潮流而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在制造大众日常感性需求、张扬日常感性生活满足并将其“欲望化”的同时,在更广泛的日常生活领域内“架空”了经典意义上超越性、非功利性的“审美”理想。面对这一“危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被“边缘化”的经典美学话语则“坚守”了理想性的审美价值立场,试图通过揭露大众日常生活感性需求的被操纵性,通过否定大众日常感性满足的“欲望化”、非理性倾向等,警醒日渐“沉沦”于世俗商业消费生活的大众。然而,这一“以守为攻”的批评方式不仅没能扭转其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命运,而且相当程度上使得经典美学话语自行隔断了与大众日常感性生活相沟通的道路。否定性的美学批评话语之于大众日常感性生活的有效性并不尽如人意。这里,理想性审美价值批判所具有的“乌托邦”色彩以及精英心态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因而,在认识和评价“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上的论争,其根本分歧在于:在被操纵的、欲望化的、非理性的大众日常感性之外,是否还存在正当的大众日常感性诉求?美学话语能否通过自身话语重构而找到积极有效的介入方式,真正把被双重遮蔽(审美本质主义理论话语的盲点以及消费文化之技术的和意识形态的操纵)的大众日常感性诉求的正当性确立起来?
变革与超越本是学术发展的常态,在审美文化版图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面对现实,多发现、多提出真问题,多研究新问题,多反思自身理论的局限性,似乎更为重要。这也正是2005年中国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提供给我们的真正启示。
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法与看法,一些学者在肯定其“面对现实”的积极一面的同时,相继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鲁枢元首先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两者之间虽然存在有机联系,但是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则是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他指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目的,显然并不在于争取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合理性,而是希望确立这种技术化的、功利化的、实用化的、市场化的美学理论的绝对话语权力,并把它看成是“全球化时代”到来对以往美学历史的终结,甚至是对以往人文历史的终结。童庆炳等也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据与论点提出质疑。童庆炳明确地指出,“文学的边界只能是根据文学的事实,文学的经验和文学的问题的移动而移动”。
伴随消费文化潮流而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在制造大众日常感性需求、张扬日常感性生活满足并将其“欲望化”的同时,在更广泛的日常生活领域内“架空”了经典意义上超越性、非功利性的“审美”理想。面对这一“危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被“边缘化”的经典美学话语则“坚守”了理想性的审美价值立场,试图通过揭露大众日常生活感性需求的被操纵性,通过否定大众日常感性满足的“欲望化”、非理性倾向等,警醒日渐“沉沦”于世俗商业消费生活的大众。然而,这一“以守为攻”的批评方式不仅没能扭转其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命运,而且相当程度上使得经典美学话语自行隔断了与大众日常感性生活相沟通的道路。否定性的美学批评话语之于大众日常感性生活的有效性并不尽如人意。这里,理想性审美价值批判所具有的“乌托邦”色彩以及精英心态所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因而,在认识和评价“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上的论争,其根本分歧在于:在被操纵的、欲望化的、非理性的大众日常感性之外,是否还存在正当的大众日常感性诉求?美学话语能否通过自身话语重构而找到积极有效的介入方式,真正把被双重遮蔽(审美本质主义理论话语的盲点以及消费文化之技术的和意识形态的操纵)的大众日常感性诉求的正当性确立起来?
变革与超越本是学术发展的常态,在审美文化版图已然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面对现实,多发现、多提出真问题,多研究新问题,多反思自身理论的局限性,似乎更为重要。这也正是2005年中国美学和文艺学研究提供给我们的真正启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3-04 21:48
参考这里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29329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