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情诗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8 23:26
- 提问者网友:寂寞撕碎了回忆
- 2021-11-18 15:35
日本古代情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七十二街
- 2021-11-18 16:37
1
待我君衣湿,君衣不可分,
愿为山上雨,有幸得逢君。
2
石上丛生树,繁开马醉花,
赠君聊折取,君已去天涯。
3
君行是长路,如席卷成团,
愿有天来火,焚烧此席完。
4
相见须臾别,暂时慰我情,
后来愈想念,恋竟似潮生。
5
今晚莺鸣否,单思太可怜,
晚霞缭绕处,明月已经天。
6
东风吹白浪,来打奈吴湾,
好似千重迭,恋情永往还。
7
人可恋而死,恋情则永生,
相思相恋日,杜宇总来鸣。
8
白日当空照,永恒不变形,
天空无日照,我恋始能停。
9
开出春花好,攀花手折持,
花开千百遍,无已恋君时。
10
与姝难相见,相思入梦魂,
昼长春日永,相念到黄昏。
11
横野成春野,蔓延紫草根,
莺鸣长不断,念念是君恩。
12
一瓣樱花里,千言万语难,
赠君君记取,莫作等闲看。
13
夏野繁开者,鲜红百合花,
花开人不见,单恋芳堪嗟。
14
山上徘徊月,出山犹有时,
待君今夜久,更漏已嫌迟。
15
我正恋君苦,待君门户开,
秋风吹我户,帘动似人来。
16
相思人不见,不见又常思,
最是难堪处,心情展转时。
摘自《万叶集》——日本古代诗歌总集(在日本文化中相当于中国古代《诗经》地位)
堀川院百歌之一
[日]吉田兼好
旧地情深我又来,
伊人不见此心哀。
墙边芳草丛生处,
唯见堇花数朵开。
摘自《徒然草》
待我君衣湿,君衣不可分,
愿为山上雨,有幸得逢君。
2
石上丛生树,繁开马醉花,
赠君聊折取,君已去天涯。
3
君行是长路,如席卷成团,
愿有天来火,焚烧此席完。
4
相见须臾别,暂时慰我情,
后来愈想念,恋竟似潮生。
5
今晚莺鸣否,单思太可怜,
晚霞缭绕处,明月已经天。
6
东风吹白浪,来打奈吴湾,
好似千重迭,恋情永往还。
7
人可恋而死,恋情则永生,
相思相恋日,杜宇总来鸣。
8
白日当空照,永恒不变形,
天空无日照,我恋始能停。
9
开出春花好,攀花手折持,
花开千百遍,无已恋君时。
10
与姝难相见,相思入梦魂,
昼长春日永,相念到黄昏。
11
横野成春野,蔓延紫草根,
莺鸣长不断,念念是君恩。
12
一瓣樱花里,千言万语难,
赠君君记取,莫作等闲看。
13
夏野繁开者,鲜红百合花,
花开人不见,单恋芳堪嗟。
14
山上徘徊月,出山犹有时,
待君今夜久,更漏已嫌迟。
15
我正恋君苦,待君门户开,
秋风吹我户,帘动似人来。
16
相思人不见,不见又常思,
最是难堪处,心情展转时。
摘自《万叶集》——日本古代诗歌总集(在日本文化中相当于中国古代《诗经》地位)
堀川院百歌之一
[日]吉田兼好
旧地情深我又来,
伊人不见此心哀。
墙边芳草丛生处,
唯见堇花数朵开。
摘自《徒然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11-18 17:58
哥们 我虽说不是愤青 但是 你好好一个中国人要日本人的情诗干什么 再说 中国泱泱大国五千年 什么样的情诗没有 非得要日本人的东西 要是让那些真正的愤青知道了 还不喷死你 日本的文化算起来还是中国的子孙呢
- 2楼网友:逃夭
- 2021-11-18 16:57
日本的早期神话与传说,也是口头传诵的文学。直至公元7世纪后半叶,才有文字记载。统治者为了记载所谓“王道历史”,产生对于文字的需求。随后出现了《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有所不同,《古事记》主要记载统治阶级“王道历史”,《日本书纪》则模仿中国正统史书的体裁。当然,二者皆涉及此前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与传说,也明显地体现出“王权”统治者的主观愿望。但因受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日本文学亦文史不分。进一步说,日本的文字源自中国,如今的日语文字正是由古代汉语演化而来。 日本最早的诗歌是和歌。和歌的产生与《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的“歌谣”具有关联。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类似于我国的《诗经》,所收诗歌自4世纪至8世纪中叶长短和歌,其成书年代和编者,历来众说纷纭,但多数为奈良年间(公元710~784)的作品。一般认为诗歌总集经多年、多人编选传承,约在8世纪后半叶由大伴家持(公元717~785)完成。其后又经数人校正审定才成今传版本。 《万叶集》成书时,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全部诗歌都是借用汉字即万叶假名记录下来的。它的最大贡献在于摆脱了汉诗的窠臼,用日本民族语言,把不定型的古歌谣发展为定型的民族化、个性化的诗歌形式,为后世诗歌创作树立了典范。 在这些“万叶歌人”当中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山上忆良。他年轻时曾做过遣唐大使的随员来过我国。他的长歌,大多附有用骈体汉文写的长序,可以看出他汉文修养之深。他写的著名长歌《贫穷问答歌》是唯一直接反映古代律令制国家统治下人民遭受横征暴敛之苦的一首绝唱。现将这首歌的全文译介如下: 风雨交加夜,冷雨夹雪天。瑟瑟冬日晚,难御此夜寒。粗盐权下酒,糟醅聊取暖。鼻塞频作响,背曲嗽连连。捻髭空自许,难御彻骨寒。盖我麻布衾,披我破衣衫。虽尽我所有,难御此夜寒。贫尤甚我者,听我问数言:妻儿吞声泣,父母号饥寒。凄苦此时景,何以度岁年? 天地虽云广,独容我身难。日月虽云明,岂照我身边?世人皆如此,抑或我独然?老天偶生我,耕作从不闲。身着无棉衣,条条垂在肩。褴褛如海藻,何以御此寒?矮屋四倾颓,稻铺湿地眠。妻儿伏脚下,父母偎枕边。举家无大小,鸣咽复长叹。灶头无烟火,锅上蛛网悬。忍饥已多日,不复忆三餐。声微细如线,力竭软如棉。灾祸不单行,沸油浇烈焰。里长气汹汹,吆喝在房前,手执笞杖来,催逼田税钱。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 无可否认,古代日本受到中国大陆文化的极大恩惠。日本从古代中国引进了国家制度、思想文物以至农业栽培、铁器技艺等。但更为重要的首先是引进文字。因为日本古代没有文字,如前所述文化是靠口诵相传。汉字的借用对日本文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同时也令其背负着深刻的矛盾。有了文字,才可能发展独自的文化。但因最初的开放几乎是照搬中国的古代思想文化,乃使古代日本的贵族意识、贵族情感,几近受到同化的威胁。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下,日本人亦创作汉诗。最早的汉诗集,是公元751年的《怀风藻》。《怀风藻》的编撰者据说是淡海三船,实则不详。其中诗作者64人,收入诗作共120篇。从编撰年代上看,《怀风藻》的创作大致与《万叶集》同期。主要作者,相传有大友皇子、大津皇子、文武天皇等。诗集以“五言”居多,大都模仿中国的六朝古诗。
例如,下面是大津皇子的五言诗 《临终》,
金鸟临西舍,鼓声催短命;
泉路无宾主,此夕谁家向。
真有一种同文同根感。 又如藤原宇合的《奉西海道节度使之作》:
往岁东山役,今年西海行;
行人一生里,几度倦边兵。
不妨说,中国人看日本的汉诗,较和歌更有韵味。格律工整的四句,将人物的身份、情感十分贴切地勾现出来,且富于美感。但遗憾的是,《怀风藻》里这类佳作并不多。大多诗作仅仅模仿大陆诗风,描写宫廷贵族的风花雪月、风流韵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怀风藻》的文学史价值低于《万叶集》。因为《万叶集》根植于民族生活,且与传统的艺术形式“歌谣”具有承接关系;而《怀风藻》作为当时日本贵族阶层的一种“教养文学”,多为应时之作,成为宫廷文化的一种消闲。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潜伏着大陆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的某种矛盾。汉诗极度受到推崇,却只能作为宫廷文学而存在。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下,日本人亦创作汉诗。最早的汉诗集,是公元751年的《怀风藻》。《怀风藻》的编撰者据说是淡海三船,实则不详。其中诗作者64人,收入诗作共120篇。从编撰年代上看,《怀风藻》的创作大致与《万叶集》同期。主要作者,相传有大友皇子、大津皇子、文武天皇等。诗集以“五言”居多,大都模仿中国的六朝古诗。
例如,下面是大津皇子的五言诗 《临终》,
金鸟临西舍,鼓声催短命;
泉路无宾主,此夕谁家向。
真有一种同文同根感。 又如藤原宇合的《奉西海道节度使之作》:
往岁东山役,今年西海行;
行人一生里,几度倦边兵。
不妨说,中国人看日本的汉诗,较和歌更有韵味。格律工整的四句,将人物的身份、情感十分贴切地勾现出来,且富于美感。但遗憾的是,《怀风藻》里这类佳作并不多。大多诗作仅仅模仿大陆诗风,描写宫廷贵族的风花雪月、风流韵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怀风藻》的文学史价值低于《万叶集》。因为《万叶集》根植于民族生活,且与传统的艺术形式“歌谣”具有承接关系;而《怀风藻》作为当时日本贵族阶层的一种“教养文学”,多为应时之作,成为宫廷文化的一种消闲。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潜伏着大陆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的某种矛盾。汉诗极度受到推崇,却只能作为宫廷文学而存在。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